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前几天,有发过一篇关于工资的文章。
20年,工资涨了十几倍。
而这近十年,其实军人军属的福利待遇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文|剑客安之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的爱人曾服役12年,如今也已退役12年。
谈及当下军人军属的待遇,她感慨万千:在她爱人服役时,可没有如今这些贴心的好政策,自己什么福利都没享受到。
我也颇有同感。
我结婚也有 12 年了,刚步入婚姻时,同样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福利政策。
身为一名军嫂,这十几年来,我亲身见证了部队福利待遇翻天覆地的变化。
分居费:标准与范围双升级记得刚结婚时,分居费每月仅有 300 元。
而且,并非所有已婚军人家庭都能领取,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才行。
直到2018年,这一政策迎来重大变革。分居费从300元大幅提升至1000元,发放标准翻了三倍有余。
更为关键的是,享受分居费的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所有已婚军官、军士以及军队文职人员,只要符合相应领取条件,都能按月领取这笔费用。
这对于长期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而言,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有效缓解了因分居带来的经济与情感压力。

自己刚随军时,每月的随军未就业补助仅有800元,扣除社会保险费用后,到手也就五六百元。
那时,若不是一直未能生育孩子,我真的没有随军的打算。毕竟,我原本有工作,收入还算不错。
即便驻地会额外发放300 的随军未就业补助,加上部队所发放的也不到1000元,与我之前的工资相比,差距悬殊。
终于,在2020年,随军未就业补助迎来大幅上涨。普通地区从800元提高到1400元。
恰好爱人换了单位,新驻地的随军未就业补助也从600元涨到了1000元。
两项相加,每月到手超过2000元。虽说与工作时的收入仍有差距,但经济上的改善显而易见。
住房公积金:突破限制,减轻压力结婚买房时,军人住房公积金政策尚未落地。
我虽有公积金,但由于房子买在爱人老家,涉及跨省操作,使用起来困难重重,无奈只能选择商业贷款。
后来,军人住房公积金政策正式实施,我也随军到了驻地。
为了生活便利,打算卖掉老家的房子,在驻地使用军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
然而,当时政策规定军人住房公积金仅限家庭首套房使用,这一限制让我们的计划落空。
2023年,新的军人住房公积金政策出台,不仅打破了首套房的限制,符合条件的军人还能申请将公积金随工资逐月发放。
同时,军队推出军人专属商业优惠贷款政策,贷款利率大幅降低,极大地减轻了军人家庭的购房经济压力,让军人家庭在住房问题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孩子出生时,保教费每月只有150元。
孩子三周岁入读军队幼儿园时,保教费不再发放到个人手中,而是直接从幼儿园保教费中抵扣,不足部分需自行补足。
孩子6周岁上小学后,保教费停发。与此同时,军人子女保教费政策迎来重大调整,从每月150元大幅提升至500元。
并且,现役军人、在职文职人员和军队职工的子女入读军队幼儿园,无需再缴纳保教费。
这一政策调整,让不少没赶上保教费上涨的军嫂打趣道:为了这每月500元,都得考虑再生一个娃。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刚随军时,单位住房资源紧张,在分配到公寓房之前,住房问题需自行解决。
一部分人选择在驻地买房,一部分和我一样,选择租房等待部队分房。
当时军人工资还未大幅提升,我又没有工作,全家的收入就只有他的工资,每月扣除房租和生活费后,几乎所剩无几。
好在没过几年,租房补助政策落地。对于符合住用条件但单位无房源保障的军人家庭,所在单位会发放租房补助费。
尽管租房补助无法完全覆盖租金,但自己只需承担一小部分,极大地减轻了租房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部队又进一步提升住房标准,通过多种举措,让军人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早些年,只有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和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子女才能办理保障卡。持有保障卡到部队医院就医,在军队医疗范围内,门诊可报销80%,住院可报销90%。
2019 年,军人子女免费医疗政策落地,持有保障卡的军人子女到部队医院就诊,在军队医疗范围内可享受与军人同等的全免待遇。
2022 年,持有军人保障卡的现役军人配偶、改革期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家属,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在军队医疗范围内享受免费医疗。
没有军人保障卡的军人配偶,持社会保障卡在有医保资质的军队医院就医,按照医保规定结算后,医保范围内的自付部分费用将予以免收,通过系统联网核验身份信息后自动核减。
此外,军人父母、配偶父母也享受优惠医疗政策。
他们持社会保障卡到具有医保资质的军队医疗机构就医,门急诊费用经医保结算后,扣除起付线以下和完全自费部分,可减免20%;住院费用经医保结算后,医保政策范围内个人支付的部分,可减免50%。
这些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军人家庭的医疗负担。
落地配偶荣誉金、父母赡养补助:暖心关怀,彰显尊崇对于军人家属而言,配偶荣誉金和父母赡养补助是两项极具温度的政策。
只要是军人配偶,每月都能领取 500元的荣誉金。符合条件的军人父母,每月可获得600元的赡养补助。
若两项政策条件都符合,每月家庭收入能增加1100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军人家庭的经济保障水平。

虽然随军之后,我便不再享受探亲路费政策。但近年来,探亲路费政策变化显著。
自2019年起,军人及其家属的探亲路费无需凭票据报销。符合来队探亲条件的配偶,无论是否来队探亲以及来队次数多少,其来队探亲路费均按每人2倍发放。未成年子女均可发放来队探亲路费,不受年龄、身高限制,当年出生的子女也可申请补发。
2023 年,交通费标准再次调整,为军人家庭带来了更多实惠。
上述福利待遇的变化,大多直接体现在经济层面。当然,还有许多与金钱无关的福利待遇同样在不断优化,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朋友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当军嫂当早了,没赶上如今的好时代。好在儿子快满18 岁了,打算送他去部队服役,自己也能等着享受军人父母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