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向来风云变幻,特别是如今逆水行舟,上海147个板块之间的排名更是不进则退。
每年更新一次的一房一万板块天梯图,从当下市场数据中反映出即时变化,今年最新版的板块天梯,一房一万加入了一个权威的数据——基准地价。
这是由官方于2021年发布的,对土地地段价值的分级,修正了之前板块天梯图中重市场、轻地段的瑕疵。
最明显的是前滩告别第一,淮海中路登顶,这个“宇宙中心”是不是更符合体感了?

当我们将基准地价指标植入到2024年数据,将其于2025年数据进行对比,还发现在基准地价等级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市城乡建设用地基准地价2020年发布),
一年来的市场变化也催促着不少板块回归到它们应有的段位,也有些板块在震荡中稳住了身形。
这其中有郊区板块,也有市区板块。

01

下沉板块,等一个筑底

五大新城,全员陨落
多年来,五大新城作为上海着力打造的卫星城,成为几大郊区中异军突起的板块,凭借着政策倾斜加速建设。

上海十四五规划中,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作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它们的房地产市场同样要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从2001年首次提出至今,五大新城到了依赖长期人口的时期。
这,很影响它们发展的后劲。
“十四五”规划原定在2025年,五大新城常住人口数达到360万,2035年每个新城人口数在100万左右。

从可见的数据来看,除了嘉定新城2023年公布实际常住人口67.4万,完成率96.3%之外。
其他新城的人口数据暂时成谜。
动力不足,直接反应在楼市上,五大新城的二手成交价仍在跌跌不休。


动迁板块,扛不住了?
从板块等级来看,动迁大居掉队了。
曹路、江桥、浦江,它们的尴尬与下文中市中心的末流板块们类似,过早有了定位,最后成了自身发展的包袱。

但当我们将2024 年以来三个板块的新房项目,每个批次的套数加总求和、各批次的网签进度求平均值后发现,它们普遍取得了高于预期的成绩。

而三者之间,确实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动迁大居”的身份让它们多年来被迫蛰伏,但相近的优势也给了它们后来居上的可能。
归根结底是三个板块在距离、价格、配套实用性等长板渐显,再佐以适当的未来产业规划预期。
这些特质,恰好对照了如今日渐谨慎的购房者心理。
优势一:作为早期承接市区外溢人口的动迁大居,它们与市区的距离比很多板块近得多。

优势二:它们都能顺畅地向大规划、强势板块借力。
江桥:
13号线(金运路站、金沙江西路站)和14号线(封浜站、临洮路站),30分钟直达静安寺、南京西路等市中心成了江桥极大的优势。
13号线西延段规划连接徐泾东站,未来可换乘2号线、17号线,会增强对虹桥商务区的覆盖。

在建的嘉闵线串联虹桥枢纽与嘉定新城,在江桥设金园五路站、金运路站,与13号线、14号线换乘,江桥会形成郊区少见的“三轨交汇”格局。
再加上大虹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的持续导入,江桥作为上海西北门户的枢纽价值也许才刚刚开始释放。
浦江:
8号线让浦江向北畅达前滩,位处滨江还能对望徐汇,捎带承接来自闵行大零号湾的辐射。
银都路隧道已经通车,浦江与华泾、梅陇实现跨江直连,打通徐汇、闵行、浦东三区产业资源通道,形成“15分钟跨江经济圈”。

未来还可能接入奉贤线。
4字开头的新房均价对比浦东郊区很具优势,能抢夺预算不足的客群。
曹路:
曹路的轨交优势或许没那么明显,但架不住离金桥、张江都很近。金海汀雲台位于金桥与曹路的交界处,成为去年浦东600万级刚需客蜂拥的积分红盘。
曹路自身也在转型,形成科教园区的研学转化。

总结来看,三大板块的降级也是因为它们曾经的尴尬定位,但随之市场观念的转变、轨交的加速兑现,它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充裕。
即便背负”睡城“的名号,也能成为不少购房者心目中瑕不掩瑜的存在。
02

同在市中心,有的崛起有的下沉

市中心末流,转机何在?
为什么稍不留神, 曹家渡、新华路、四川北路、曲阳、洋泾就被迫降级?
它们身处内环绝佳的地段,却常年以“小透明”身份示人,
作为市中心的末流板块,都藏着相似的暗殇。

短板一:尴尬的位置,阻碍了发展
曹家渡与新华路接壤,分属静安与长宁,四川北路挨着杨浦鞍山,曲阳邻着凉城和五角场。
虽然身处核心,却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地带。不乏历史沉淀,却有强邻在侧夺走了太多光芒。
市中心不比郊区,以产业论输赢。
提起郊区,我们常常说产业外溢连带着人口外溢,但市中心支柱性的第三产业浓缩在最精华的地段,基本不具备转移的可能性。

曹家渡板块配套及新房分布
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资源不及顶尖板块,却同样没有多余的土地。
长久以来,它们只能作为低预算者买进市中心的居住圣地、“备胎”之选。
买入这里,只是以此为跳板,去接触更高端的资源而已。
特别是,这些老牌板块确实有数不尽的二手房供他们选择。
短板二:成熟的自己,封住了上限
曲阳是上海最早的大型工人新村之一,以80年代老公房为主。
曹家渡与新华路除了带点学区溢价的老公房,商品房房龄基本15年起步,吸引力逐年递减。
洋泾与陆家嘴金融城咫尺远近,却摆脱不了老破小扎堆的阴影。
前段时间陆家嘴东扩的消息甚嚣至上,如今却又被搁置,拆迁无望。
四川北路靠着瑞虹新城撑起了半边天,但大部分地方仍带着商业没落后的冷清。

金茂&庆隆四川北路项目周边实拍
吸引力不足的产品与地段,因发展过早而无法腾挪的土地、旧改动迁中的末位排序,把这些板块压得动弹不得。
成片更新难有,偶尔“挤”出来的小幅地块难有声势。
好在近来曹家渡、四川北路消息频传。
老静安久违的新房就来自曹家渡康定壹拾玖,即将入市。
金茂&庆隆四川北路项目在上批次土拍中饱受关注。
四川北路“丰字型”区域更新项目也在近日启动实施,是虹口区第一批示范城市建设项目。项目范围为以四川北路为纵轴,虬江路、衡水路、武进路为横轴形成的区域,总面积约37公顷。
但这些板块的转机仍然需要等待。

更新之后,找准定位才能真正崛起
大拆大建的成片开发,往往首先落在那些要成为城市名片的地方。
例如:三林滨江、老城厢和东外滩。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位于黄浦江沿线,并在多年拆迁旧改后迎来重生时刻。
三林滨江作为一房一万板块天梯图中新开辟的板块,第一年出道,就位列全市19名。
老城厢、东外滩名次上升不多,但对于普遍面临 “空间饱和、成本高企、利益纠葛” 等增量困境的中心城区来说——上升一名的含金量就不容小觑。
它们崛起是无数量变积累出的,差异化拉满的质变。
东外滩,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高地
东外滩,充分运用了杨浦所长。
杨浦复旦、同济等高校资源,以及多年来校企融合积累的产业能量,让东外滩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与新质生产力绑定,用产城融合实现越级。
根据Wind和权威财经机构公布的信息,新质生产力可重点分为8大领域:
1、人工智能 2、数字经济 3、新能源 4、低空经济 5、商业航天 6、生物制造 7、量子技术 8、生命科学。
除了我们熟知的美团、B站、字节等入驻之外,东外滩还深度布局了以下领域。

老西门,上海精神的超级城市IP
老西门所在的老城厢,以丰厚的历史取胜。
作为上海唯一完整保存江南传统城市肌理的区域,老城厢被定位为“全球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的标杆”。
在位置上,老西门位于外滩-陆家嘴-北外滩“黄金三角”腹地,物理距离与外滩仅“一街之隔”,成为缝合上海过去与未来的“城市心脏”。

正因如此,老城厢如今的新房供应,多包含风貌别墅,新入市的嘉里金陵华庭则是融合了金陵东路的“骑楼”风情。
历史不能重演,因此承载历史的土地不可复制。
三林滨江,滨江唯一的海派低密住区
真的可以有一个板块,只靠铺陈绿地、建造住宅取胜。
伴随着近两年前滩百合园、前滩润璟,以及前滩公馆的热卖,三林滨江用一种横空出世、前所未见的姿态闯入了人们的视线范围。
整个板块的绿地率高达约65%,直接超越新江湾城、世博文化公园等成为市中心最大的绿肺。
它的住宅部分被建设成为“具有海派风貌的特色片区”,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前滩CLD”。
按照楼盘计算容积率的方法来算,三林滨江的容积率仅约1.1。
在浦东的黄浦江边,一个滨江段、大浦东都未曾有过的板块新物种正冉冉升起。
03

写在最后
五大新城的“人口困局”、动迁板块的“轨交逆袭”、市中心板块的“更新挣扎”......
无论排名高低,每个板块都各有各的进步与瓶颈。
基准地价的引入,正好与那些正在用实打实的轨交、价差和产业预期收获务实红利的板块一一对应。
于是2025板块天梯图与市场一起,回归到了土地的真实含金量——地段。
当潮水褪去,泡沫渐隐,不进则退的板块竞赛里,唯有最客观、最真实的价值才能穿越周期。

本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