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之红颜美学文化异同论漫谈

楼兰墨客 2020-11-13 23:51:44

在行将步入公元纪年的人类史上,东西方各有一位轰动世界的美女出世:霸王别姬悲情垓下的虞姬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埃及艳后:公元前202年,虞姬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酌酒悲歌中伏剑而亡;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30年作为战俘神秘死在囚禁的墓堡之中,前后相隔不足200年。如果灵后有知,九泉之下携手神游也未可知。

在楚汉相争后期,楚汉之争趋于定局,尽管一代战神屡战屡胜,所向无敌。斩杀汉军的尸首令河水断流。由于政治上满盘皆输,于公元前202年,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围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只能在虞姬的生命绝唱中扼腕悲鸣:“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据考,这首虞姬临终歌舞是后来的汉初陆贾所撰。所以尽管是伪作,大家手笔,不同凡响,字字血泪,柔肠寸断,道尽这对冤家的生离死别的情景。此类即兴抒怀之作,不绝如缕,据传说后来铁杆粉丝加千古知音的刘邦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并因此引发吕后醋漫长安城,这是后话不提也罢。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侠骨柔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认为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这实在是一隅之见:中国封建美学文化独有的“以病态作美感”比如三寸金莲,是否楚楚动人不得而知,但是当事人的痛苦又岂是狎娼作乐者的神魂颠倒所能对而等之呢。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或许一个小人物的生死悲欢无足轻重,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生死以之的生命当然是第一位的,除此而外整个世界都是毫无意义的和不值一提的。这个社会上有多少的贞节牌坊需要打倒,就有多少牺牲的亡灵需要昭雪,就有多少伪善和真凶需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爱这个世界,是以生命为基石的,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免谈。虞姬的生命是她自己的,而不是项羽的。从项羽用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逼杀红颜知己,无情至此,残酷如斯,项羽的所谓挚爱已经失真,已经因为愚昧的蒙蔽而不值分文。可怜虞姬歌尽舞终,泪如雨下,右手宝剑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因绝情而绝望,大王的意气何在?问世间真情何在?倒教人生死许之?可悲,可泣!痛彻肝肠!

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千古闻名的埃及艳后,出生于帝王之家,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临终前,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丽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从此走上她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我们不妨从下列其履历历史事件中一探风采。

公元前48年,克列奥帕特拉七世被宫廷政变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以武力争夺埃及王位。此时,盖厄斯·儒略·凯撒追击庞培到了埃及,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盖厄斯·儒略·凯撒给迷住了,盖厄斯·儒略·凯撒就下令执行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的遗嘱,由克利奥帕特拉和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执政。

公元前45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于被刺身亡。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后,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其子被宣布为阿蒙神之子。

公元前41年,安东尼在攻打安息时传讯克利奥帕特拉到塔尔苏斯,希望获得埃及的财富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正中下怀的克利奥帕特拉则乘兴而来。她的美貌也把安东尼给征服了,两人在塔尔苏斯同居达12年之久,女王成功地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国。

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结婚。安东尼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大本营,准备同屋大维决一雌雄,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正当埃及托勒密王国深陷危机之时,她施展种种手腕,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 叙利亚中部地区、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岛,以及纳巴特王国部分地区等相继成为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囊中之物。

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列奥帕特拉称力“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称为“诸王之王”。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安东尼应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史称亚克兴海战。

直到克列奥帕特拉七世香消玉损的公元前40年,成为屋大维的阶下囚,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维生擒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克列奥独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随着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终其一生都是把自己奉献给埃及帝国的。她尽其所能发挥这自己的独特影响力在公元前1世纪的尼罗河政坛上长袖善舞,成为一道独具风采的历史风景线。

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梅开三度的婚姻史上,说到个人爱情,我们不能武断的否定其婚姻期爱情的存在,但是能占到几成,确实不容乐观。从道德观而言,更是糟糕的一塌糊涂。我们无法也没有资格用道德的标尺去衡量这位公元前的女王,实际上我们用道德只能衡量自己,真对任何别的人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生命中政治考量远远超过人间烟火的成分。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她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姿色和野心与世界强权周旋,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背景下,为托勒密王朝延续了18年的寿命,身败未必名裂。国破未必功没。于人于己都是一个辉煌的成功。18年的埃及和平功德无量,即便在历史的天平上也应该有其一席之地的。

从源远流长的美学及其衍生意义而言,爱情之于西方是发乎情,东方则是止于欲,虽有偏激之嫌,但在此文描述中未尝不可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值得我们后来者“哀之鉴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