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地段,凭实力说话的外环外板块

上海老林的房论 2025-03-12 12:10:36

过去一年,上海楼市就像经历了一场大考。

当市中心顶豪还在上演"日光奇迹",外环外战场早已杀成红海——徐泾标杆次新盘从10万+跌到6字头,五大新城二手房东挥泪甩卖,投资客的眼泪比苏州河还长。

或许当下,部分购房者还在迷惑,曾经外环外的热门板块还能不能买?究竟哪些板块更值得上车?

从一房一万最新版的板块天梯图里,我们感受到,总有人能在废墟中淘金。

即便市场下行,即便地段不占优势,有一些板块依然述说着自己的实力。

PS: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你关注的板块,我们会回复对应板块最新的排名以及变动情况~

01

外环外板块,不同的发展走向

首先,我们来重点看看,几个外环外代表性板块。

1、外环“三剑客”:唐镇、徐泾、华漕,谁更有未来?

唐镇、徐泾与华漕,这三个板块话题度都不低,时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近两年,它们的二手房成交均价在6-7万/㎡左右徘徊,纠缠的难舍难分。

但要论谁更有未来,相比发展更为成熟的徐泾、唐镇,我更看好华漕前湾。

顶级配套加上前沿产业,前湾如同一张已画好底稿的图纸,作为经济强区闵行的重点发展区域,它的未来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

大虹桥的故事,从来都是产业的游戏。

身为大虹桥曾经的顶流,徐泾凭借虹桥商务区红利,2021年蟠龙天地二手房价一度突破10万/㎡。

但天量新房供应、过度依赖投资客的弊端在2023年暴露无遗——房企总部撤离导致产业空心化,二手房抛压剧增,标杆项目从巅峰时期的10万+/㎡回落至8万/㎡,部分次新房甚至腰斩至6.5万/㎡,市场信心一度受挫。

相较前期千人摇楼盘,23年至今新房去化显得艰难,但徐泾作为单价6万级的新房板块,其价值并未被完全否定,依然具备市场认可度。

以华润置地虹桥润璟为例,尽管开盘初期去化率表现平平,但如今已近清盘。

徐泾的阵痛期,似乎正在逐渐沉淀。市场的调整与洗牌,或许正是其价值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

反观唐镇,依托地铁2号线、张江产业外溢和自身国际社区的打造,二手房虽有所回落,但整体市场相对健康。

2023年至今,新房市场持续高热,成为外环少数仍能触发积分制的板块之一。

去年保利拿下唐镇核心地块,溢价率26.5%,已定名保利天奕预计未来售价8万+/㎡,板块价值还将再度跃升。

地块航拍图

而华漕前湾,将是大虹桥未来的新中心。

虽开发要比徐泾晚,但其发展节奏稳扎稳打,没有一昧地先卖地,既有生物医药、艺术文化、电竞等新兴产业、又有印象城(在建)、合生汇(在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在建)等顶级配套先铺垫,叠加华师大教育资源导入,潜力十足。

现在的华漕就像2015年的前滩,所有人都在等那个引爆点。

2、外环“潜力股:重点关注赵巷、浦锦

作为大虹桥创新协同区,赵巷与徐泾的区位绑定使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手房下行趋势与徐泾基本同步,但波动相对平稳。板块内别墅与轨交刚需盘呈现“两极分化”:金臣颐墅等独栋别墅单价坚守8万+/㎡,而新华联奥莱悦府等小高层住宅单价维持在5万+/㎡。

新房方面,国贸虹桥璟上、华发虹桥四季等轨交盘主打500万级三房,精准承接大虹桥外溢刚需。其中华发虹桥四季在售约90-130m²3-4房,总价约450万起。

与徐泾相比,赵巷均价更低,同总价可收获更大居住面积。

近年来,赵巷也从大虹桥辐射区向产城融合蜕变,价值正在重构。

自身产业集群升级,已形成市西软件园、漕河泾赵巷科技绿洲、网易文创科技园三大核心载体,规划总建筑面积超600万㎡,远超张江核心区研发办公体量。

且目前已引进了网易、云砺、北斗、公牛、华为储能等软件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西有华为,东有大虹桥,自身也很争气,接下来板块也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相比开发已近成熟的徐泾,赵巷还有大量待开发宅地,2024年、2025年青浦推介会就拿出了不少优质地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关注起来。

在上海楼市鄙视链里,浦锦从来都是个异类。

这个闵行飞地没有宇宙中心规划,没有太多炒作概念,却能让华侨城别墅业主和8号线刚需客和平共处。

板块主打低密国际住区,容积率严格控制在1.2以下,聚集华侨城、桃花源等套均总价3000万以上的别墅群,业主圈层非富即贵。

浦锦城市界面实拍图

去年大华以10%溢价率拿下浦锦地块,即单价6万+/㎡的大华星樾项目,凭借7-8层无连廊洋房+5层叠墅的低密产品矩阵,以及8号线沿线的性价比,三次开盘皆清盘,且次次触发积分。

此后象屿也拿下了8号线沈杜公路站旁的宅地,即象屿天宸雅颂,三个地块分别规划高层及叠墅产品,延续板块低密基因。

再叠加8号线沈杜公路站TOD规划、与紧邻浦江郊野公园的生态优势,也备受关注。

总的来说,不同板块都坐拥不同的个性与命运。

不同的发展走向,也折射的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和未来。

02

外环热门板块,还看第二象限

接下来,我们根据一房一万板块天梯图的最新排名,来感知一下它们真正的“地位”。

毫无疑问,从板块价值分区图来看,唐镇、徐泾等板块处于第二象限。

相比五大新城等处在第四象限价值回归的板块,它们仍然是:

外环外更受欢迎的板块!

想要高清版大图的朋友,可以后台私信小助手~

简单来说,它们或多或少,具备产业、轨交、低密生态等非地段优势,且板块自身还在持续兑现利好。

1、如大虹桥辐射下的徐泾、华漕、赵巷,在单价5-6万级板块中,本身就很能打;

2、如张江产业外溢的唐镇、周康,紫竹+大零号湾辐射的吴泾、颛桥,既有产业加持,板块自身也较为宜居;

3、再如南翔(配套优)、浦锦(低密宜居)、马桥(低密宜居)等,也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竞争力。

从2025年最新排名来看,它们的总分位于60-67分之间。

排名第一的唐镇,较2024年排名上升1位,位列全市第59位;

其次是,梅陇春申、徐泾、华漕,分别为65.65分、64.76分、63.68分。

彼此间分数差异并不大,但相较同样采取基准地价评估的2024年板块天梯图,不同板块之间的排名差值、名次变化也挺有意思的。

如唐镇与徐泾的"身位差",从去年4个名次扩大到6个;

华漕排名猛蹿4位,与徐泾的差距从7个名次缩至2个,可见华漕的板块地位开始逼近徐泾。

毕竟从基准地价来看,华漕的地段本身就要优于徐泾。只是开发节奏上,徐泾先占了大虹桥的东风。

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唐镇之后的梅陇春申。

从基准地价来看,梅陇春申要优于第二象限的所有板块,一只脚几乎已经要跨进第一象限了。

但主要还是受制于房龄,板块中近期商品房占比仅且13%,早中期商品房占比高达70%以上,城市界面相对其他外环板块要更衰老。虽然有学区加持,但城市界面、轨交距离等还是略微拖累了梅陇。

客观来说,板块排名变动,不仅受自身市场变化影响,也受其他板块的升降影响;但综合来看,整体板块排名变化,还是与体感相符。

看似细微的浮动,实则折射出,过去一年来各板块真实价值的重新校准。

03

写在最后

当下的上海楼市就像黄浦江上的渡轮,有人看到的是两岸霓虹,有人盯着水下暗礁。

当外环板块集体挤泡沫时,真正懂行的人正在三个方向悄悄下注:跟着硬核产业走,盯着产城融合买,守着低密产品蹲。

十年后再回头看,2025年或许也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如果要在外环外,押注一个潜力板块,你又会选择谁?评论区等你神仙打架。

本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