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拉丁美洲史和人类学教授马修·雷斯托尔所写的《印第安帝国的覆灭》——暂且先略过书名——应该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这本应该缘于作者的专业背景。但是,历史虽然讲得还算清楚,位置却没有坐对——或者说,作者现在的这种态度就是他的态度;但从书名到字里行间的观点,却无疑暴露了他的真实态度:对于当年殖民主义行为发自骨子里的认可,对受凌辱受欺压的印第安帝国、印第安人的蔑视甚至是不屑一顾。
如果换成是一个墨西哥或者印第安人自己,梳理同样的资料、素材,来重新撰写这本书,肯定不是这样写的。他一定会首先改变书名——那个“覆灭”真的很刺眼、扎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对“覆灭”这个词的释义是“全部被消息”。可见,“覆灭”这个词已经非常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潜意识里的立场。确实,印第安帝国是在当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它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断然不会是十全十美,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这也是事实和史实。但在殖民主义的傲慢面前,无论什么样的反击都是必须的。
如果这本书是由一个墨西哥或者印第安人来写,他还会怎么接着写下去呢?基本的事实确实如书里所言,好像表面上看来,确实是几百个西班牙人——其实还要更多——就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庞大的印第安帝国;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蒙特祖玛二世引狼入室,是印第安人以为,那些高鼻深目、毛发旺盛、皮肤白皙的西班牙殖民者,就是科尔特斯带领的那些人,就是当年指点阿兹特克人修建了墨西哥城的羽蛇神重新归来了。面对这样的事实,后人当然只能是深深地叹息一声。历史既然已经无法改变,但历史却应该仔细梳理、正确记载,以便为后人所借鉴——即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意思。
当年的殖民主义者无疑是为了占有和掠夺,为此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他们甚至会自以为是地觉得,印第安帝国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这个“像珠宝一样镶嵌在蔚蓝色湖面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都市”,如果归自己所有,是一种理所当然——财富会被运回欧洲,而当地人只需要安心于被奴役、做殖民者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就行。谎言一再重复,也不会不成其为谎言;说谎者却已经确信,这才是历史的真面目。
在殖民主义者的印象以及描述中,印第安帝国是落后且野蛮的,是极端野蛮和残暴的化身;而特诺奇蒂特兰居住的都是些“食人族”,根本不值得同情,只能被征服。殖民者如此费尽心思来改变历史,直至于今天依然抱着同样的想法。他们的阴谋会得逞吗?过往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终究会有一个更加接近于真相的记载——如今的墨西哥人或者印第安人,包括那些印第安帝国的后裔们在内,确实已经到了有必要好好地写一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