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地域离奇事》第11章:夜晚遭遇鬼打墙

笑对人生的乐章 2025-03-15 20:42:50
尚明文小说连载之十一

只要长期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为了改善生活,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初夏的晚上,正是田里的泥鳅、黄鳝出来歇凉的时候。而此时,田里的秧苗根虽定,却还没发排长大。这个时候是抓泥鳅、黄鳝的黄金时期,人在田中走,既不伤秧苗,视野也最开阔。

那个时间,人们既不流行用电打鱼,也没有戴在头上的矿照灯,晚上照明大都用的是枞膏油。所谓枞膏油,就是干枞树中纹路最多、最易燃烧的那部分。人们事先把它劈开晒干,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它们不但经烧,照明的范围也很广。最大的缺点,就是产生的烟雾多,顺风还好,若是逆风烟熏,只要一会儿,保证由奶油小生变黑面包公。

杨老三是我们寨上公认最会夹泥鳅的人。他夹泥鳅动作的“快、准、狠”只是基本功,这一点,其实寨上很多年轻人都做得到。他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知道方圆十来里的田中,哪个地方的泥鳅、黄鳝多,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一丘田。这种功夫,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练成这种本事,不但要熟悉路径和地形,更要了解土质和环境。

正因为有这种功夫,大家每次分头出去搞三四个小时,从晚上七八点出去,到晚上十一、二点收工。不会搞的,搞一餐菜都困难;会搞点的,搞个两三斤,算中等成绩。不用问,杨老三的成绩每次都是最好的,几乎每次都是十来斤打底,很少低于这个数。

俗话讲,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身怀绝技,杨老三的大名很快就在十里八村传开,拜师的、学艺的,甚至说媒的,都纷纷上门。一时间,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有些“门庭若市”的景象,这让杨老三很是受用。

可惜,这种日子过得并不长。有一天,杨老三突然宣布不再招徒,这让乡亲们着实吃了一惊,很难理解杨老三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杨老三确实说到做到了,不但不再招徒,晚上再也不去夹泥鳅、黄鳝了,甚至连晚上出门玩都很少了。

村里闲人多,大家都想知道杨老三前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可杨老三就是三缄其口,任谁问,都是那句既嫌大家多事又不失邻居温情的话:“泥鳅、黄鳝也是生命,搞多了要不得,现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呵呵。”

还是老话说得好:这世上,永远没有不透风的墙。杨老三前后大转变的真实原因,终于有村民打听到了。据说是杨老三有天夜里一个人去邻村的田里夹泥鳅,遇到了“鬼打墙”。恰好那一带的田地周围,埋了很多坟,转了通宵都找不到路,差点没被吓死。村民讲得绘声绘色,旁边人听得一惊一乍。

一个燥热的夏夜,杨老三和往常一样,准备了不少的枞膏油,天还没黑定,一个人便单独出发了。这次,他要去的地方,叫“冷水湾”,是一个白天都很少有人去的地方。原因是,那一带坟比较多,而且有点背阳,日照相对较少。据杨老三后来亲口承认:那里的泥鳅、黄鳝是真多,由于很少人去夹,都是大根大根的。

杨老三计划,按这样的速度,个把小时搞十来斤,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到时搞有十来斤了就准备回家。人心不足蛇吞象,老人讲话,很少有错的。果然,杨老三的计划很精准,一个小时还差点,杨老三掂了掂身边的鱼篓,十来斤应该只有多,不会少。

“见好就收,大晚上,一个人,这地方总觉得怪怪的。”

“难得来一趟,按这速度,多搞几个小时,可以当几天的工作量了。”

杨老三脑子里的“小九九”不断地盘算着。他站在田埂上,默默抽了根烟,举着手里的枞膏油火把,眯着眼,望了望周围或明或暗的坟墓和水田。不一会儿,香烟燃尽,他把烟屁股往田里一甩,咬咬牙,选择了后者。口中自言自语给自己壮胆:“妈的,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有啥可怕的,搞事!”

一根、两根、三根……一丘田、两丘田、三丘田……身边的大号鱼篓,提起来,感觉越来越沉,至少也有四五十斤了。杨老三知道该回去了,若再不回去,估计这些东西都拿不动了。

和往常一样,杨老三麻利地整理着装备,把背笼里剩下的枞膏油倒出来,再把沉沉的鱼篓放进背笼里,稳稳地背在肩上。然后把倒在地上的枞膏油,一根根添加进火把里。杨老三早已预估,这些燃料已完全可以支撑他慢悠悠走到家。

心情愉悦,脚下生风,若不是担心被其他路人误会为经神病,杨老三此时真想高歌一曲,但是他终于还是忍住了,一边轻轻地哼着他自己能听见的小调,一边踏着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往家的方向赶。

开始让杨老三感到恐惧的是,原来闭着眼都能走的熟悉路,此时却越走越让他陌生,以至于后来让他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此时的他,开始焦虑起来,可他又不敢停下来,担心火把燃尽了,一个人被困在这周围都是坟茔的荒山野岭,通宵动弹不得,估计吓都要吓死。

一边想着这可怕的后果,一边气喘吁吁地加快脚步,可他越焦急,路似乎越窄。他心里想着,莫非路走反了不成?他又试着往回走,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夜,终于,火把彻底熄了。

随着火把的熄灭,杨老三彻底失望了。此时的他,卸下背笼,简直气急败坏到了极点,想都没想,抓起沉重的鱼篓,使劲朝着路边的田里砸去,一边壮着胆子,朝着寂静的夜空破口大骂:“今天硬是见鬼了,狗X的,你们这些鬼有种的话,把我直接弄死算卵了,我X你妈!”

一个人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内心反而是强大的。杨老三心一横,心想大不了是个死,但作为男人,要死也要死个明白,老子今天倒要看看是怎么个死法。想到这里,就在路中央随势一躺,从裤子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烟盒来,点上火,望着漆黑的夜空,一根接着一根地抽。也许是太累了,不知不觉间,杨老三沉沉地睡了过去。

当杨老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他一骨碌爬了起来,一次次揉眼,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这里就是昨天收工的地方,自己正睡在田埂上,鱼篓口正斜插在田中央的泥巴里,估计篓里的泥鳅、黄鳝已跑得一根不剩。再看看周围,哪有什么陌生的路,折腾了大半夜,根本就没走出过这丘田。

“狗X的,总算捡回了一条命,”杨老三在心里骂道,连鱼篓、背笼、火把一样没要,跌跌撞撞,一路小跑跑回了家,从此,再也不提夹泥鳅、黄鳝之事。

0 阅读:0

笑对人生的乐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