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基层管理必须知道的那些事(9)沟通过程与沟通障碍

张梁聊人啊 2024-09-13 01:39:48

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

1.有效沟通要求信息被传递到,如果没有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

2.要使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被传递到,还需要被正确理解。也就是说,作为接受者所理解的信息含义,一定要和发送者原有的想法相一致。

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渐进的过程,沟通的双方都要发出信息,同时又都要接受对方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再发出新的信息,如此交替进行。

沟通过程中涉及到的七个因素

显然,沟通的过程中至少涉及到七个方面:信息、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信息传送渠道、信息交流的外部环境、反馈、干

扰因素。

1.信息。指沟通中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2.信息发送者。指沟通过程中发出信息的人。

3.信息接受者。指沟通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人。

4.传送渠道。指沟通中信息传递的路径,可以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类型。

5.环境。指沟通发生时周围的条件。

6.反馈。指沟通者之间的相互反应。

7、干扰。指来自各方面的所有妨碍沟通的因素。

以上是对沟通的定义解释,但是在沟通中难免会产生障碍,因为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沟通的效果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沟通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信息发送者、沟通的渠道与环境、信息接受者。

来自信息发送者的障碍:沟通的态度不正确、表达不正确、抓不住重点、不善言辞,口齿不清、只要别人听自己的、对接受方反应不灵敏

来自信息沟通的渠道与环境:渠道选择不当、信息传递出错、环境选择不当、沟通时机不当、有人破坏、挑衅。

来自信息接受者的障碍:沟通的态度问题、听不清楚、有选择地听、偏见、光环效应、情绪不佳、不能正确理解。

一旦出现以上障碍可以断定沟通的过程是不成功的,这只是无效沟通的浅显原因,另外还有4个方面是影响沟通的内部原因,我们把这4个方面总结成4个区域既公开区域、隐蔽区域、盲点区域和未知区。

公开区域

“公开区域”是指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沟通的双方都了解这些信息,在这个区域中,由于沟通的双方都了解信息,一般不会产生误解,因此不存在沟通的障碍。

隐蔽区域

“隐蔽区域”是指基层主管自己了解这些信息,而沟通的对象并不了解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是不对称的,因而容易引发沟通的障碍。如基层主管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的难度和努力程度,但上司或者下属不了解,他们往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如工作的结果)以及过去的印象去评价主管的工作,从而导致双方出现沟通障碍。

盲点区域

“盲点区域”是指基层主管自己并不了解相关信息,而沟通对象则了解这些信息。对于主管来说,就产生了沟通中的盲点别人看得到自己却看不到。如一位主管态度很蛮横地训斥下属,被训斥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态度,但他自己却觉得自己的态度挺好的,自己并不蛮横和专制。

未知区域

“未知区域”是指沟通的双方都不了解信息,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个未知领域。由于沟通的双方都不了解相关信息,因此沟通是盲目的,这种沟通很难取得成效。

显然,在这四种区域中,公开区域最有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而未知区域则是沟通中最糟糕的一种情况。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扩大公开区域的领域,尽量减少未知区域的范围。

扩大公开区域的途径

扩大公开区域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寻求反馈;二是给予反馈。

寻求反馈

寻求反馈就是主动要求对方给与或者从其它途径获得更多的信息。自己主动寻求反馈越多,所得到的信息也会越多,对外界的了解也就越多。从而可以获得很多他人了解而自己不了解的信息,从而扩大公开区域的范围。

许多基层主管只知道整天忙于自己的业务,不关心员工或周边发生的事情,消极地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不是主动地去寻求反馈,而是坐等他人来告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积极地寻求反馈,就可以扩大公开区域,使沟通更加有效。

给予反馈

给予反馈就是给与他人更多的信息,以便使他人了解自己。通过积极地给予沟通对象更多的反馈,从而扩大公开区域,减少隐蔽区域。

许多基层主管有什么想法从来不找上司或下属沟通,总是闷在心里;有了成绩,觉得只要把自己的活做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到处宣扬;工作中出了问题,总是想尽办法捂着盖着,生怕别人知道。结果往往由于对方不了解相关情况而导致沟通障碍。

除了上面的两条基本途径之外,还可以同时进行寻求反馈和给予反馈的工作,在减少盲目区域的同时,减少隐蔽区域,从而扩大公开区域。

基层主管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将寻求反馈和给子反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扩大公开区域。

0 阅读:0

张梁聊人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