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消息”,可能会让你白高兴一场!

三剑客 2025-04-15 21:11:19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前几年在网络平台,出现了假冒“山东省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名义向“各位预备役军人”发送的手机短信图片的事情,短信内容为“接国防动员部文件通知传递……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等。

针对此事件,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通知,经核查,图片中短信内容为虚假信息,其涉嫌违法行为已报公安机关处理。

而就是这样的帖子,说实在的给退役军人工作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笔者的不少战友都对此深信不疑,都开始做好再回部队的准备了。

造谣者必然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是这样的关于退役军人政策的谣言、谎言等却没有因此而消失。这段时间,一些地方的网警宣传平台,刊载了一些关于虚假退役军人政策信息的谣言帖子,也引起了不少战友的注意。

笔者看了看,一方面帖子里涉及的错误信息,虽然都是事实,但是在解释的内容中有些说的不够全面。另一方面,相关的错误和虚假信息,还不止这些。所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给大家说说。

1:“退役军人免试读本科”

真相: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好退役士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相关政策的通知》等政策规定,退役军人在本科教育中的确有免试等优待政策,但却不是所有退役军人都符合资格,是有限制条件的。比如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申请专升本,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

可以看出,所谓的免试读本科,只是面向部分大学生退役士兵的优待政策,不是面向所有退役军人的。

2:“全国统一发放5万元创业补贴”

真相:这则谣言的错误点有三:一是全国,实际是各省市;二是统一,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由各省市自行决定。三是5万元的金额,与实际不符,现实中各地标准不一致。

比如花溪区政府关于自主创业补贴: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按规定给予一次性5000元创业补贴。

3:“军龄直接折算社保缴费年限”

真相:相关规定明确,军龄计算为缴费年限,但视同的缴费年限是非自动累计,不能直接折算,需要认定才行。具体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在当前的缴费记录中不会体现,在退役军人办理退休手续时,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个人档案中服役材料确定。而服役年限一般根据个人档案中的批准入伍通知书、退出现役登记表里面记载的时间确定。

4:“全国退役军人统一免费乘公交”

真相:一方面,国家并没有出台任何规定明确全国退役军人统一免费乘公交,能否免费乘坐公交,由各省市自行决定。另一方面,目前全国施行免费乘坐公交的地区不是很多,只有部分地方。最后,国家政策里,说的也是交通出行优待,优惠、打折都算,并不只是免费一种形式。

5:“公务员考试加20分”

真相:退役军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确有加分政策,但却有限制条件,不是人人都能加分,也不是人人都加20分。比如陕西省明确,享受加分政策退役军人仅限于2011年以后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加分分值: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加20分;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获一等功的加15分;荣获二等功的加10分;荣获三等功的加5分。全日制高等院校应届毕业后入伍(含在毕业班入伍),本科毕业生加10分,专科毕业生加5分。每超期服役1年加1分。个人各类加分累计不超过20分。

而这也说明,加分政策仅限于部分退役军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资格。

6:每个参战退役军人都有参战津贴可领取。

真相:一方面国家对于退役军人的抚恤政策里,并没有参战津贴这样的设置,自然也不存在发放参战津补贴的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到参战退役军人的抚恤补助金,仅限于无工作且家庭生活人员,是困难生活补助金而不是参战津贴。

现实中,一些战友把发放给参战退役军人的困难生活补助金,简化为参战津贴,也就有了这样的误解、误读,也是这个谣言产生的原因所在。

7:退役军人都可以领军龄补助。

真相:这一点,和所谓的参战津贴类似,是部分人对抚恤金性质的误解误读所致。所谓的军龄补助,其实是发给农村籍六十岁以上,没有享受国家定期抚恤待遇的农村籍义务兵战友的。因为是按照军龄标准发放的,所以被一些媒体误传为军龄补助,进而也就产生人人可以领军龄补助的谣言。

8: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退役后依然可以继续享受。

真相:根据规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仅限于服现役的军人子女。军人一旦退役,自动失去优待资格。只不过,随着退役军人优待政策的升级完善,一些地方也出台了针对退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的措施。因为项目形式等和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类似,很多人误以为这个政策可以延续到退役后。

比如《江门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明确服现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二级表彰)及以上奖励的退役军人,其子女在退役军人户籍县(市、区)参照享受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山东新泰、福建福州、贵州贵阳等地也明确,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立功受奖,其子女享受教育优待、中考加分等。

所以这样的政策虽好,但只是个别地方的优待政策,不是国家统一规定。

9:军人退役,部队可以给多个选择。

真相:一段时间,网上出现很多帖子,说是一个军人马上退役,部队给了3个选择(逐月、安置、自主就业),不知道该怎么选,让大家出主意,其中就包括每月工资多少的事业单位。

很多战友看到这个帖子,主要还是讨论哪个选择更好,却忘了这个帖子本身就是一个谎言、谣言。第一,三个选择,不是部队给的,是退役军人保障法等规定赋予的。部队给的,只有留还是不留的选择,至于哪种安置方式,部队是没有权力安排的。第二,安置的结果,在你服役期间肯定无法提前获知,到底可以提供什么岗位、什么单位,都是退役后的事情。所以就算是部队提供的选择,也不可能提前获知这些信息让你选择。

所以,这就是个移花接木的谣言。看起来挺真,想想假的不行。

10:退役安置凭关系、走后门可以获得好岗位。

真相:目前都是计分选岗、阳光安置,所有情况都是公开公示的。所以你想通过关系和走后门获得岗位,不可能的事情。

11:慰问金退役军人都有

真相:节日慰问金,主要是发给部分退役军人的,特别是优抚对象。大部分的退役军人,是不可能发放的。

这主要是因为慰问金属于抚恤范围,而抚恤对象本身就是部分群体。所以虽然你看到很多战友被慰问了,但是他们被慰问的原因,可不只是因为他是退役军人,而是他有较高的荣誉,或者伤残,或者家庭生活困难等。你不具备,自然无法我问。

其实这样的谣言、谎言还是很多,涉及的也是退役军人

退役活动安置、就业、抚恤、优待等多个方面,方式也多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等。迎合了一些战友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要,却给了大家一个错误的信号和方向。

谣言伪装得再好,其实也很容易被识破。比如通过正规的渠道去了解,多查查资料去对比等,不要轻信所谓的自媒体的信息等。大家要相信一点,如果信息是真的,必然会在相关部门的网站、等进行公开公示,不可能让几个自媒体去发布、宣传。特别是一些“好消息,退役军人要发钱了!”“赶快去领,退役军人人人都有”这样的话术,我们更好提高警惕。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也反映出大家对于更好生活的渴望,对于帮助支持的需求,以及政策宣传引导的不足,都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而笔者也提醒那些制造、传播谣言的媒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编个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不是小事,更加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故意编造。编造、故意传播网络谣言,轻则承担侵权责任,重则罚款拘留,甚至涉嫌犯罪。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