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含有大量叶绿素、氧分子和生命中不可舍弃的汁液

五色石文斋 2022-06-11 17:57:26

它一次次在我的身体里行走,在我的内心深处停歇,就像我身边的这条时宽时窄的河流,也像那条永远不会褪色的草边装饰小径。

一个个故人,他们的额头布满了时间的印痕,每一条印痕对应了他们曾经的光亮与黑暗,曾经的热爱与憎恨,曾经的汗水与失落,曾经的祈愿与叹息。他们,往昔是村庄的主人,今天仅仅是村庄的模具,摆设,或者是仅以残存的躯体占据村庄空间中微不足道的物件。他们,活着的谈不上幸福,死去的道不明安心,只有他们脸上的无奈,像时间隐身的词语,始终与他们潜行,以微弱的口音替他们发声。

一个个故人,对应了一片片田地,一茬茬庄稼,一季季收成,也对应了年复一年的重负和艰辛。田地今天也许荒芜,也许别用,子女们像候鸟一样,不断在城市与故乡之中调整着视角。城市像个巨大的离心泵,把他们内心清澈的溪水抽离,把他们身上最为纯净、最为感人的部分抽走。

当他们偶尔返回村庄,浮华的衣饰上见不到乡村清朗的月光与空气,长久蜗居在城市一隅,躯体里的腐败气息逐渐积累、膨胀,以至于故乡粗砺的声息——牛、狗、甚至人们大声地争吵,某种程度上为他们清除了身体里莫名的垃圾。当故乡深井里的那一掬清水喝下肚,有一个不知名的气泡缓缓从腹部升起,不断在脏器里徘徊,随后在肺叶里盘旋,最后经过气管、喉咙释放而出。当它最终进入故乡的空气中时,他们才知道,故乡含有大量叶绿素、氧分子和生命中不可舍弃的汁液。

他们回来的时候,满怀信心,以为自己带回来了城市的一隅,一条街道的消费时尚,或一片工业园区整齐划一的庞大气息,他们想,他们有能力把城市中的一块放在故乡的泥土之中,就像把一根镀光的钢管插进故乡老屋的墙栅中。其实,这种镀光的钢管在一场风暴后,就会有一些锈迹,远不及一根竹竿,它插进泥里的时候,地气就会沿着竹竿的内在纹理,缓缓输入到故乡中,时间久了,它还会生根发芽。

在他们看来,一个个工厂,就是一张张新印制的人民币的模样。这样的小型工厂,一个个在故乡的身体里冒起。人们会说,又有一家工厂冒烟了。是的,这些冒烟的工厂,站在人民币的高度上开始了喧嚣,日渐占领乡村的空间和时间。

两家旧塑料回收加工厂——应该就是那种小得不能再小的塑料加工棚,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只有回收回来堆放在露天里的旧塑料袋,像一座座悬浮在故乡额头的山丘,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一些零碎的塑料片漫天飞舞,吹到附近的庄稼地里和农户的房瓦上,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污水,则满地流淌,待天晴时,被浸泡过的小草叶上就有了一层薄薄的水泥,没几日就干枯凋谢了。

半夜里机器的轰鸣声让人失眠,也让牛、狗、鸡等故乡的动物们失眠,它们用自己不安的叫声来抗诉这些工厂对它们神经系统日夜不停的侵扰。在这群人中,的确有人富了,修的楼房高高在上,格局霸气,有种不可天日的感觉,而知晓的人说,几年来在加工厂做工的人员中,有多人缺了手指,缺了手、胳膊,终日在水泥的尘粒和塑料刺鼻的气味中忙碌,有多少人成天咳嗽,当尘肺病在某一日来临的时候,他们也许才会知道,一张张人民币已经不能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民服务了。

但是,他们麻木,认为病是自己得的,就该认命。手指断了,怪自己疲惫,不操心,甚至被电打死,那也只是一场意外,一场被命运安排的、不可抗拒的意外。

村庄后面有一家小型白酒厂,应该说是一处酒勾兑车间。当成桶的白酒运出去时,人们心里的疑虑也被运出故乡。这些远销数百里之外的白酒,在进入人们的肠胃之后,不知是启动了毒液的瓶盖,还是把粮食的精华融入了人们的五脏六腑?人们从工厂里出来时,工具的使命已经完成,等待他们的是钱币的安慰,还是良心的不安?

在故乡,人民币充分完成了对人们的奴役。那些怀揣人民币的人,不管是走货倒卖、坑蒙拐骗,还是发了不义之财,脸上总是有种高傲自得的笑意,当他们面对那些真诚劳作的人们时,言语和眼神里的不屑流露得非常坦然,似乎在说,辛苦值钱吗?汗水值钱吗?庄稼值钱吗?起初,金钱的作用并不是那么显现,可是,钱作为明里或暗里的通行证,已经无需证明,故乡人能抗拒得了吗?

故乡田野里的荒芜,像时代无法遗漏的传染病,无论你怎样抗拒,也无法抗拒得了。一片田地荒了,野草就会长过地界,将另一片田地也荒了。另一片田地荒了,更多的田地也会荒芜,最后一个赖以生存的故乡也荒了。我不知故乡的荒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它荒芜的速度惊人,今天是一片田地,明天也许就是一座旧房了,当那些心存善良的劳作人荒了时候,习俗、人情、气息接着荒了之后,故乡就彻底荒了,它长久以来留存下来的意味也就消失了。

故乡用一块一块的死亡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浪潮。浪必定要冲刷掉着什么,也必将留下印痕。城市化的巨浪,砸碎了一个个乡村,而当它有朝一日过去的时候,乡村再也无力伸展自己的腰身。而在短时间内修复一个在形体和心理意义上的乡村是何等的不易。

有时候,回到故乡,听到的更多是老人的呻吟,家猫的哈欠,野狗的弱吠,荒草的肆意和空气中随处可见的无奈。不管我的手机设置的铃声是“时间都去哪了”,它无力追问故乡沉落在时光之中的悲怆,时间都去了车站、港口、工厂、工地、吧台、歌房、赌城,甚至是国外的某处地方。

时间从故乡匆匆走了,有时是跑着走了,故乡钟表上留下的时间只是时间零碎的躯体;还是手机里设置的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荷塘干了,没有荷,哪有荷塘、荷韵?月亮是有的,它想看看曾经荷香飘荡的故乡,但它怎么也找不到荷塘里的另一个自己。

傍晚,坐在草边装饰的小径上,我在想,故乡并不是一个易碎的物件,曾经密匝匝甚至让人烦的节日哪里去了?谁家过红白事时杂乱而喧嚣的场面哪里去了?孩子们像麻雀一样飞奔于房前屋后的身影哪里去了?那些夜晚无休止的唠叨哪里去了?还有,那些辽远夜空,北斗七星老挂在村口的那棵大榆树的枝梢上,大榆树已经砍了,北斗七星的勺把该挂在哪里?那七只探望人类的眼睛该去哪里寻找?

星星在天上看,虫子在地上看,亡灵们在地下看,故乡,你真得要消失了吗?

(文/肖建新)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它一次次在我的身体里行走,在我的内心深处停歇,就像我身边的这条时宽时窄的河流,也像那条永远不会褪色的草边装饰小径。

一个个故人,他们的额头布满了时间的印痕,每一条印痕对应了他们曾经的光亮与黑暗,曾经的热爱与憎恨,曾经的汗水与失落,曾经的祈愿与叹息。他们,往昔是村庄的主人,今天仅仅是村庄的模具,摆设,或者是仅以残存的躯体占据村庄空间中微不足道的物件。他们,活着的谈不上幸福,死去的道不明安心,只有他们脸上的无奈,像时间隐身的词语,始终与他们潜行,以微弱的口音替他们发声。

一个个故人,对应了一片片田地,一茬茬庄稼,一季季收成,也对应了年复一年的重负和艰辛。田地今天也许荒芜,也许别用,子女们像候鸟一样,不断在城市与故乡之中调整着视角。城市像个巨大的离心泵,把他们内心清澈的溪水抽离,把他们身上最为纯净、最为感人的部分抽走。

当他们偶尔返回村庄,浮华的衣饰上见不到乡村清朗的月光与空气,长久蜗居在城市一隅,躯体里的腐败气息逐渐积累、膨胀,以至于故乡粗砺的声息——牛、狗、甚至人们大声地争吵,某种程度上为他们清除了身体里莫名的垃圾。当故乡深井里的那一掬清水喝下肚,有一个不知名的气泡缓缓从腹部升起,不断在脏器里徘徊,随后在肺叶里盘旋,最后经过气管、喉咙释放而出。当它最终进入故乡的空气中时,他们才知道,故乡含有大量叶绿素、氧分子和生命中不可舍弃的汁液。

他们回来的时候,满怀信心,以为自己带回来了城市的一隅,一条街道的消费时尚,或一片工业园区整齐划一的庞大气息,他们想,他们有能力把城市中的一块放在故乡的泥土之中,就像把一根镀光的钢管插进故乡老屋的墙栅中。其实,这种镀光的钢管在一场风暴后,就会有一些锈迹,远不及一根竹杆,它插进泥里的时候,地气就会沿着竹杆的内在纹理,缓缓输入到故乡中,时间久了,它还会生根发芽。

在他们看来,一个个工厂,就是一张张新印制的人民币的模样。这样的小型工厂,一个个在故乡的身体里冒起。人们会说,又有一家工厂冒烟了。是的,这些冒烟的工厂,站在人民币的高度上开始了喧嚣,日渐占领乡村的空间和时间。

两家旧塑料回收加工厂——应该就是那种小得不能再小的塑料加工棚,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只有回收回来堆放在露天里的旧塑料袋,像一座座悬浮在故乡额头的山丘,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一些零碎的塑料片满天飞舞,吹到附近的庄稼地里和农户的房瓦上,而被雨水冲涮下来的污水,则满地流淌,待天晴时,被浸泡过的小草叶上就有了一层薄薄的水泥,没几日就干枯凋谢了。

半夜里机器的轰鸣声让人失眠,也让牛、狗、鸡等故乡的动物们失眠,它们用自己不安的叫声来抗诉这些工厂对它们神经系统日夜不停的侵扰。在这群人中,的确有人富了,修的楼房高高在上,格局霸气,有种不可天日的感觉,而知晓的人说,几年来在加工厂做工的人员中,有多人缺了手指,缺了手、胳膊,终日在水泥的尘粒和塑料刺鼻的气味中忙碌,有多少人成天咳嗽,当尘肺病在某一日来临的时候,他们也许才会知道,一张张人民币已经不能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民服务了。

但是,他们麻木,认为病是自己得的,就该认命。手指断了,怪自己疲惫,不操心,甚至被电打死,那也只是一场意外,一场被命运安排的、不可抗拒的意外。

村庄后面有一家小型白酒厂,应该说是一处酒勾兑车间。当成桶的白酒运出去时,人们心里的疑虑也被运出故乡。这些远销数百里之外的白酒,在进入人们的肠胃之后,不知是启动了毒液的瓶盖,还是把粮食的精华融入了人们的五脏六腑?人们从工厂里出来时,工具的使命已经完成,等待他们的是钱币的安慰,还是良心的不安?

在故乡,人民币充分完成了对人们的奴役。那些怀揣人民币的人,不管是走货倒卖、坑蒙拐骗,还是发了不义之财,脸上总是有种高傲自得的笑意,当他们面对那些真诚劳作的人们时,言语和眼神里的不屑流露得非常坦然,似乎在说,辛苦值钱吗?汗水值钱吗?庄稼值钱吗?起初,金钱的作用并不是那么显现,可是,钱作为明里或暗里的通行证,已经无需证明,故乡人能抗拒得了吗?

故乡田野里的荒芜,像时代无法遗漏的传染病,无论你怎样抗拒,也无法抗拒得了。一片田地荒了,野草就会长过地界,将另一片田地也荒了。另一片田地荒了,更多的田地也会荒芜,最后一个赖以生存的故乡也荒了。我不知故乡的荒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它荒芜的速度惊人,今天是一片田地,明天也许就是一座旧房了,当那些心存善良的劳作人荒了时候,习俗、人情、气息接着荒了之后,故乡就彻底荒了,它长久以来留存下来的意味也就消失了。

故乡用一块一块的死亡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浪潮。浪必定要冲刷掉着什么,也必将留下印痕。城市化的巨浪,砸碎了一个个乡村,而当它有朝一日过去的时候,乡村再也无力伸展自己的腰身。而在短时间内修复一个在形体和心理意义上的乡村是何等的不易。

有时候,回到故乡,听到的更多是老人的呻吟,家猫的哈欠,野狗的弱吠,荒草的肆意和空气中随处可见的无奈。不管我的手机设置的铃声是“时间都去哪了”,它无力追问故乡沉落在时光之中的悲怆,时间都去了车站、港口、工厂、工地、吧台、歌房、赌城,甚至是国外的某处地方。

时间从故乡匆匆走了,有时是跑着走了,故乡钟表上留下的时间只是时间零碎的躯体;还是手机里设置的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荷塘干了,没有荷,哪有荷塘、荷韵?月亮是有的,它想看看曾经荷香飘荡的故乡,但它怎么也找不到荷塘里的另一个自己。

傍晚,坐在草边装饰的小径上,我在想,故乡并不是一个易碎的物件,曾经密匝匝甚至让人烦的节日哪里去了?谁家过红白事时杂乱而喧嚣的场面哪里去了?孩子们像麻雀一样飞奔于房前屋后的身影哪里去了?那些夜晚无休止的唠叨哪里去了?还有,那些辽远夜空,北斗七星老挂在村口的那棵大榆树的枝梢上,大榆树已经砍了,北斗七星的勺把该挂在哪里?那七只探望人类的眼睛该去哪里寻找?

星星在天上看,虫子在地上看,亡灵们在地下看,故乡,你真得要消失了吗?

(文/肖建新)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