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制衡,是社会集团活动中一种必然的状态,当达不到这种临界状态时,总是表现出一个变化的趋势.当然,在自然界中更多的动态平衡所呈现出来的是双方对立形成的,但实际上,还有一个背后比较隐蔽的第三方.比如草原、食肉动物和食草等物的生存食物链即是如此。比如狼的数量因为某种外界因素而增加,羊就因为狼的捕杀而减少,狼就会因此没有足够的食物被饿死,最终狼的数量会减少。反之亦是如此。这种动态平衡看似很容易被打破,实际上,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导致失衡,比如羊群的过快增殖,草原上的草很快被啃光,于是羊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而大量被饿死,这个第三方终于出手干预羊群的繁殖。如果狼的数量失衡的疯狂增长,第三方干预:瘟疫,天敌、还有生殖基因的弱化。所以任何一个事物所呈现出来矛和盾的对立双方之外,还有环境体系的第三方在背后的支撑。并且,沉默的第三方不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扶危继亡的道义代言人。
其实,在政治文明的生态中也是如此。作为一意促成三足鼎立局面的鲁肃,首先,就要促成赤壁之战的兑现,并且,战则必胜。盟友需要这个胜利,东吴更需要!如果没有赤壁之战,或赤壁之战的胜利者是曹孟德,刘备只能继续其逃亡之旅,孙权也会因“国破山河碎”而加入逃亡之路的。最终,统一天下也就势如破竹无可阻挡了!想当年,韩信作为举世公认的兵仙,他被高祖派去北方战线,与彭越相呼应,攻下燕赵齐,甚至要讨封假齐王。当时,项羽派人替他谋划,要他北面而王自成一派,他自觉有愧于高祖的信赖,一时动了妇人之仁,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被吕太后囚禁在宫中,让宫女用竹竿活活刺死。所以他只能是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
等到曹孟德“舟舻千里,旌旗弊空,横槊赋诗,醴酒临江”的时候,给孙权一封书信:“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于是江东震惊不已,群臣战降不定,向以足谋善断的孙权心中也被弄得十五只竹篮大水----七上八下的。又是这个鲁肃越众而出,把孙权堵在厕所里,说出一席话,犹如定海神针一样,力挽狂澜:"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欲安所归,字字千钧!正是:醍醐灌顶,三寸舌叫醒梦中人;茅塞顿开,片席话说透名利事。听的孙权大汗淋漓,是的,对江东群臣而言,战比和的性价比低多了,但是对孙权而言,则相反,几乎只有华山一条道。自古以来,劝谏的话说到这个境地,没有世事洞明的智慧是无法做到的。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有个名段子叫“单刀赴会”,大意是说,关云长单刀独骑带着黑脸周仓去东吴军中赴宴,当谈及“归还荆州”的事,关羽无言以对,刚好黑周仓查了一句话,被关羽用来就坡下驴,他故作生气奔过来借训斥周仓的机会,夺过周仓手中偃月刀,把周仓赶出帐外,实际是,要周仓去牵来赤兔马,准备开溜的,然后关羽趁机一把拉过鲁肃,等于是绑架了鲁肃,机智脱险。描述的是关二爷勇武过人,并因此恃强凌弱,视鲁肃帅帐如无物,指东吴群雄如草芥,我实在想不通,这也是光辉形象?在一诺千金的外交场所,把一个义薄云天的红脸汉子,硬是写成耍酒疯的“泼皮牛二”实在是一个“令人齿寒”的倒彩。这是罗贯中在闭门造车---瞎编的。军事重地,岂能让周仓介入,又岂能任你持刀而入?没了青龙偃月刀这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单刀赴会恐怕就会变成“无刀赴会”,关二爷的红脸恐怕要变白脸了!三国志的记载就不是这回事了“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割湘水为界,还是割地才能妥协,才能云开雾散。实际上,作为同舟共济的盟友,并无相煎太急之意,更何况,还要相互仰仗共攘“北抗曹操”的大业呢!怎可自毁长城?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可谓天妒英才,大志难酬。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出“柴桑口卧龙吊孝”的精彩戏,说的是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孝,历史上并无此事,因此暂将孔明吊孝周瑜的悼词改头换面换成吊孝鲁肃,他和鲁肃可谓患难之交,有志于天下三分,鼎足而立,并肩于抗曹大业之中,同舟共济。即便我狗尾续貂,张冠李戴,虽不免唐突,也不至于失敬于诸葛英魂的。
“呜呼子敬,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尝!吊君幼学,不屑家为,仗义疏财,让舍以民。指囷赠米,结纳豪杰。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子敬!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