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以北300公里的科拉半岛上,有一座终年不冻的港口,摩尔曼斯克。这座城市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摩尔曼斯克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
令人称奇的是,尽管城市冬季气温可降至-30℃,港口水域却从不结冰,成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最可靠的海上门户。
俄罗斯的冰冻海岸
俄罗斯拥有超过3.7万公里的海岸线,但优质不冻港却屈指可数。西部的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如圣彼得堡,每年冬季需要破冰船辅助通航。
远东的海参崴虽然相对温暖,但仍会有薄冰形成;而北极地区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等港口,封冻期更是长达半年以上。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俄罗斯的海上活动能力。
海参崴一年也有三个月的冰冻期,需要破冰船帮助,而摩尔曼斯克虽然纬度更高却终年不冻
造成港口封冻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纬度地理位置,俄罗斯主要港口多位于北纬40°以北;二是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严寒持续时间长;三是缺乏强暖流经过,除摩尔曼斯克外,俄罗斯北部海岸均受寒冷的北极寒流影响。"有海无港"的困境,历史上多次制约俄罗斯的发展。
俄国主要港口
摩尔曼斯克纬度那么高为何不冻?
摩尔曼斯克港位于科拉湾深处,这个喇叭形海湾长约57公里,宽1-7公里,最大水深超过300米,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港口所在位置已深入北极圈300公里,按常理应是永久冰封之地,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这里的秘密在于北大西洋暖流的末梢——挪威暖流的加热作用。
摩尔曼斯克军港
挪威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将温暖海水源源不断输往北极地区。当这股暖流沿挪威海岸北上时,主流转向西影响斯瓦尔巴群岛,但有一支分支继续向东,正好冲刷科拉半岛西岸。
测量数据显示,这股暖流使科拉湾水温常年保持在3℃以上,即便在最冷的2月,表层水温也不低于2℃,完全避免了海水结冰。
北大西洋暖流能够影响到摩尔曼斯克,使得海水水温维持较高温度
暖流的影响不仅限于水域。受海洋调节,摩尔曼斯克冬季平均气温-10℃左右,比同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高出20℃以上。1月平均低温-13℃,高温-6℃,这种"温和"的北极气候使港口可以全年无休运作。相比之下,位于同一纬度的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港口,每年要封冻8-10个月。
寒冬时分港口船只仍可自由出行
建港历史并不久,是战争催生的北极门户
摩尔曼斯克的城市历史始于1915年一战期间。当时德国封锁了波罗的海,俄罗斯急需新的出海口接收盟国物资。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在科拉湾兴建港口,以英国盟友"摩尔曼"命名。1916年正式设市时,这里还只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渔村。
港口现状
苏联时期,摩尔曼斯克的战略价值被充分认识。1933年成为北方舰队主要基地,1937年开通北海航线管理局。二战期间,这里成为盟军援助苏联物资的主要入口。
约400万吨军火通过"北极护航线"运抵摩尔曼斯克,占租借法案总量的1/4。城市遭受德军轰炸1200余次,但港口始终未被攻陷。
二战美国援苏中摩尔曼斯克是重要的到达站
冷战时期,摩尔曼斯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60年代建成大型渔港,捕捞量占全苏15%,1970年代成为核潜艇建造基地,苏联解体后虽经历衰退,但仍是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核心支点,2010年后随着北极战略推进重新焕发活力。
军事要塞,俄北方舰队的大本营
摩尔曼斯克对俄罗斯的首要价值在于军事。这里是北方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舰队70%的舰艇驻扎在附近的北莫尔斯克和波利亚尔内基地。科拉湾内分布着7个海军造船厂,其中第82修船厂是唯一能维护"台风"级核潜艇的设施。海湾深处的格列米哈基地更是俄核潜艇的重要母港。
从这里出发的核潜艇可快速进入挪威海,对北约形成威慑;北海航线东段的巡逻任务也多由此启程。2014年后,俄罗斯在科拉半岛密集部署了"堡垒"反舰导弹、"铠甲"防空系统等装备,将整个海湾变成坚固的海上堡垒。
该港是俄北极资源的出海口
作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唯一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承担着繁重的货运任务。港口年吞吐量约1500万吨,主要出口镍、铜、磷灰石等科拉半岛矿产。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的产品在此装船,占全球镍市场供应量的15%。冬季时,西伯利亚的木材、石油也多由此转运。
俄国铁路很早就连接到摩尔曼斯克
渔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巴伦支海渔场是世界最富饶的渔场之一,摩尔曼斯克渔港年处理渔获量50万吨以上,供应全国1/3的鳕鱼产品。苏联时期著名的"渔业集体农庄"制度就发源于此,目前仍有200余艘渔船以此为母港。
新兴的北极航运业发展迅速。随着气候变暖北海航线通航期延长,摩尔曼斯克成为关键枢纽。2017年建成的新码头专门服务液化天然气运输,亚马尔项目的LNG船定期在此补给。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创30年新高,显示出北极开发的强劲动力。
极夜中的不眠港
摩尔曼斯克的城市布局完全服务于港口功能。城区沿科拉湾西岸延伸25公里,分为北部的军事区、中部的商业港和南部的渔港三部分。最繁华的列宁大街正对港口大门,苏联时期的斯大林式建筑与现代化玻璃幕墙办公楼并存,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变迁。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的极夜期间,城市依靠灯光维持运转,港口作业照常进行;而5-7月的极昼时节,则24小时不间断工作。当地居民习惯在"白夜"期间举行露天烧烤,港区工人则实行轮班制以适应特殊的光照条件。
极夜期间该城依靠灯光运行
随着北极冰层融化,摩尔曼斯克的战略价值与日俱增。俄罗斯正大力投资港口现代化改造,计划到2030年将吞吐能力提升至3000万吨。新建的核动力破冰船舰队以此为基地,确保对北海航线的控制权。美国智库报告指出,摩尔曼斯克已成为俄罗斯"北极军事化"的核心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