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仁宗朱高炽的兄弟,仗着父亲的宠爱,显示觊觎大哥的位子,大哥死后又造侄儿宣宗朱瞻基的反,最后被处死。验证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朱高煦的死有几个原因:一是朱棣偏心私用,纵容朱高煦觊觎太子之位;二是朱高煦起兵造反,自作孽不可活;三是宣宗可不像他老爹仁宗那么仁慈,也没理由纵容朱高煦的叛逆。
一、成祖朱棣太偏心,种下兄弟不和的祸根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一母所生,分别为仁宗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长子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得不到朱棣的喜欢。朱高炽从小“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有学识、有见地。同时,朱高炽也不缺乏军事才能,朱棣起兵时朱高炽一个人守北平,《明史》记载“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与此同时,朱高煦、朱高燧也算得上文武双全,长期跟随朱棣征战,包括靖难起兵、抵御北方蒙古,尤其是朱高煦获得不少军功。因此,这两个儿子特别是朱高煦深得朱棣宠爱。史载“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仗着宠信,朱高煦一直试图夺取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史载“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永乐二年,朱高炽立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但仗着朱棣的宠信,一直不去云南就藩。经常僭越使用太子仪仗,自比唐太宗李世民(这个比喻让朱棣情何以堪?)。
后来改封山东,朱高煦仍不就藩,连朱棣也看不下去了,下诏斥责并囚禁朱高煦。反过来倒是朱高炽求情,才让朱高煦没有被废,真是让人感叹仁宗是真仁慈!
二、作死的最后关头,朱高煦怂了等到哥哥朱高炽一死,遗传了朱棣造反基因的朱高煦就起兵造反了。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很快就怂了,向皇帝投降。回到京城,宣宗把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囚禁起来。史载“废高煦父子为庶人,筑室西安门内锢之”。
至于最后如何死的,正史只有一句话,“帝制《东征记》以示群臣。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而相传,朱高煦是被扣上铜缸、点火烤死的。据说,宣宗皇帝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相继被杀。
《明史》载朱高煦“性凶悍”,其实就是个混人,加上有朱棣这个爹的叛逆遗传,就总想着别人的大位,成天搞事情。而且造反就造反吧,结果却又很怂,朝廷大军一到就投降了,落得个任人宰割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