合肥响导郑氏宗祠人杰地灵始德兴

嘉澍看旅游 2024-05-25 07:10:06

在皖中腹地的肥东县,南濒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西与合肥毗邻,因位于合肥市东面,故名肥东。肥东依山傍水,山河秀丽,肥东有巢湖水域45平方公里。四顶山的“四顶朝霞”素称“庐阳八景”之一,更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漫游于此吟诗作赋千古传颂。

在肥东的西北部,江淮之间皖中腹地有一处叫“响导”的乡镇。响导有着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当年曹操南下伐吴驻兵八斗,八斗至响导间的大道成了训马道,马蹄哒哒,铃铛叮当,故名响道,后讹写为响导。另有传说孙权伐魏,被魏将张辽击败于逍遥津,连夜逃至响导一姓向的刀铺,令其做向导带路,故名向导铺,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响导”。

2021年4月3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肥东县响导乡逾百名郑氏族人欢聚一堂,锣鼓喧天,香烟旺盛,共同见证庆祝郑氏宗祠落成盛典。新修建的郑氏宗祠门楼高耸、雄伟壮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一进两重、宽敞明亮,锲刻楹联、词工句酌,金匾流辉、翰墨留香,宗祠神龛、麟吐玉书,龙舞祥云、描金点翠,左昭右穆、熠熠闪光。所有参会的郑氏宗亲脸上无不挂着喜悦,祠堂的建成也就代表着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祠堂的修建也彰显了郑氏家族枝繁叶茂、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响导郑氏始迁祖德兴公自迁入响导风水宝地之后,繁衍生息遂成当地望族。响导郑氏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幼吃素修行的郑三老爷,他无私济贫,居无定所,栖息郑氏祠堂,死后肉身异香不腐,更是轰动整个佛教界。1873年出生响导的郑士琦,字蕴卿,谱名余琦,其祖父大仁公一生务农,其父有儒官至满清游击,副将衔。1915年手握重兵的郑士琦又配合陈美士等人,在山东组织讨伐袁世凯活动,1924年任直鲁海疆防御总司令;著名的话剧艺术家郑榕也是响导人,他的艺术作品有《雷雨》、《长征》、《龙须沟》、《茶馆》、《智取威虎山》、《武则天》等等古今中外戏剧。

生逢和平盛世,响导郑氏祠堂得以修建。国有忠臣而强盛,家有赤诚而旺兴,家国为上,家族方以振兴;家国忠为首,百善孝为先,以忠为骨,以孝流芳,这正如响导郑氏建祠记中所言: 先祖光裕,历代耀辉。自德兴公开山行运,至郑三老爷圣德荣光,郑氏世代承蒙恩运,锲刻于心。现躬逢盛世,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人杰地灵;为承续祖运德望,源远流长,在有功、余馨、吉周等宗长积极倡导下,由郑波、吉才、庆伦等宗长奔波操劳,历经三载,数度择址,寻潜龙宝坻,择朝阳吉壤,尽忠贤才智,成巍峨栋梁;建祠之中,众策众力,同心同德,亲为示范,披肝沥胆,戴月披星,八方倡言,鞠躬尽瘁,终成夙愿,续谱建祠功德事,清风明月永流芳!此郑氏宗祠,举家族之力,建功德圣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以富强昌盛,家以忠孝振兴。承循祖泽,耕读传家。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