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不健康,要看这4个数字!如果正常,恭喜你会很长寿

忆因聊健康 2024-08-20 14:20:55

21岁的刘女士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并呈现突发突止的特点,持续1~2分钟,可自行缓解。对此,刘女士并未进行系统治疗,心悸症状间断发作,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

直到就诊前1天,刘女士再次出现心悸症状,且程度比较剧烈,持续不缓解,于是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时,医生为其查体发现心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心脏形态、结构及各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心律失常,建议入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即刻准备微创手术心脏射频消融术。术中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所致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再次穿刺右股静脉一处,进行消融处理,放电消融见窦律与交界区节律交替出现,提示为有效靶点,继续放电巩固消融后,再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未再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退出电极。术后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住院3天后,刘女士无感心悸,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查体心率82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一般情况良好。

医生提醒,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介于器质性疾病和非器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心悸为早期表现,其中器质性疾病多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扩心病以及心衰一类疾病导致心律失常的出现。

因此,当患者出现心悸的情况后,应引起一定的重视,若是不及时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原有心脏基础疾病加重,并可直接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猝死。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的动力源,身体所有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如果不好,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生命,缩短我们的预期寿命。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常见原因,约占每年死亡人数的1/3。

心脏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一些量化指标与心血管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可以大致反映心脏健康的基本情况,侧面反映出心脏功能是否强大。

评估心脏健不健康,可以看这4个数字

01血压:120/80mmHg左右

血压是评估人体心脏功能和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长期高血压或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会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出现左心衰竭,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血压正常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理想的正常血压是120/80mmHg。

02心率:60~80次每分钟

心率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心率健康值为60~100次/分,而老年人偏慢、女性稍快、儿童较快,对于年龄<3岁的儿童,心率健康值多在100次/分以上。

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运动员,心率较普通人偏慢,一般在50次/分左右。

有研究认为,静息心率偏慢,人的寿命延长,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60次/分左右寿命最长,其寿命可达93岁(当然是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

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而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的寿命就会缩短。

03冠脉:狭窄程度小于50%

冠状动脉狭窄>50%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意味着斑块已经形成,而且有可能会进一步的进展,造成更严重的狭窄,其冠脉狭窄程度越重,患急性心梗的风险也就越高。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内膜有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阻塞冠状动脉,引起阻塞血管远端心肌细胞缺血,心绞痛发作,阻塞严重可使血管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冠心病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减缓或逆转冠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非常重要。

04心脏射血分数:大于50%

心脏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健康的指标之一,主要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总量的百分比,一般可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检查作出判断。

心脏射血分数能直接反映心力衰竭的类型和程度,分数较高时一般说明心脏功能较强,其正常范围值为50%~70%。

当射血分数小于50%的时候,提示心脏有一定的心力衰竭倾向或心功能不全。

如扩张型心肌病、房颤、肥厚型、心肌病等,在终末期阶段都可以出现心脏结构的变化,出现心力衰竭,进而影响射血分数,使射血分数减低。

一旦发生射血分数的减低,不可逆转,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症状,需要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病。

6个坏习惯很伤心脏,现在改还来得及

1.抽烟酗酒

烟酒是心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酗酒可增加酒精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风险。

2.负面情绪

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压、焦虑、萎靡不振、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中,可导致体内释放出儿茶酚胺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增加心脏负担。

研究发现,女性相对比较情绪化,负面情绪会使女性心脏病发病风险提高2倍。

因此,有不良情绪时,记得跟朋友、家人聊一聊,或将转移注意力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有效疏导坏心情;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女性,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不良饮食

暴饮暴食、过饥过饱、进餐不规律等行为会对心脏产生不好的影响,可能兴奋交感神经,刺激机体分泌过多肾上腺素等物质,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加重心脏负担。

另外,如果偏食、挑食,过于偏嗜高脂、高糖、高盐、高热量食物等,将影响血压、血糖、血脂等水平,进而增加血管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风险。

4.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可能导致机体能量消耗与摄入失衡,过多脂肪堆积在体内,增加代谢负担,心脏代偿性增加收缩力,长期如此可影响心肌收缩力、心脏泵血等。

6.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行为不利于心脏健康,因为劳累、运动时肢体肌肉高强度运动,促进机体内血液循环的速度,心脏也会出现代偿性的心率加快、泵血增多等,长期如此会影响心脏搏动、射血功能等。

7.长期熬夜

如果经常熬夜、长期睡眠时间过短、睡眠不足等,可能会造成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影响心脏搏动的规律,并且不利于心脏足够、有效地休息,进而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导致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出现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等症状。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6 阅读:1231

忆因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