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个妈妈的私信,我瞬间代入了半年前孩子崩溃的情景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7-20 02:59:43

下午收到一个姐妹的私信,看得我心情十分复杂。

私信有点长,我给你捋一捋。

那姐妹跟着我组织的萌芽战队,一起参加今年的国家白名单的机器人赛事,也是跟着教练的学习计划和节奏,一直都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次省赛他们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这几个月,妈妈却发现了孩子的情绪在备赛过程中,非常不稳定。

“只要任务失败次数超过2次,立刻大吼大叫、撂挑子、流眼泪、摔小车...我试图给他分析失败原因,10次有8次完全听不进去,甚至更激动。

“我的应对方法是这样,失败了立刻告诉他没关系就当任务1成功了,继续后面的任务2任务3,同时会把小车没接到的积木块递到他手上,让他继续后面的任务。等这次任务结束后,再一起找失败原因重新来一次。

一般失败1次,这种操作还有效,但是2次以上就不行了。

任务失败的时候,他会觉得那就是小车的问题,地图的问题,跟他没关系。我说那我们把地图擦一下、小车轮子重新弄弄、程序参数调一下,再试试行不行?他也拒绝,理由是这不是他的原因。他这是不是有点避免失败的倾向?我不测试我就不会失败?失败归因也是非理性的。

你家兄弟两个也是参加了机器人比赛,应该能明白,即便程序完全正确,做任务时连续失败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因此每次练习前要给他做心理建设,要哄着劝着陪着去练习;练习过程中他还要崩溃若干次,我每次都要强压自己的怒火去救他的火。“

今天是我们全部人参加省赛的日子,妈妈发现,孩子进入到赛场后,情绪依然也是非常不稳定的。

“今天上午正式比赛前测试,失败了一次,他又把怒气撒在小车身上,我真怕他把车砸坏了比不成赛。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更让姐妹困惑的是,孩子这个情况并不是这次比赛才出现的,可以说,已经持续很久了。

“ 其实他的情绪问题并不是这一次比赛中才出现的,以往写语文作业、做数学题、学英语都是一卡壳就崩溃,我说我帮你一起完成也不行。我曾经怀疑过是不是他先天气质比较好动、容易激动,就不喜欢机器人备赛时反复测试的任务,但是在一些需要好动、激动的体育项目中,跳绳/打篮球/游泳中也是一样的情况,一卡壳就崩溃。”

姐妹说得相当详细,我看完就跟她说我写篇文章来聊聊,因为这样子的问题真的很普遍。

我跟她说我先捋一捋,同时把我孩子之前出现过的类似的剧情文章发了她,仔细看一下发表日期,都是2019年、2021年时写的文章。

是的,我相信很多孩子如果有这些类似的情况,基本上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你已经多多少少遇到或者感知到了。

我也因此崩溃过,后来慢慢陪孩子疏导这个情绪,慢慢地他们也走出了这种因为失败而产生的情绪问题,这让他们在这几年,虽然经历了不少高水平的挑战赛事,也逐渐可以消化错误和失败,我也算真正践行了这段过程,并且找到了面对类似情节的答案。

今天就借着姐妹的留言,跟你们聊聊“无法接受失败,发现错误后情绪崩溃“的话题吧。

首先,我想对姐妹你说,我相信你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已经是足够支持他了。

你陪孩子分析问题,尝试和他一起归因,告诉他这件事可以放松点看,你理解他的情绪,也试图去安抚他,并且这几个月里,你也是时刻陪着他,和他共同渡过这段情绪高低起伏的难关。

你真的做得很好了。说真的,我也会有同样的复杂感受,既有面对孩子崩溃情绪的无力感,又不愿意”抛弃“孩子甩走不管,因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承受了孩子无名的”怒火“啊。

孩子为什么觉得如此抓狂呢?其实你反过来想,孩子并不是不能把大人的话听进去,他是听进去了但还是对自己相当生气,而且是无法控制的生气。

因为,他对自己犯的错误,好生气好生气,也好难过,好难过。

和成年人的崩溃是克制、隐忍的不同,孩子的崩溃是释放的、宣泄的。

那孩子为什么对自己如此生气呢?

姐妹在私信中也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归因”。

其实你也感觉到了吧。孩子面对失败是有着非常矛盾的心情。

一方面他会觉得这是他的错误,他是机器人的主人,所有的程序、方案都是经过他手检验的,而且作为参赛选手,场地情况也是他逐个逐个检验过的。

结果,还是出错了,在他的所有预测范围之外。

他的理智告诉他, 那肯定是自己的失误。

可是另一方面,他想不明白啊,为什么明明上一场跑得那么好,下一场却失控,我明明都认真检查过,为啥还问题我没看出来。

他已经不是一个3、4岁的幼儿了,他的智商足以支撑他去分析原因,但他绞尽脑汁找遍了所有的理由,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内心的恐惧就起来了——

表面上看,孩子是愤怒的。但实际上,有句话叫“无能咆哮”,也可以形容这种状况,他的咆哮背后,其实是相当大的无助和恐惧。

他会找各种明明听起来(他自己可能都知道)是借口的借口,会嚎啕大哭、咆哮暴怒,根本没留给别人讨论的空间。

但实际上,他对这件事情,是无助的,无助到他不得不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回应自己的困境。

身边的爸爸妈妈给的理由再多再理性,始终和自己的所知所感不一样——

“我分辨不出来就是分辨不出来,所以我觉得相当痛苦和无力啊”。

这便是孩子内心深层的投射。

你跟我分享孩子这个情况时,我不禁想起2023年我家俩孩子参加越秀区区机器人大赛的情景。

那次机器人赛事,因为孩子跟着萌芽战队已经练了一年,年底他对自己的实力是很有信心的,可没想到一起床就出现了一个bug,但已经没时间去调试了。

那天我直播一结束,连午餐都没吃,直接打了个的就去到了现场。刚好赛事结束,我看到两个孩子哭红了眼睛从赛场上走出来。

一看到我,弟弟就崩溃着跑过来抱着我大哭了起来。哥哥在后面也是耷拉着脑袋,眼泪一点点掉。

我从弟弟嚎啕的破碎的字词里大概拼了一个全貌,就是哥哥赛前发现光值传感器的问题果然影响了,测试时调试好了,但正式比赛又出问题,导致扣了30分。机器人赛事扣分就意味着和一等奖失之交臂。

哥哥在一气之下,回座位时把弟弟的机器碰倒了,弟弟震惊地看着自己散件的机器,急得都要哭了,只好赶紧去拿自己的备用机器应急。

机器刚好放在哥哥手边,哥哥就递给他了。结果拿着机器到了场上弟弟才发现,哥哥太生气传给他时,把备用机器都掰扯掉了一个零件,弟弟的备用机器成了赛场上的空机,完全不能启用……

要准备一场比赛,起码要花费好几个月,没想到最后是这样子的结局,弟弟莫名拿了全场的零分倒数出局,心情也崩溃了。

但我当时,我摸着弟弟的脑袋,也把哥哥搂了过来。我说:

“你们都辛苦了,准备这一场比赛那么不容易。

你们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子的问题,你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你们也不想发生这样子的事情,太难受了。”

我一边搂着他们,一边轻轻地说,孩子就在我怀里哭着流眼泪,我们好像啥也没说,但好像啥都说了。

在孩子崩溃的时候,不遗余力地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我认为相当重要。

是的呢,亲自陪过孩子的我们都知道,准备一场比赛是多么艰难的过程,他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一步,但没想到却因为这么戏剧的事情,之前的付出都泡汤了。不要说他们了,我们代入去想,可能也一样接受不了吧。

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时间,只重复那几句话,等孩子在情绪崩溃中慢慢平静下来后,我们当时已经从的士回到了家。

▲ 当时在的士上难过的两兄弟

两个人都偎依着我,我才开始跟他们进行“归因”和“复盘”,我说:

“我觉得这次比赛你们也都尽力了。

你独立做出来的方案是真的不错的,你们进步很大了。

去年你们连方案都没做完,今年能自己做程序,已经很好了呢。

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之一,不是吗?”

我之所以在归因和复盘还如此强调,是因为——

人出现失误的时候,特别容易归因错误,要不逃避问题,要不放大错误,觉得自己是很糟糕的,所以还是要不遗余力告诉孩子,你有在成长的,你的成长我们都看到了。你真的不差,你很好你知道吗?

等你感觉孩子力量完全蓄满了后,解决方案和正确的复盘归因,自然而然就来了。

就跟你前面跟孩子沟通的那些,其实都是正确的讨论,如果你发现孩子听不进去,那就再慢一点,先等孩子把能量蓄上去了,再来讨论,孩子就能更好地跟你同频。

他不是不愿意面对问题,他只是害怕面对自己而已。

每次看到孩子情绪的崩溃,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子的想法, 不要再让孩子参加了?

但实际上,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孩子越是情绪崩溃,他内心越是渴望继续参与挑战。

这样子的反应,我在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孩子身上,都有看到。

为什么会那么矛盾?实际上的确也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还不够强。

他有渴望变强的心,他只是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减少出错。

那成长就是他最重要的历练。

我在那次区机器人赛后,孩子心情完全平复后,我们也做了深度的复盘。

我们把一个一个问题罗列出来,把每个问题做了清晰的归因,是一起讨论出来的归因。

我采用的是“问题-猜测-验证”的归因方式,即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猜测它的原因,最后mark下来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去验证它。

● 这次光值出问题了,那光值为什么会出问题,有哪些原因影响它的数值,下次我们可以怎样去检验和判断,还是它只是一个随机因素,全看运气?

● 这次弟弟也没发现机器丢了零件,那这个过程弟弟疏忽了哪些因素,下次可以如何检查和避免呢,还是它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之后发生概率极低?

……

每一个都是问题,但都是开放性问题,这个是孩子们接下来学习的内容。

是的,在区机器人的失利后,我们又迅速投入到下一场机器人比赛中。

区机器人赛事是2023年12月1日结束的,我们1月份顶着肺炎又跑去了长白山,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的全球总决赛。

当时,哥哥是扛着肺炎的身体,做着雾化去跟自己的程序死磕。

哥哥说,这次他2023年那么多场机器人赛事中,基础任务调试最稳定的一次。

这句话里,实际上包含了对上个月区机器人赛事失利的,深深的,和解。

只有到了这一步,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当初失利的原因,这才是他内心渴望的和解。

孩子的情绪崩溃、咆哮暴怒,实际上是孩子想要变强的渴望,他不知道可以如何变强,所以只能无能愤怒。

能帮他真正破解这个问题的,只有真正的变强。

那就陪他,继续体验那个变强的过程,继续参赛,继续学习,只要前进的步履没有停止,那些他之前想不明白的问题,一定会找到答案。

比如他会从自己的体验中,而不是别人的话语中,能真正地分析出自己失误的原因,然后提前做出应对,最终预防和改善了自己的问题,最后超越了自己。

他是多么渴望更强大的自己啊。

他一定会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

互勉,yours,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0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