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次来成都的老田坎土鳝鱼,这次下飞机找了家吃鱼的馆子,胡老坎藿香鱼庄在高新区开了十几年,老店新装修。

店门口的养鱼缸挨着泡菜缸,黄辣丁和三角峰已经认明白,翘壳和江团也吃过些好的,感觉颇欣慰。


点了几样感兴趣的家常鱼,姑娘对讲机叫到厨房,不一会儿里边就报出了分量,可见是现点现捞,口味呢,分别选了藿香、麻味,红汤,对这个味型搭配表示满意。

活杀的鱼需稍候片刻,过了饭点,嬢嬢们落座开餐,这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成都小店对员工都很有人情味。

招牌藿香鲫鱼先来,盖了满满的辣椒和泡豇豆,生葱若干,可奇怪,竟然丝毫没有藿香。

拨开来看,鲫鱼划了细细的花刀,梳子似的,照理应该入味,可就是莫得藿香。

拦下嬢嬢问怎么回事,她说藿香已经烧进料里了,你们觉得不香可以加点生的,好嘛,要得,不一会儿端来一小碗叶子,哗啦啦倒下去,还是不对,藿香要热油炝过才香,这么生吃,只嚼出青涩草味,跟真正的藿香鲫鱼不是一回事情。

而且现在的藿香好像变了种,没有那种生机勃勃的野性,像是人工培育规训了一般……怀念以前临江鳝丝里的灵魂香气。

小鱼儿,好奇试试土凤,鱼如其名,长得漂亮,修长的银身,小小的脑袋,眼睛滴溜圆,嫩得筷子都夹不起整条来。

选了店里的“麻麻”烧法,大量青花椒和酸菜加浓厚的牛肉,隐约似有黄油香,鱼肉一抿,是绵软的,刺也不像黄辣丁和三角峰那么凶,非常友好的鱼。

本地人把鱼籽叫成鱼蛋,点一份试试,也不知道是什么鱼的籽,上来一盆简直海量!满满一兜还连带筋膜,黄澄澄跟泡椒泡姜缠在一起,微辣微酸,丝毫不腥,也是神奇。

生烹鳝鱼有心跟小鱼儿土鳝鱼山庄的比比,结果没得比,鳝固然新鲜,但不嫩不弹,只是普通货色,红油一味麻辣,做成了江湖菜。

蔬菜必须是豌豆尖,连茎带杆炝炒,有嫩有老,并非掐尖的“豌豆颠”。

店里还送了个馒头,一时不知该怎么吃,我看隔壁桌小孩儿把鱼肉塞到缝里做了个肉夹馍。

可毕竟是养殖的鱼啊,毕竟少了藿香——感慨每次来成都,网红店越来越多,小神店越来越少,今天千挑万选找了一家,充满灵气的烹调也不见了。


更不论,曾经杨柳河边,收藏了好多年的鸡毛店,如今已经成了开遍全城、没有灵魂的连锁店,花椒鱼、蒜蓉虾、鸡丝凉面、肥肠血旺吃完索然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