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丈夫副团转业,却去了偏远供电所工作,得知原因我非常愤怒

打工人日记 2025-02-10 02:29:26

1977年的夏天,我站在广东小县城的老屋门前,望着远处那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那时我刚满二十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县城的一所小学当老师。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家里虽不富裕,但也算安稳。我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因为一个叫王大山的男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大山是我邻居家介绍的对象,当时他在部队当兵,是个副团级的军官。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站得笔直,眼神里透着坚毅和沉稳。他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说得诚恳有力。我记得他问我:“你觉得军人怎么样?”我愣了一下,笑着回答:“军人很伟大,但也很辛苦吧。”他点点头,说:“是辛苦,但为了国家,值得。”那一刻,我心里莫名地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这个男人值得依靠。

我们的恋爱并不浪漫,更多是书信往来。他在部队里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则在学校里教书育人。每次收到他的信,我都会反复读上好几遍,仿佛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呼吸和心跳。他在信里写部队的生活,写战友的故事,偶尔也会提到未来的打算。他说等他转业后,想找个稳定的工作,和我一起过平凡的日子。我那时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未来是触手可及的。

两年后,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没有盛大的排场,只有亲戚朋友的祝福。王大山穿着军装站在我身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婚后,他依然在部队工作,而我则继续教书。我们的生活平淡却充实,直到1993年,他的转业通知下来了。

那天晚上,王大山坐在饭桌前,手里拿着那份转业文件,眉头紧锁。我问他:“怎么了?转业不是好事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组织上让我去供电所工作,但地点在偏远山区。”我心里一沉,问:“不能换个地方吗?”他摇摇头:“这是组织的安排,我不能挑。”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个选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更不知道这将成为我们婚姻中最大的考验。

王大山最终去了那个偏远的供电所工作,而我则留在了县城继续教书。刚开始,我们还能偶尔见面,但随着他工作的忙碌,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电话成了我们唯一的联系,但每次通话,他总是匆匆忙忙,说不了几句话就要挂断。我心里渐渐有了不满,甚至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在乎这个家。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非要选择那个地方?难道就不能申请调回来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那里需要我,我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觉得他似乎在逃避什么。但每次我试图追问,他总是避而不答,或者用工作忙来搪塞。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疑惑和不安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他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封泛黄的信。信纸已经有些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那是一封情书,写给他的初恋女友——一个叫林晓梅的女人。信中,他写道:“晓梅,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但我会一直照顾你,无论你在哪里。”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脑子里一片混乱。林晓梅是谁?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为什么王大山从没跟我提起过她?我拿着信,手不停地颤抖,仿佛握着一颗定时炸弹。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封信的内容。

第二天,我决定去找王大山问个清楚。我请了假,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他工作的供电所。他看到我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我直接拿出那封信,质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林晓梅是谁?你为什么从来没告诉过我?”他看着我,眼神复杂,半晌才说:“晓霞,这件事我本来不想让你知道,但既然你发现了,我就告诉你吧。”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林晓梅是我的初恋,我们曾经相爱,但因为家庭原因,没能在一起。后来她嫁给了别人,但生活并不幸福。几年前,她丈夫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很艰难。我选择来这个偏远的地方工作,是因为她住在这里,我想照顾她。”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五味杂陈,既愤怒又悲伤。我质问他:“那你把我当什么?我们的婚姻又算什么?”他低下头,声音低沉:“晓霞,我对不起你,但我不能看着她受苦。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但我别无选择。”

我站在那里,泪水模糊了双眼,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我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也无法接受他为了另一个女人放弃我们的婚姻。我转身离开了供电所,心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那一刻,我甚至想过离婚,但想到我们多年的感情,又不忍心轻易放弃。

回到县城后,我整日郁郁寡欢,心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段婚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王大山的秘密。直到有一天,我决定亲自去见林晓梅,看看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让王大山如此牵挂。

我按照王大山提供的地址,找到了林晓梅的家。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道路崎岖,房屋简陋。我站在她家门前,心里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不甘和愤怒。我敲了敲门,一个瘦弱的女人开了门。她看上去四十多岁,脸上带着疲惫和沧桑,但眼神却透着一种坚韧。

“你是林晓梅吗?”我强压着情绪问道。她点点头,疑惑地看着我:“你是?”我深吸一口气,说:“我是王大山的妻子,贾晓霞。”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和愧疚。

我们坐在她家简陋的客厅里,气氛有些尴尬。我开门见山地问:“你和王大山,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和大山是初恋,但我们没能在一起。后来我嫁给了别人,生了孩子,但丈夫去世后,生活变得很艰难。大山知道后,主动提出要照顾我。”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五味杂陈,既愤怒又悲伤。我质问她:“你知道他有家庭吗?你知道你这样会毁了他的婚姻吗?”她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我知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我真的没有办法。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太难了。大山是唯一愿意帮我的人。”

我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有些动摇。她的生活确实很艰难,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孩子的衣服也破旧不堪。但我依然无法接受王大山为了她,放弃我们的婚姻。我站起身,冷冷地说:“不管你们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他是我丈夫,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她低下头,声音颤抖:“我明白,我会和大山保持距离,不会再打扰你们的生活。”我看着她,心里有些复杂,既同情她的处境,又无法原谅她的存在。

离开林晓梅家后,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无法理解王大山的选择,也无法接受他为了另一个女人放弃我们的婚姻。我决定和他好好谈一谈,看看我们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

回到县城后,我拨通了王大山的电话,告诉他我见过林晓梅了。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晓霞,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但我真的不能看着她受苦。如果你无法原谅我,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一阵酸楚。我问他:“你真的愿意为了她,放弃我们的婚姻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晓霞,我从未想过放弃我们的婚姻,但我也不能放弃对她的责任。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但我别无选择。”

我站在那里,泪水模糊了双眼,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段婚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王大山的秘密。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我必须做出选择。

最终,我选择了原谅王大山。不是因为我软弱,而是因为我在林晓梅的家里看到了她的无助和挣扎,也看到了王大山心中那份无法割舍的责任感。我明白,他并不是不爱我,而是无法对一个曾经深爱过的人置之不理。尽管这个决定让我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但我知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走下去。

我们重新开始了生活,王大山依然在偏远的供电所工作,而我则继续在县城教书。我们之间的沟通比以往更加坦诚,他不再避讳提起林晓梅,而是会主动告诉我她的近况。我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开始理解他的选择。

几年后,林晓梅的生活慢慢好转,她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她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大山对她的关心也逐渐减少,我们的婚姻重新回到了正轨。虽然那段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伤痛,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晚年时,我和王大山搬回了县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我们常常一起散步,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有一天,我问他:“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他摇摇头,说:“不后悔,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了该做的事。但我更感激你,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责任。”

我看着他,眼里含着泪水,心里却充满了温暖。是啊,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责任与理解的交织。王大山的选择让我痛苦过,但也让我学会了包容和宽恕。而我们的婚姻,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风雨,才变得更加坚固。

如今,我们依然携手走过每一天,尽管岁月在我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我们的心却依然年轻。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我没有选择原谅,或许我们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但正是那次的选择,让我明白了婚姻的真谛——爱不仅仅是甜蜜的誓言,更是风雨中的相守和责任。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婚姻中的每一次考验,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真正的爱,是在理解和包容中不断升华的。王大山的选择,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在痛苦中看见希望。而我们的婚姻,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厚和珍贵。

最后,我想对每一个在婚姻中遇到困惑的人说:爱是理解,是包容,更是责任。只有当我们愿意为对方付出,愿意在风雨中携手前行,婚姻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而我和王大山的故事,正是这份爱的最好诠释。

【图片取自网络,联删】

0 阅读:1

打工人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