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脚步尚未临近,许多身处异地的军嫂,早已满怀期待,精心规划起前往部队探亲的行程。
她们如同备战的战士,一边紧盯着购票平台,为抢到一张通往爱人身边的车票使出浑身解数,生怕精心筹备的行程因无票而化为泡影。
一边反复叮嘱爱人,尽快向部队申请家属临时来队公寓房,唯恐申请稍晚,便只能望 “房” 兴叹。

文|剑客安之
图|大唐
编辑|剑客十七
军嫂小艾,正是这支提前筹备大军中的一员。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她对团聚的美好憧憬。

小艾爱人所在部队驻地路途遥远,一趟探亲之旅需要多次转车,其间的奔波劳顿难以言表。
为了能在驻地多陪伴爱人一些时日,她早早谋划,打算向单位请十天假,再加上五一的法定假期,这样便能凑出半个月的团聚时光。
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趟往返的车票费用就要两千多元,若只是匆匆待上几天,实在不划算,只有更长时间的陪伴,才能让这笔不小的花费显得物有所值。
而且,提前出行还能巧妙避开五一出行的 “人从众” 高峰,不仅能减少旅途的拥挤之苦,购票难度也会大幅降低,无需再为抢不到票而焦虑不已。
可当小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领导提出请假申请时,得到的却是毫不含糊的拒绝。
领导言辞恳切却态度坚决:“月底月初这段时间,单位业务正处于关键期,每个人手头都有一摊子重要工作。你要是请十天假,你负责的那些任务谁来接手?”
其实,被拒绝的结果,小艾并非没有预料到。
在私人企业里,盈利始终是首要目标,相较于员工的个人需求,企业往往更看重生产经营和业务推进。
但在被拒绝的那一刻,失落与无奈还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艾不禁感慨:要是自己能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该多好,那样就能享受职工探亲假,与爱人团聚或许就不会这般艰难。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即便身处这些看似 “有保障” 的单位,军嫂想要顺利休上探亲假,也绝非易事。
不少单位总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军嫂的探亲假申请拒之门外。
那些常见的拒绝理由,令人倍感无奈:
夫妻名额限制:一些单位声称夫妻双方只能有一方享受探亲假。如果军人一方已经休过探亲假,那么作为配偶的军嫂,就不能再申请。若军嫂执意要休,还需军人所在单位出具未休假证明,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团聚条件界定模糊:有的单位以 “能在公休假日团聚” 为由,否定军嫂的探亲假申请。但对于异地军婚家庭而言,由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所谓的 “公休假日团聚”,在现实中往往只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地域限制不合理:部分单位甚至做出了在同一省内不能休探亲假的规定。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完全忽视了省内异地军婚家庭的实际困难,让许多军嫂的团聚梦破碎。
政策执行随意:有的单位将探亲假视为非强制性假期,认为单位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批准,这使得军嫂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即便有些单位最终批准了探亲假,后续问题也接踵而至。军嫂们可能面临当季度绩效工资被扣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职业发展。
在工作与家庭的艰难抉择中,许多军嫂为了保住工作、维持生计,不得不忍痛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合法休假权利。


除了假期难以落实,军嫂探亲还面临着部队临时住房紧张的困境。
每到节假日,部队就会迎来家属来队探亲的高峰期。
然而,各单位的家属临时来队住房数量有限,“僧多粥少” 的局面十分严峻。
住房分配遵循 “先到先得” 的原则,申请晚了的军嫂,要么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要么只能无奈放弃此次探亲计划。
虽说政策规定,单位无法保障住房时,可以报销家属在外住宿的费用,但现实情况远比政策规定复杂得多。
一些地处偏远的部队,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连一家像样的宾馆都难以寻觅。在这种情况下,军嫂想要来队探亲,就只能避开节假日,选择人少的时段。
可对于家里有上学孩子的军嫂来说,她们的时间安排受到极大限制,只能趁着孩子放假的节假日前往部队。如此一来,住房难题就成了横亘在她们与爱人团聚之路上的 “拦路虎”,让她们陷入两难境地。
而且,今年新落地的回家住宿政策,又给探亲带来了新的变数。
每到节假日,符合回家住宿条件的军人要回家,家属来队探亲的也要安排回家住宿。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单位的工作该如何重新调配?总不能让那些既不能回家住宿,配偶又没来队探亲的军人承担所有工作吧?
届时,极有可能出现军嫂千里迢迢赶到驻地,满心欢喜期待团聚,却碰上爱人需要在单位值班,无法回家的无奈场景。这份满心期待后的失落,又该何处安放?


军嫂探亲方面的困境,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解决起来虽困难重重,但也并非毫无办法。
如果社会各界能再多给军属群体一些关注与支持,尤其是私人企业,能给予军嫂一些假期,让她们能顺利去部队探亲,那该多好。
而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军属探亲相关法规政策,明确职工探亲假的强制性,细化军嫂探亲假的适用条件与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军嫂休探亲假提供坚实的政策后盾。
同时,将企业拥军优属纳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对积极配合军嫂休假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与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
部队同样需要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大家属临时来队住房的建设与改造力度,利用闲置场地、优化空间布局等方式增加住房数量;另一方面,针对军人值班与家属探亲时间冲突的问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值班轮换制度,提前规划节假日的人员安排,确保军人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属。
虽然军嫂探亲之路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相信这些难题终将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