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在华野有多难?鲁南战役“被迫”发烧,让位给别人指挥作战

东效聊历史 2023-09-14 04:14:01

任何人风光的背后,都有旁人看不见的心酸。

粟裕大将同样如此。今天要说的这件事,是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莫名其妙的发烧,导致脱离指挥岗位的事。

此事发生在1946年底、1947年初的鲁南战役期间,就在华野刚刚成军、毛主席亲自明确华东野战军作战指挥由粟裕负责之际。

一、陈士榘将军的特殊回忆

生病发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情况,笔者本来并没有太在意。但对比两本传记之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当今记录粟裕大将生平事迹的官方史料,以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年出版《粟裕传》、军科2003年出版《粟裕文选》、2007年解放军出版社再版《粟裕回忆录》、2006年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编纂的《粟裕年谱》等为准。

这些传记史料中提到鲁南战役时,都没有提粟裕发烧脱离指挥位置一事,均一致表述为粟裕全程指挥了鲁南战役。

笔者意外在陈士榘上将解放战争回忆录《天翻地覆三年间》一书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1947年1月)17日深夜,我(陈士榘,下同,笔者注)已休息了,陈毅司令员把我叫了起来,说有急事。我问什么事,陈毅司令员说:“粟裕病了。”他叫我率第八师配合一师解决枣庄敌人,把粟裕替下来。

……

天亮之后,我赶到枣庄,看望了粟裕。他躺在床上,发高烧,病得很重,我命令全部组织人员护送粟裕回指挥部治病休息。

据陈上将这样讲,粟裕确实脱离了指挥,由陈士榘负责指挥攻打枣庄的战斗。

两位老元勋的说法不一样,怎么判断真假呢?网上有很多推测,有援引粟裕所谓的军事秘书的,有援引其他传记的,总体上以粟裕并没有发烧并脱离指挥位置的说法居多。

也有一些人凭空根据陈士榘上将脾气暴烈,与粟裕关系不是很融洽为由,主观推断陈士榘故意削弱粟裕的影响力,突出自己在战役指挥中的作用。

林林总总,难断真假。粟裕究竟有没有发烧,枣庄战役究竟是谁指挥的?细节难有定论,但大的方向应该没有问题,陈士榘将军在此战发挥了重要的指挥作用。

别的不说,就以进攻枣庄战斗为例,陈士榘回忆录记载了大量战斗进程的细节,比如山东八师的构成,王建安不听招呼调走部分兵力,华中一师陶勇进攻枣庄不利,八师组织爆破攻城等等,细节之详实充分,过程之真实可信,都远远超过了粟裕诸传的记载。

即使是细节最多的粟裕传,也没有涉及这么多战斗细节。陈士榘回忆录瞎编乱造估计不大可能,一来战斗进程不会瞎编,华野有军史支撑;二来很多当事人都健在,如果妄称粟裕生病不能指挥,岂不引起当事人指责?解放军出版社既然把陈上将的回忆正式纳入书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经过一定核实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呢?

因为这场仗,本就不是按粟裕的原始策略打的。如果按粟裕最初设想,根本就不会存在鲁南战役。

二、越级发报

1946年底,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山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就作战方向发生过争议。

粟裕坚持在华中作战,力保江苏不失。但因兵力实在太少,哪怕是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仍无法改变敌强我弱局面,部队不得已北移。但粟裕仍不愿放弃苏北根据地,当薛岳指挥各路大军向涟水、沭阳等地进攻时,粟裕提出,请山东部队南下与华中协同作战,守住苏北最后的根据地。

宿北战役胜利之后,陈士榘鉴于鲁南被敌攻击甚急,而且鲁南留守兵力不多,强烈建议陈毅、粟裕集中兵力去鲁南作战,解救山东根据地燃眉之急。

但华中野战军方面仍然不是很乐意,仍要坚持南下打涟水、沭阳,企图吃掉一直尾追华中野战军的整编七十四师等部队。

局势越来越危急,我军内部争论也越来越大。

陈士榘等人认为山东鲁南根据地是根本重地,如果苏北打不胜,鲁南又被国军掏了老窝,两面受敌,将死无葬身之地。

粟裕、张鼎丞、谭震林等人则认为,打苏北就是为了保住华中,保住华中则鲁南之围不战而解,不能过早放弃华中根据地。

坐镇临沂的山东军区副司令张云逸等人也认为,不保鲁南太危险,建议两军集中打鲁南。

两边都等着最高军事负责人陈毅拿主意,陈毅老总格局宏大,气魄非同凡人,但不得不说,他在军事上确实未臻超一流之境。华中、山东各执一词,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到底先打哪里呢?

正在陈毅犹豫未决之时,发生了陈士榘越级请示中央一事。

陈士榘联合山野政治部主任唐亮,联名向中央军委发电,强烈建议不要打苏北,而要转兵到鲁南,哪怕苏北各城全丢了,只要保住鲁南,大局就不会顿坏。

陈士榘为啥不先给陈毅说一声再报呢?大概怕来不及,也怕自己在陈毅这里的份量不如粟裕重,所以干脆一步到位给中央请示了。

陈上将也有资格,老井冈山,毛主席爱将,本身他到山东当参谋长就是拯危救时,帮助陈毅挽回局面的。所以,一个字,敢。

发完中央后,陈士榘赶紧给陈毅打电话报告,这套先斩后奏把陈毅气的够呛,电话里反呛陈士榘说你们有电台,你们向党中央告我的状……

陈士榘一顿解释,陈毅火气未消,但也没办法,已经报给中央了,静候中央最终拍板打哪里吧。

但是出人意料,一贯以来非常支持粟裕意见的中央军委,这次居然没有采纳粟裕的意见,而是同意了陈士榘的建议,放弃苏北,打鲁南。

什么原因?就因为陈士榘是毛主席爱将,他和毛主席关系近,他是中央军委派来的“钦差大臣”?

都不是。

因为敌情发生了变化。

三、鲁苏差别

粟裕积极在苏北部署兵力,准备围歼积极北进的整编七十四师,涟水保卫战一战把张灵甫打得肉疼,据后来孟良崮战役俘虏的七十四师士兵称,二打涟水,整七十四师有经验的抗战老兵、连以下战斗骨干,损失了三分之二。

部队打仗靠什么?首看指挥官的指挥艺术,次看基层战斗骨干的素质。

指挥艺术决定了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天花板,基层战斗骨干的素质则是保险杠。只善指挥而战斗力基础不行,有好机会可能把握不住。指挥不行而骨干顽强,不容易出现溃乱、大败等情况。

张灵甫是打仗的行家,他可以面上给蒋介石吹嘘报功,自诩天下无敌,南京那帮脑满肠肥的官员政客们可以吹嘘有十个整编七十四师可平定天下,但部队伤根动骨,他自己是清楚的,部队不能一味浪战,不能过于冒进。

所以当他发现华中共军在沭阳一带集结时,本能地采取了谨慎持重的策略,待友军部队都上来之后,再行北进寻求决战。

如果这时再按粟裕之前的策略坚持苏北决战,如果进不能克,退又被国军掏了鲁南根据地,前门拒虎,后门驱狼,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中央军委就是鉴于这样的敌情变化,同意陈氏之议,否决粟裕的策略。

没有必要据此判断谁高明、谁短视,实事求是,根据敌情变化改变策略才是万世不易的真正法门。多年之后,粟裕大将回忆这段往事,也没有埋怨任何人与他意见歧异。对于他这样的军事家而言,调整策略适应敌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不过,粟裕的谦退,并没有换来应有尊重,在鲁南战役第二阶段,他又遭遇了一些难堪。

我们这段的标题是鲁苏差别,核心主题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差别。

粟裕的难堪,大多来自于此。

山东部队善攻坚,耐死战,悍勇,质朴。但也有缺点。

不善于大兵团机动作战,笔者举过无数次的例子,叶飞一纵从华中到山东作战后,与山东部队理念不合,数次提出对攻城打援战法要改一改,但无人理睬,打临淄打青州,都遭到攻城不能克、打援未奏效的尴尬。

华中部队呢?非常机动,灵活,战场嗅觉比较灵敏,对粟裕集中兵力打大兵团战役的思想理解的比较透彻,不愿打死仗(当然并不绝对,该拼死的时候人家也不怵)。生活水平上由于华中比较富裕,可能不如山东部队质朴,华中部队北上时,就曾受到过嘲笑,说他们穿着绸子衣服盖着绸子背面留着小分头,仿佛富家公子哥。

四、粟裕让贤

鲁南战役分为打峄城和打枣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的比较顺利。陈士榘将军称他主指挥的是第一阶段作战,是不是呢?也是也不是,比较模糊。陈毅司令员挂帅全局,他是当然的战役主帅,但实际攻城指挥,陈士榘居多。

第一阶段没问题,问题发生在第二阶段,打枣庄。这是粟裕率前进指挥部亲自指挥的,攻城主力是华中一师陶勇所部,华野成军后,陶勇一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

陶勇部队攻坚没有经验,不太会运用爆破战术,导致屡攻不利。

陈毅担心战局僵持,便让陈士榘带山东八师(后来的华野三纵)去支援作战,并代替生病发烧的粟裕指挥。

到底有没有发烧,我们就不争论了,没有更多资料支持。但笔者相信,就算没有真发烧,粟裕至少面子上让大家认为他是发烧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陈士榘一到枣庄,基本取代了粟裕指挥。

为啥这样呢?发生了一件事,令粟裕略感尴尬。

原来起初粟裕指挥进攻枣庄的部队,有山东九师全师部队,和四师一个团。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未充分征求粟裕意见,便调他们回鲁中了。粟裕拿他也没办法,因为那时并没有隶属关系,管不了鲁中军区。

此时调山东八师过来帮助华中一师打枣庄,能不能指挥得动八师呢?如果从组织原则上讲,从指挥关系上讲,没有问题。八师的同志们也不会不配合粟裕的指挥,但在战事非常紧张的时刻,有时原则、号令、大节,要让位于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

如果硬要统一指挥,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如果让位给陈士榘指挥,山东八师打主攻,华中一师打配合,会更快消除不和谐音符。

大概就是出于此,粟裕极有可能在和陈毅通气的情况下,以“发烧”这种巧妙的方式,把指挥权暂时让给了陈士榘。

后来战事果然发展如粟裕预料,山东八师过来在陈士榘指挥下,发挥其善于攻坚爆破的优势,很快打破枣庄城,全歼了整编五十一师,活捉了敌师长周毓英。

陈士榘过来指挥,也有一些小波折。华中一师师长陶勇,是新四军各部师长中最骁勇善战的,陈士榘一来就把一师撤了下来,陶勇非常有意见,闹情绪,继续打。陈士榘让一师政委王集成劝说抚慰陶勇,这才暂时压住陶勇的情绪。

陈士榘原打原就叫山东八师主攻,但实在不能完全忽视华中一师之前的努力,于是命令两个师同时进攻,一北一南,结果是八师带来新缴获的榴弹炮连建了大功,率先打破枣庄城,立了首功。

鲁南战后不久,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粟裕实任副司令员,作战指挥由他负责,陈士榘担任参谋长。或许是鲁南事件的影响,陈毅没有再把电台留给陈士榘,而是收归华野司令部所有。

粟裕在作战指挥中仍然要面对陈宋王许何等山东将领的冲击,包括有过一段新四军经历但从渊源上数仍是八路军老部队的韦,都对年轻的粟裕并不一百个佩服,这其中尤其是陈参座。不过陈毅粟裕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在不拂陈参座面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善于指挥强项,华野逐渐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

5 阅读:1057

东效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