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未成年面临着各种新型消费的诱惑,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卡牌类盲盒。这类盲盒往往与大热IP联名,卡面上印着深受孩子喜爱的虚拟角色,如小马宝莉、奥特曼等。孩子们被这些充满奇幻与热血的形象所吸引,渴望拥有更多精美卡牌,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本身无可厚非。然而,每一盒盲盒内的卡牌款式随机,孩子们为了集齐心仪的角色卡牌,常常反复购买,花费大量金钱且难以自控。过度沉迷于这类消费不仅会对孩子的经济观念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家长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消费习惯。
案例直击小悦最近陷入了“盲盒漩涡”无法自拔。每次路过商场的盲盒商店,他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吵着非要家长买。家里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盲盒玩偶,盲盒卡牌也数不胜数,叠起来比他的课本还厚,但他仍然不满足。
小悦的家长忍无可忍,禁止他再买盲盒。为了获取抽盒资金,他开始绞尽脑汁,先是悄悄挪用了本应用于自己未来成长的压岁钱,后来甚至编造各种谎言向周围的人借钱,一会儿说学校组织购买学习资料,一会儿又说要为班级活动捐款。当谎言被识破后,他与家人之间的信任纽带出现了裂痕。
小悦的学业和社交也受到了盲盒的严重影响。他偷偷把卡牌带到学校里把玩,导致课堂分心、课后敷衍,成绩直线下滑。他也不再热衷与伙伴参与户外活动,张口闭口都是盲盒款式和收集度,交流话题单一,致使小伙伴们逐渐疏远,他却浑然不觉。
原因解析(一)心理因素:孩子内心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像盲盒这种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新型消费产品,他们自然难以抗拒。不仅如此,看到身边同学有了某个热门盲盒款式,他们容易产生攀比心理,想要拥有同样甚至更好的东西。与此同时,他们年龄尚小,缺乏对金钱价值和消费后果的深刻认知,只追求当下的满足感。
(二)环境因素:社会与家庭
近年来,盲盒以及各种 IP 周边的广告铺天盖地。这些广告往往采用极具吸引力的宣传手段,精准地抓住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包围下,很难不被诱惑。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家长更应该重视对于孩子消费观的培养。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可能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无条件满足,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消费教育,规范孩子的消费行为。例如,小悦的家长一开始觉得盲盒只是小玩具,孩子喜欢就买,结果孩子的欲望越来越难以控制,小玩具造成了大问题。
家长指导(一)开展消费教育课堂
家长可以专门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一场关于消费的“家庭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比如讲故事、看视频等,向孩子讲解金钱的来源、价值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消费。也可以说明家庭每月的收支情况,让孩子明白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笔消费都需要谨慎对待。
(二)制定消费规则与预算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规则,明确哪些消费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例如,学习用品属于必要消费,而盲盒如果已经过量,就属于不必要消费。同时,给孩子设定每月的零花钱上线,并教导他们如何进行预算管理。如果孩子这个月想要得到一个较贵的盲盒款式,那就得自己从零花钱中节省或者通过完成额外的家务劳动来赚取。
(三)培养储蓄意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一部分零花钱存起来,给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储蓄罐,或是开设一个儿童储蓄账户。当孩子亲眼自己储存的金额逐渐增加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家长还告诉孩子这笔储蓄能用来实现更大的目标,比如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学习设备、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四)引导理性对待广告
当孩子看到盲盒宣传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理性看待。分析广告背后的营销手段,告诉孩子这些宣传往往是为了吸引他们购买,实际产品可能并没有那么好。比如盲盒广告中会放出稀有款式,但抽到的概率极低;广告中的宣传图都很精美,但实物的观感可能难以匹配盲盒的定价。
消费观念不仅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是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保障。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消费观塑形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应率先垂范,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巧妙运用科学适宜之法,助力孩子摒弃不良消费习性。让我们并肩同行,引领孩子铸就优良消费习惯,共盼孩子茁壮成长,稳步迈向璀璨未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