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主管为有效实现目标,需要与多个方面交换意见,互通有无,达成对人、对事的共识。其主要沟通关系包括:与上司的沟通、与下属的沟通和与同事的沟通,在这一沟通的过程中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基层主管在管理中所进行的沟通可以分为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平行沟通三种。


中向上沟通
向上沟通是指与上司之间的沟通,也包括与上司的同事、上司的上司之间的沟通。
在上司面前,基层主管所扮演的是替身的角色。因此,辅助上司就是基层主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有效辅助上司需要与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向上沟通的形式
与上司的沟通,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接受命令、汇报工作、商讨问题和表达不同意见。
接受命令
接受命令时需要做到“答、记、唱、问”(应答、记录、复述、反问)
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时应客观、准确,不要带有突出个人和自我评价的色彩,避免引起上司的反感。
商讨问题
商讨问题时应注意对事不对人,应本着开放、平等和互动的原则进行,如果是基层主管首先提出问题,则应当注意对重大的事情事先进行约定,注意不要勉强上司进行讨论。
表达不同意见
表达不同意见时,意见应确切、简明、完整,要有重点,不要拖泥带水,要注意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与上司进行辩论。

向上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上司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从上司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可以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共识,少一丝埋怨,少一些内耗。
2.改变自己比改变上司容易。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很难,但要改变别人,特别是要改变你的上司会更难。因此,一个成功的基层主管,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上司。
3.随时提供详细的记录材料。在向上级汇报时,要提供详细可靠的记录材料,不能用“大概、差不多、我想”等词语来搪塞上司。
4.完整地提出计划。与上司商讨计划,要考虑完整后再提出,并最好有备选方案,需要对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5.接收工作命令后要贯彻始终。一旦接受任务,就应当没有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
6.向上司建议时应以请示的态度提出。
7.永远不要低估上司。上司能够成为上司,总会有其自身的优点,不要低估你的上司。
8.要获得上司的帮助。上司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比任何其他资源对促进主管的业绩更重要。
9.冲要适当地赞美上司。对上司的优点和长处,上司的好的主意,要适时地、发自内心地进行赞美。

向下沟通
向下沟通,是基层主管的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许多主管往往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不与下属进行沟通。事实上,主管再忙,也有时间与部属进行沟通。
向下沟通的形式
基层主管与下属的沟通主要有四种形式:下达命令、听取汇报、商讨问题和推销建议。
下达命令
下达命令时,应当遵循5W1H原则(后附说明)即应明确所要沟通的是什么事情,与谁进行沟通,为什么要沟通,在何时何地进行沟通以及如何进行沟通,应当以平等的心态与下属进行沟通,要确保下属能理解你的指令,必要时要承诺为下属提供帮助。
听取汇报
听取汇报时,要注意倾听,要当场对问题做出评价,及时给予下属表扬并指出问题所在。
商讨问题
与下属商讨问题,是要从下属那里得到有关问题的改进建议,为此,主管必须建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交流氛围,态度要诚恳,不要把自己摆在主管的位置上,摆出主管的架子。
提出建议
当你想向下属提出建议时,你当然可以用命令和强迫的方式,这是你的权利,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下属并不会发自内心地接受。为此,基层主同管有时需要将下属看成是客户,把你的建议看成是产品,将建议推销给客交户,使其自愿接受。

平行沟通
平行沟通是指基层主管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也可称为协调。进行平行沟通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换位思考
不同的基层主管,由于本身业务领域和职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从而出现矛盾和冲突,因而,能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证。
从大局出发
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每一个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本部门主义,但是,如果遇到问题时,大家都只考虑本部门利益,不从公司大局出发,则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
避免感情用事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展出各种类型的感情,但在工作中,如果只考虑个人的感情因素,而不考虑事实,则必然会带来工作的失误,因此,主管之间的沟通,应当用事实说话,尽量避免感情用事。
开辟多种沟通渠道
主管之间的沟通,既要有正式的、制度规定的沟通渠道,也应该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有时,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可能更为有效。

减少不必要的沟通
应当注意,部门间、同事间的沟通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换句话说,沟通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会使组织的办事效率下降,应尽量减少主管之间不必要的沟通。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各位主管都应当建立强烈的职务意识;
2.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标准规范和方法;
3.制定工作计划;
4.建立正式的沟通渠道;
5.学习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