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生容易沉迷手机和游戏,除了防微杜渐父母还能做啥?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8-13 19:14:39

今天这个私信,看得我心情非常复杂。

之前写过一篇30个月孩子沉迷手机的回帖,再对比今天这个12岁孩子沉迷游戏的回帖,我想跟你们聊的,远比防微杜渐更多。

小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用一些快速阻断、转移注意力、亲子关系重建等方法,往往是能够快速见效的。

但前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的手机、游戏沉迷问题,往往一出现就会相当棘手,借今天这封私信,我跟姐妹们好好聊聊,文章有点长,希望你坚持看到最后。

如果我说,这是数码时代原住民的这一代孩子,必然会遇到的挑战,你会不会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科技、人工智能、电子设备,不仅改变的是成年人的生活,它们也无缝改变着我们每一个孩子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应该没有多少不知道网络、电脑、手机、游戏了,新技术的便捷远超任何时代,也比很多很多东西,都要更有个性和吸引人。

而且,这些电子设备,就是有那么大的魔力,可以让孩子在几个小时内保持快乐和安静。

和数码、电子时代相伴的,是如今社会日益增长的竞争、挑战、以及变化莫测的社会趋势,现在的社会和心理的复杂性,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时代。

发展心理学家虽然把儿童开始往青少年过渡的时期定义为”青春期“,但现在青春期到来的时间点一直都在年轻化,看看如今的小学,10岁前后的孩子,已经可以想法很复杂了!

在这个重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一旦沉迷游戏、手机、短视频等等,就容易一发不可收拾。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持续割裂。

越是在虚拟现实中待上越久的时间,对于大脑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他们越是难以沉淀正常的、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心智发展。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待越久,孩子就越没有动力回到现实世界,去接触、历练和经历那些身体和真实社会接触的机会,去克服恐惧,逐渐走向独立和成长的过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过渡。

虚拟的网络世界,并没有办法弥补孩子在这方面的缺失,也就是说,它并无法真正帮到孩子的心智成长。

此外,游戏大部分是以成人社会为标准设定的,孩子所面对的都是成人社会的规则,但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理解成人社会规则背后的”利益”和“陷阱“。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大额现金充值”新闻。消费成人内容,并和成人发生大量的利益交易,对未成年人是有害的。

而游戏世界,还能给孩子一种“精神独立”的假象,哪怕生活中孩子已经一帆风顺了,学业成绩很好、社交关系也很稳定,那有怎么样?游戏世界里孩子具备绝对意义上的精神独立。

那里,无论是伤人、死亡、攻击、偷窃等等都是没成本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推导重来。

当虚拟世界里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独立和唯一时,那充满各种挑战、变化、凹凸不平的现实社会就会变得无趣和僵化。

再美好也无法完美如虚拟世界。

2023年,中国网游人数6.68亿,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里面多少孩子,早已经无法统计。

每年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维权群提出消灭网游,很多家长联合起来,控诉网络游戏荼毒了自己孩子的心智,让孩子“变废”了。

可是真的能绝对禁止吗?

把全世界的游戏都禁止了,难道就没有短视频、就没有电视了吗?难道大人也能做到为了禁止孩子远离数码产品,而让自己也舍弃任何网站、网络、电脑、短视频吗?

在电子产品早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融合的时候,要做到这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留给我们这一代父母的真正难题是:如何才能,不让我们的数码原住民孩子们,被网络世界卷走?

姐妹的私信里,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情,孩子从小到大的成绩不好,所以孩子可能是自卑的、压抑的、觉得自己很差,所以孩子把脾气发泄在家里,最后慢慢发展为,迷上了游戏,因此暴躁、沉迷,无心学习。

姐妹们,你们觉得,这里面的“罪魁祸首”是谁?是成绩不好吗?

答案我揭晓给你,并不是。

成绩不好只是一个诱因,引发孩子一系列异常行为的,实际上是压力,是孩子日益积累的焦虑、抑郁和恐惧。

何止中国,现在全球的孩子,包括大人,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密歇根州立大学专门有一份学生健康问卷,我觉得每个家长都应该了解,因为这往往是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前兆信号。

成绩好的孩子也会有压力,成绩不好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当孩子内心感受到强烈的痛苦,并持续体验这个痛苦的时候,TA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退化和向外转移的表现。游戏沉迷,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用一个故事来解释这种现象:

在过去某些地方的马戏团里,为了驯服大象,大象会被人拴在木桩上。

然而,大象从没想过挣脱,尽管对它们来说并不难。

原来,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它们就被拴在木桩上,那时还没有力气把木桩拔起来,经过一遍遍地尝试也总是无法成功。

久而久之,小象也放弃了挣扎,它们长成了大象之后,虽然力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也不会再试图反抗了。

孩子也有他们挣脱不了的“木桩”,这便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摆烂的行为。

这种无助,会让孩子持续否定自我价值,放弃行动、放弃改变、自设樊篱。

那你可能会说了,那我是不是全力鸡孩子成绩,或者我换一个学校,压根不管孩子们的成绩,孩子就能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摆脱“习得性无助”呢?

这,当然没那么简单,不然沉迷游戏就不会那么棘手了。

我们既要解决阻断,也要完成重构,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成瘾问题。

也就是——

带孩子回到现实世界,去接触和真实社会接触的机会,去克服恐惧,去经历逐渐走向独立和成长的过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过渡。

我们常说,上瘾容易,戒瘾难,难就难在这里。

我前面说到,无论孩子成绩好坏,只要有压力、焦虑和不安,都容易沉迷游戏,我不是在安慰你,因为我家五升六的哥哥,这一年也有同样的麻烦。

他成绩是很好,年级都可以排前几,但在现在的社会大趋势下,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太常见了。我也观察到了,他的游戏/短视频沉迷行为,跟他的压力是完全成正比的。

所以你不要太责怪自己,可能哪怕你什么都做了,孩子一样也会沉迷游戏——当他遇到他无法排解的压力、焦虑和沮丧时。

面对成瘾状况,识别-管理-预防,是基本的原则。

第一步、及时发现并阻断游戏沉迷行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的定义,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是非常严格的,主要包括以下九条症状:

①无法控制地打电玩:包括无法控制游戏的频率、强度和时间。

②完全专注游戏:即使有其他重要活动或责任,仍然优先选择玩游戏。

③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个体对游戏有强烈的依赖性。

④放弃其他活动:为了玩游戏而放弃或减少其他重要的活动和兴趣。

⑤隐瞒游戏行为:为了继续玩游戏而隐瞒自己的行为。

⑥因游戏导致学业问题:游戏行为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习作表现。

⑦因游戏导致人际关系问题:游戏行为破坏了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⑧因游戏导致经济损失:为了玩游戏而花费大量金钱,导致经济困难。

⑨因游戏导致健康问题:长时间玩游戏导致身体不适,如失眠、视力下降等。

要确诊为游戏成瘾,必须满足其中至少五条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通常为三个月以上),并且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个严格的诊断标准,落到实处便是提醒我们及时发现症状,并及时干预。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早调整。

哪怕再迟,这个阻断也是需要做的。这个时候,你更需要把孩子所有的情绪反应考虑在内,尝试深深地抱持孩子的情绪。

“抱持”,是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拥抱,更是情感上的真正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

孩子在沉迷游戏被发现时,孩子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情绪波动期,你需要直面的,是这个情绪波动期对你养育的剧烈挑战。

陪孩子过渡那一段痛苦的“阻断反应”,你的抱持越深刻,后续的步骤就越容易推进。

第二步,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父母需要跟孩子来一场深度的谈话。

孩子一样需要知道“如何识别-管理-预防“这个棘手的情况。

我家孩子今年寒假的沉迷问题,我记录在微博。可以重点看看我划线的句子。

那一次我跟孩子好好聊了很久,关于压力、他害怕的,承受的,恐惧的,以及我们接下来要一起做的,共同想办法的,约定。

越是有压力的孩子,越需要家长能跟他多谈谈心。

多多了解成瘾状态的孩子,成瘾只是他内心焦虑、压力和抑郁的投射,真正需要你透过投射了解的,是孩子所面临的挣脱不了的“木桩”。

我知道,你现在所面临的情况,肯定比我那会儿要更严峻,因为你们的关系近乎破裂,孩子的行为仍然还在继续。

但你们仍然需要一场,深度的沟通。

让孩子明白,原来妈妈并没有放弃他。

让孩子明白,原来他在现实世界里,也有虚拟世界里得不到的“珍贵”。

自我价值的定义有很多,学业只是其中一种,但不是唯一一种。

所以,你家孩子有哪些优势吗?你有发现你家孩子哪些闪光点?

你要从你家孩子无数闪光的生活细节,找到他拥有的无限潜力。

你找到这些细节,反馈给他。

孩子在你的正反馈中,把关注自己挫败的注意力,转移到关注自己的闪光点上,他才有机会拨正迷失的方向,走向开始欣赏自我的道路。

能在现实世界里欣赏自我,就不会被虚假的“网络幻觉”捕获。

第三步,在成长的跌跌撞撞中,陪孩子一起寻找和电子产品共处的方式,寻找和自己压力和解的旅程。

成长是痛苦的,人们总是忍受着痛苦闯过一段段难关。

从天真和不甘,到满目的冷静和平常,长大成人之路其实很艰难。

不少成年人,面对压力,也并没有真正和压力和解,TA只是比孩子更能扛、更能塞而已。

这种无法和解的状态,在电子产品问题上,便是——

成年人不敢示弱,不敢承认自己也拿电子产品没辙。

既离不开它,又恐惧它,遇到问题只能想到“防”、“禁”、“扔”。

可为什么就不能告诉孩子,你有多无助呢?

为什么就不能像聊天一样,去问问孩子:

TA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

TA有没有什么计划让大人去协助TA

有没有什么遗憾/梦想/心愿在现实世界里,大家可以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坦白地说,我自己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孩子电子产品双刃剑的问题。

因为本质上,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个挑战会伴随他很多很多很多年。

他可以选择让自己活在沉溺的虚拟世界里,也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数码时代的主人。

但至少我清晰明白了,当孩子压力一旦超标,他想投身电子产品的拥抱,想投身到虚拟世界的“幻觉”的想法和行为,就会更为迫切。

因此,我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格外关注他的压力指数,平时也多帮他建立和现实世界的关联,让他能持续看到自己的价值。

现在我们也还是谨慎地往前走着。

所以姐妹,你真的不孤单,电子产品,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挑战。

它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养育中必须要纳入考虑的话题,直到孩子学会和它合理相处为止。

核心不变的,是用新的价值观,去迭代旧价值观,让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唯有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未来,他才能真正和你同步,而不是一味排斥。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和电子产品相处之道,我们也能找到,陪孩子渡过这个挑战的合理方法。

互勉,yours,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2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