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有首《逍遥诀》的修行诗词,在网络上看到被很多人解读过;我在这坦言,那些按着诗句顺序的解读者,不是“卖嘴皮子”的,就是实修体感还不到的“半吊子”❗
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不同于过去人的没文化,还需要你们那种“不知里面”的字面解读吗❓
☞逍遥诀——吕洞宾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炁穴。
六月俄看白飞雪,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

在“卖嘴皮子”的知识书本里,或许根本就没找到玉清留下的“逍遥诀”,所以把这“凝神入炁穴”当成了清修者静坐时的“意守丹田”了❗
我在“《逍遥诀》中的“凝神入炁穴”藏在哪里”一文中,对这首诗词作出了解读;在这里的“凝神入炁穴”就是“天上游归食坤德”中“食坤德”中的德❗
在实修中“食坤德”发生在什么阶段呢❓
吕洞宾的另一首诗词《百字碑》中,就描绘了“凝神入炁穴”的感觉。
☞百字碑——吕洞宾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气自回,气回性自住。
性住丹自结,壶内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言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
诗词的第二段落描述的就是道法具体实修中的体感体悟,“抽坎填离”的督脉河车搬运功效是起点,暗示着吕祖眼里的道法修行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与之说话的资格❗
随后的“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才是任督周天的疏通剂,由此才能体会到“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的身体感觉。
这“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才是“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炁穴”的实修体感❗
南宗张伯端《悟真篇》中有一首诗词,描述了“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是种什么样的身体感觉,或许由此认识到“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炁穴”的真实所在❗
☞悟真篇——张伯端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仑陰与陽。
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拜见祖师[祈祷]
人身无处不丹田,为什么不是菊花呢?[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