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体”实践新探:石景山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之路

AI教联体前沿 2024-12-15 18:49:57

在前几期内容中,我们关注了国内“教联体”的实践案例,并向大家分享了石景山家校社共育所做出的积极实践尝试,这些尝试展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独特价值。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石景山家庭教育,深入探究其创新举措,以及这些举措是如何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石景山家庭教育概况

依据石景山区妇联联合区教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印发《石景山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方案》,石景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3N”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具体内容参考下表:

一统筹:区协调机制统筹在区家庭工作联席会议下,成立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全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支撑 :专家力量支撑

在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下,建立专家委员会,负责为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有关工作开展提供问题研讨、课题研究、政策建议、决策咨询等智力支持。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由教育、心理、法律、儿童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组成。

三层级:三级指导服务机制贯通

构建贯通区、街、社区三层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成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与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和幼儿园家长学校共同组成上下贯通、覆盖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

多协同:社会资源参与

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多元主体供给模式,拓展家庭教育服务渠道平台。

二、石景山家庭教育工作展开

依托石景山“113N”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石景山区统筹区域资源优势,成立了银杏家庭成长中心来推动区域家庭教育发展。作为集教育、服务、宣传、展示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性家庭工作阵地,银杏家庭成长中心围绕“立德、立学、立志、立健、立行、立范” 的 “六立”工作目标,设置了家长学校、萌娃乐园、童悦书馆、健康秀场、成长营地、悦享生活等功能区域,开展 “悦智、悦心、悦读、悦趣、悦康、悦馨” 的 “六悦” 公益服务,服务于全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

统筹区域资源优势,拓展家校服务平台

通过资源和平台的联动、联建、联享,先后成立了家庭家教家风宣传阵地、建设基地,并结合基地资源和受众特点,常态化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五老”工作室等发挥专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充实家庭教育服务模式;同时还通过协调区内高校、医院等专业机构,引进优质资源,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持续寻找“最美家庭”,赋能家庭教育

石景山借助妇联组织进行层层发动,通过组织推荐、自荐和互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各类优秀家庭。活动拓展至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同时利用全媒体开展宣传,并成立宣讲团面向学校、社区的少年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宣讲。此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此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推进石景山区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造银杏特色品牌,丰富活动服务供给

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导,依托银杏家庭成长中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开展银杏家庭成长计划。

研究中心聚多维合力,探家校社协同发展

石景山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基于区域教育调研,开展了家庭教育教师及家长培训服务项目,并以古城中学、古城第二小学分校为试点校进行推动性探索和落实。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课程、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庭教育微讲堂等方式,促进协同育人工作的系统化发展。

三、石景山家庭教育的启示

石景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果实践也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重视多方协作与资源整合

资源联合:石景山区妇联、教委、科委等多部门协同合作,通过资源统筹深挖各相关单位在家庭教育中的专业优势,凝聚家庭教育指导合力

社会力量: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从高校到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力量,拓宽资源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家校社协同的内涵。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培训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活动,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并开展教育培训、督导评估等工作。

以多样化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

丰富亲子实践活动:围绕不同年龄,石景山分别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活动,通过多样化、趣味性强的亲子活动,为亲子相处创造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同时助力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完善家庭教育阵地建设

构建完整服务网络:要构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服务体系,形成多层级、全覆盖的网络。从社区层面可以贴近家庭开展基础工作,街道层面协调资源,区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无死角。

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线上和线下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家庭能够便捷地获取家庭教育资源,同时也要结合线下活动,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石景山家庭教育中心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功范例。它的模式、行动和成果展现出巨大潜力,其经验不仅造福本地家庭和社会教育,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家校社协同“教联体”的相关案例,更好地把握家庭教育发展的脉搏,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推动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