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百度发出内部信,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进入架构调整阶段。
内部信内容指出,李震宇将不再担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负责人,转任 CEO 助理以及集团科技伦理委员会主席;原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晋升为集团副总裁,接任 IDG 负责人。
加入百度前,王云鹏曾在索尼爱立信就职,负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2015 年,在加入百度三年后,王云鹏兼管分析和规划部,开始负责自动驾驶业务规划;2018 年,出任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监,2021 年晋升百度副总裁,全面负责自动驾驶业务。
同年 8 月,百度正式发布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而王云鹏是萝卜快跑推进的主要人物,在将无人驾驶车队带到了武汉、北京以及广州等多城后,萝卜快跑成为了百度自动驾驶业务中最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
李彦宏展示百度 L5 Robocar 概念车
一位接近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内部人士告诉电车实验室,百度去年已经讲了足够多的量产 L2 技术故事,合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车企手中,架构调整后,百度今年决意主力推进 L4 无人驾驶。
萝卜快跑负责人掌舵 IDG,百度智能驾驶部门将全力押注无人驾驶 Robotaxi 赛道。
错失、蛰伏、曙光
百度,是国内最早一批入局智能驾驶的企业。
2015 年年底,在许多新势力品牌将将创立的年代,百度就牵头创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并将业务的重点聚焦在无人车技术。
三年商用,五年量产,十年改变出行方式。
百度自动驾驶时任负责人王劲,曾向业界公开喊话。
王劲
不过,在当时以 L1/L2 为主流的量产车市场中,L4 无人驾驶就像是一场遥不可及的「资本梦」。王劲曾向外界透露,百度使用的 64 线程激光雷达的成本高达 50 万元,同时无人车上还有 3 个价值 10 万元的 16 线激光雷达,高昂的硬件成本成为了百度无人车量产的头号难关;人工智能风口初现,也涌现出了一批以小马智行、禾多科技为代表的 AI 创业公司,百度无人车部门不可避免地发生人才外溢流失。
L4 无人车严重水土不服,百度难以一口吃成大胖子,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群寻求独立分拆未果为节点,王劲的 L4 无人车时代黯然结束。
陆奇-曾接管百度自动驾驶业务
2017 年,百度重新调整自动驾驶业务,将自动驾驶(L4)以及智能驾驶(L3)进行整合,组建了现今的 IDG 智能驾驶事业群。同年,百度推出「Apollo 计划」,主张开放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为车企智能驾驶开源赋能。Apollo 的推出,是百度对自动驾驶的一次态度转变,从务虚转向务实,开始更「接地气」地寻求商业化合作。
世界上最遗憾的错过,可能是我来早了,而你却来晚了。放低技术信仰,将 Apollo 主动推向车企的百度,再度尝到了「过于超前」的切肤之痛。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8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 4.54%,作为参考,刚刚过去的 2023 年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 31.6%。
整体大环境使然,各家车企忙于上半场电动化的开疆拓土,具有智能化前沿意识的车企更是少之又少,Apollo 的智驾开源无异于是在用「大炮打蚊子」。
开源共享的商业化路子暂且难走,百度在 2019 年选择收缩量产智驾方案,将业务重心移到 Robotaxi 出行业务,而这一收缩,就错过了智能化的第一波浪潮。
Giga Shanghai-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2020 年,特斯拉历时两年落成上海超级工厂,足够实惠的国产特斯拉以「T 型车」的姿态涌入国内新能源市场。在这条活力十足的「大鲶鱼」搅动下,国内的纯电市场被彻底激活,以 FSD 为代表的智驾技术摆上了车企博弈的筹码桌。
新能源车企对智能化的需求,凌空筑起了一段小高潮。此时以华为、大疆、Momenta 为代表的智能方案供应商开始进场,主动接洽主机厂寻求合作。时至今日,HI 模式、智选车模式两条腿走路的华为、以性价比出彩的大疆拿下市面主要份额;一部分实力雄厚的车企亦开始探索智驾自研,智驾供应商的市场格局逐渐演变成熟,恰好错过浪潮的百度,在量产方案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商业化进程进入蛰伏期。
上述内部人士向电车实验室表示,目前公开与百度开展智驾合作的车型仅有岚图 Free 以及极越 01。
尽管不久前,岚图汽车与华为车 BU 达成了新的供应商合作,但百度与 Free 车型的合作不会受到影响,将与岚图其他车型并线运行;而从集度脱胎而来的极越 01,百度与吉利维持着近乎「50:50」的话语权,吉利方重点负责整车制造生产,百度则主导极越 01 的智能开发。除了以上两家的合作,百度仍然与 30 余家主机厂保持着不同程度的智能化合作。
极越 01
错失量产智驾方案的风口,百度内部押注 Robotaxi 的决心更加坚定。全力推进 Robotaxi 的决定并非是鲁莽为之,百度内部看到了萝卜快跑业务的增长以及 Robotaxi 的未来。
根据百度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萝卜快跑累计提供了约 19.6 万次订单服务,而过渡至 2023 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共计提供 82.1 万次乘车服务。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百度的自动驾驶出行订单增长了接近 318.8%。这位内部人士进一步告诉电车实验室,2022 年 Q1 季度至今,萝卜快跑的业务营收增长了 70%。
2022 年年中,李彦宏曾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第六代无人车,RT6。全车配备 38 个传感器硬件并搭载了 Apollo 全新一代无人驾驶技术,整车算力高达 1200Tops,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业界动辄百万的高昂成本,百度将 RT6 的量产成本压缩至了业界的 1/10,全新 RT6 的量产成本仅为 26 万元,预计将在今年年内投入无人驾驶车队中使用。
如果说十年前,王劲主导的 L4 无人车方案还像是海市蜃楼,那么十年后的今天,RT6 的出现让无人驾驶出行普及有了真正的「根」。
预计年内投入无人驾驶车队的 RT6
曙光不仅来自出行业务的精进,我们还隐约能够看到 L4 Robotaxi 窗口打开的迹象。
在几日前的特斯拉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确认了特斯拉全新一代平台新车的消息,这台盛传已久的「Model 2」将会在 2025 年的年中/年末正式投产。据爆料消息称,这台内部代号「Redwood」 的紧凑型纯电车,将会提供带方向盘以及不带方向盘两个版本,马斯克想在这款车上剥离所有的人为操作装置,承载起特斯拉 Robotaxi 的愿景。
特斯拉首席设计师 Franz von Holzhausen 与早期的 Robotaxi 原型车
上一次量产智驾浪潮由特斯拉引爆,Robotaxi 的风潮这次又会由谁引领,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事情是,在 Robotaxi 的窗口打开前,百度确信做好了准备。
逆版本的底气
代表未来的 L4 自动驾驶,曾经也是很多人的科技信仰。
Robotaxi 的故事曾一度让资本疯狂,据 36 氪商业报道称,2022 年曾有至少 8 家自动驾驶公司传出 IPO 的计划消息,但一年后自动驾驶行业就坠入了「冰河期」,1 月 17 日,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宣布自愿退市。
投资回报周期长、偏科严重、与量产观念背道而驰的自动驾驶企业,不再成为资本市场的宠爱,一年的时光就碰上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境况。有相当部分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开始向量产方案妥协,在智能驾驶这条路上,L2 方案主动向上突破,L4 技术主动下沉,两条技术互相奔赴,殊途同归。
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百度对 L4 自动驾驶的全力押注倒是有种「逆版本」的意思。
李震宇
百度逆版本的底气,不仅来自于萝卜快跑业务的亮眼增量以及丰厚的家底。百度的底气还来自对算力的储备。
过去的 2023 年,算力成为了衡量企业开发人工智能能力的显性指标,AI 之战看起来就是一场算力之战,而用 AI 训练的智能驾驶竞争亦不例外。
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期间,马斯克曾谈起了 FSD Beta 的进展。他认为,车辆如果想要实现 5 级自动驾驶能力,就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特斯拉将会为此提供更快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6 月下旬,特斯拉宣布完成了 Dojo 超级计算机的筹备工作,并将会在 7 月开始生产。
8 月,特斯拉 Dojo 超算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期,特斯拉一位 AI 项目负责人 Tim Zaman 在 X(原推特)上透露,特斯拉 AI 10k H100 超算集群已经全速运转,Dojo 将会与 1 万颗英伟达 H100 GPU 超级计算机同时运行,提升特斯拉的总体算力。
而就在前不久,特斯拉再次宣布将会耗资 5 亿美元(约 35.89 亿人民币),在纽约建造全新的 Dojo 计算机以支持用视频训练人工智能。除此以外,马斯克亲承将会加大对英伟达、AMD 芯片的采购。特斯拉计划到 2024 年 10 月,总算力达到 100 Exa-Flops(约 30 万张 A100 芯片等效算力)。
特斯拉 Dojo-日语罗马音释义「道场」
根据 Omdia Research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去年累计达到了 15k 张英伟达 H100 芯片的储备,作为对比,百度的算力储备来到了 30k H100 的等效数据。据电车实验室了解,百度同样将 H100 GPU 芯片应用到了智驾训练中来,一位内部人士告知我们,目前约有 5000 卡对等型号芯片投入到了实际训练。
数据来自:Omdia Research
可以预见的是,2024 年将会是新一轮算力大战,特斯拉、百度都将全力推进算力的储备。算力的储备,决定了百度在 Robotaxi 赛道中的未来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