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体开店,夫妻店的成功率最高。我们拜师学艺的师傅里面,小面梅老板,饺子薛老板,串串喻老板,米粉潘老板,都是属于夫妻店,做得很好。包括我自己,也是夫妻店,这十年一路走来也感觉挺好。
但夫妻开店,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看看潘老板和她老公赵老板的开店故事:
在开店笔记往期的文章里,看到了好几篇关于开店夫妻的文章,这个地方我是特别有感触的,夫妻同心到分道扬镳再到统一战线,分享一些关于我和赵老板在开店过程中一些心路历程。
正好我学院里也有夫妻店,或许某些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作为他们的借鉴。
我认识赵老板是因为想找个事业伙伴,想着他作为生活伙伴也不错,于是便在一起了。问题来了:事业伙伴和生活伙伴都会涉及到权力斗争,特别容易牵扯不清,有理说不清,容易耍赖皮。做事业应该丁是丁卯是卯,而夫妻之间应该更多包容。
在事业上升期和甜蜜期,包容会做到极致,觉得未来一片美好。但过了这段时间没有调整权力结构就会出现事业和生活质量双双下滑的局面,除非事业一直上升期,没有精力斗争,只能拧成一股绳,但是只要事业平缓下来,夫妻之间在事业上的重复就会愈演愈烈,除非有人心甘情愿退出。
在一起之后,我们一起把门店内部运营理清楚了。在我加入之前,赵老板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十点,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我主要从空间布置、流程标准化、人员安排、装修装饰和内部格局上做了很多调整,这样赵老板的工作就变得轻松很多,我们就有机会发展下一家门店了。
这个时候是最合得来的阶段,没过多久我们结婚怀孕,我安心地生产,直到娃娃几个月大,我们两个每天闲的只剩遛娃了,于是我决定着手准备第二家店。这个时候因为各司其职,生活还是其乐融融。
第二家店我考虑到孩子还小,所以决定在同一商圈,开一家不同类型的门店,这样于我们而言风险和生活成本最小。从选项目、数人流、技术、装修到最后的运营,我们两个带着娃娃从重庆学技术到长沙跑供应,不亦乐乎。包括十六万的转让费,我们投入二十二万就营业了。结果很好,每月盈利从三四万到七八万不等,我们也没有太大的运营压力。
带娃和开店这两件事情特别耗费精力,直到退出门店具体运营,我才算缓了一口气。这个地方可能很多开店的女老板们会有感觉。
之后我立马读了商科的研究生,主要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门店扩张做准备。开一个门店可以允许一定程度混乱,但如果很多门店就需要体系支撑。
这期间我们有过一些冲突,源自不同家庭环境下的价值观的冲突,那时因为我满心满眼都是事业和发展,赵老板人也随和,这个期间矛盾并没有被放大。
等孩子有两三岁了,我的精力缓过来了,我又开始考虑介入将来的事业发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来了。我想关掉正在盈利的火锅店,专心发展牛肉米粉店,做小餐饮品牌,但是赵老板认为门店每年还有几十的利润,不想放弃,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我的理由是两个门店在一个商业街,对于家庭而言系统性风险太大,同时这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不利于集中精力攻破事业瓶颈。但是两个门店目前都是赵老板在具体负责经营,我由于带娃又没有办法全身心开拓事业,观念和观点上分歧导致我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做品牌的想法。
问题来了:首先,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在决定着每个人的做事风格,我属于有口饱饭就敢往前冲的性格,赵老板属于冲不冲不重要,拿在手里的最安全。这两种风格无论对错,但是放在一个队伍里就容易出现分歧和矛盾。
再者,我后来反思,当时事实上我并有决策权,而只有建议权,虽然我表面强势,但行动决策权在赵老板手上。如果我当时不放弃就意味巨大的家庭矛盾肯定会爆发。
最后,我也明白,今时不同往日,不同的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家庭或企业都如此。
我性格比较刚,于是开始拓展自己的事业线。通过商学院的同学,我链接到了长沙各大高校的同学资源,打开了很多种可能性。后来我去企业做咨询,做高管,帮助门店做运营指导,做讲师都得益于自己走出去的那一步,这期间赵老板都对我无条件信任和支持,还是很感恩的。
去年,感恩老陈给了我一个展示牛肉粉店的机会,得益于这个机会,出于做出成绩给学员们看的想法,我又可以介入门店运营了,赵老板和我经过几年的磨合,也开始更加能够接受和理解我的运营理念,现在大家看到的统一战线的结果。
赵老板的执行力是很强的,这么多年门店能够稳定的运营下来,也足见他的耐心和毅力。
这个地方我的收获就是:流动的人心、不变的人性。我当年的刚挑战了赵老板的尊严,他当年未必不认为我的是对的,但叛逆是人性,权力斗争而已,过刚强必定会引起他的反抗。
学会尊重人性,尊重对方的价值,学会使用工具去放大对方的价值,与此同时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无可替代,不贪功但也需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价值。夫妻和团队的组合都是为了形成更大的力量,而不是彼此消耗,至于取舍,只有当事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