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地域离奇事》第4章:三毛木匠不信邪

笑对人生的乐章 2025-03-09 20:48:38

尚明文小说连载之四

三毛木匠,其实并不姓三,他姓杨。因其头发稀少,又偏爱长发,每当风起,那几根稀疏的长发便在头顶翩翩起舞,故此,乡亲们习惯性地称他为杨三毛,或者直接唤作“三毛木匠”。

杨三毛的最大特点,并非他头顶那几根摇曳生姿的毛发,而是他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胆识,以及对于一切未知事物的不屑一顾。所谓的不信邪,并非指他敢于对抗强权或暴力,而是对于那些他未曾亲眼见过、亲耳听过、亲身经历的事情,他都一概持怀疑态度。

尽管自己是个木匠,但对于木匠行业的传奇经典——《鲁班书》,杨三毛却时常嗤之以鼻。他嘲讽道:“《鲁班书》?又叫什么《缺一门》?哼,说什么学这本书的人都要付出代价,鳏、寡、孤、独、残的代价?尽是些神神道道的鬼话!我是没见过这样的书,要是真见了,我一定要好好钻研钻研,看看到底会不会真的缺一门。我才不信这些邪呢!”

杨三毛不仅不信自己祖师爷的传奇之书,更不信一切鬼神之说。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世上若真有鬼的话,我非得抓个女鬼回来当小妾不可,连去外面嫖娼的钱都省了。”这话听起来颇为彪悍,然而,没过多久,发生的一件事却差点要了他的半条命。

自从杨三毛的豪言壮语传开后,便有人和他抬杠:“杨三毛,光说大话谁都会,你若真有种,就半夜时分一个人走趟‘三十六弯乱坟岗’,待上半个小时,我就真服你。”

“三十六弯乱坟岗”是附近出了名的阴森之地。早些年,这里埋着许多因各种原因不幸离世的人,如害病死的、上吊死的、喝农药死的、打架打死的、小孩夭折的等。这些人被称为“化生子”,进不了各家的祖坟,埋在别处又显孤单,于是便被集中掩埋在了这里。虽然算不上好风水,但至少鬼多有伴,不会太寂寞。

这样的地方,连小孩子上学经过时都要三五个结伴才行,没人赶上伴的,就必须要大人接送。即便是大人,一个人也只敢白天快速经过,不敢多做停留。

然而,杨三毛的胆大可不是吹的。在一次做完木工的庆功宴上,恰巧和他抬杠的人也在场帮忙。酒足饭饱后,天色已黑,杨三毛醉眼迷离,主动挑衅抬杠人:“你小子不是不服老子吗?以为老子讲的话是吹牛吗?今晚就让你见识见识我杨三爷的胆量,等下我就一个人从‘三十六弯乱坟岗’回去!”

宴请的主人知道,杨三毛的家离这里最起码有十来里路,“三十六弯乱坟岗”是必经之路,恰好在两地的中间位置。主人担心杨三毛出事,自己脱不了责任,便忙着帮忙打圆场:“杨师傅是四邻八里的名人,我们都知道你的本事,今晚喝酒了,就不要回去了,明天早上要回去,我不拦你。”

杨三毛半斤酒下肚,哪里会听主人的劝,一直抓住抬杠人的手不放,口中喃喃自语:“谁的话我都不会听,我今晚就要让你瞧瞧你杨大爷的胆量,让你今后心服口服。”

抬杠的人是主人的亲戚,看杨三毛喝醉了,怕出事,本不想理他,但杨三毛却一直赖着他,抓住他的手不放,挣又挣不脱。心想,对付这个酒癫子,既然劝说没用,不如干脆激他一下。于是便开始“将军”:“我说杨三毛啊杨三毛,你没有本事就不要说大话,既然说了大话,就不要紧到这里叽叽歪歪,你算哪门子男人啊?真有种,现在已经天黑了,走啊,出发啊,从‘三十六弯乱坟岗’回家去啊!若真敢去,我们在座的人都给你作证。”

都说酒醉心里明,此时的杨三毛,心里清楚得很。他本想在酒桌上依仗酒劲,让抬杠人丢脸,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没想到抬杠人不吃这一套,反而将计就计,反将了他一军,搞得他现在有些骑虎难下了。

“此时千万不能认输,走一趟就走一趟吧,多大的事啊,不就是几座‘化生子’孤坟吗?”杨三毛心中激烈地盘算着,“不但不能认输,而且还要说专门在那里歇歇脚,仅凭这一点,今后就有足够的吹牛资本了。”

心中有主意了,口中便有底气。杨三毛慢慢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对着抬杠人接话:“小伙子啊,今晚就叫你见识见识你杨大爷的英雄胆,不但要一个人半夜从‘三十六弯乱坟岗’回去,还要专门和那些孤魂野鬼们好好谈谈心,没有一个小时,绝不走人。”“反正吹牛不上税,你就继续吹吧!”抬杠人嘲弄地笑了笑,反唇相讥。

“吹不吹牛,我不想和你这种人打话平伙,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吧!这样吧,我会在‘三十六弯乱坟岗’的路中间,抽完十根烟再走,谁不信,可以明天一早去那里的路上数烟头。”说完这句话,杨三毛背上装满锯子、刨子、墨斗等木匠工具的背笼,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手电筒,跟主人道了声别,头也不回地扎进了茫茫夜色中。

每个人的成长,似乎都伴随着一些恐怖故事。这些故事,也许来源于同伴、长辈或者影视。城市里的孩子如此,山村里的孩子受到这方面故事的熏陶则更多。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印在脑海里的恐怖场面,在阳气旺盛的时候,也就是人多的时候,常常会被抑制。然而,当处于阳气微弱的时候,也就是当一个人孤单走夜路,特别是身处阴气凝重的环境时,印在脑海里的那些恐怖场面,会不受控制地一帧接一帧地在头脑中闪现。

杨三毛再胆大,可他毕竟也是常人。单骑半夜过坟岗,他也是被逼无奈。大话既然说出口了,麻着胆子,拼着老命,也要把自己讲出的大话给圆了。否则,自己今后跟别人吹牛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杨三毛一边顺着手电筒的光束,高一脚低一脚地在山村小道上赶路,一边故意哼着小调,一遍遍提醒自己:平时里那些恐怖故事的画面都是假的。可人有时候就是很怪,印在自己脑海里的某些恐怖画面,如披头散发、一袭白衣、眼睛出血、舌头长伸、血盆大口、满嘴獠牙、凄厉尖叫等,越是提醒自己不要想这样的画面,这些画面就越是不自觉地像放电映般一幅幅在脑中闪过。

杨三毛就是这样一轮一轮地自己跟自己的意识较量着,还未走到“三十六弯乱坟岗”时,他明显地感觉到,穿在最里面的内衣已开始湿透。

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下?这个想法一闪现,立马被杨三毛否定。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中,一个人半夜孤零零地立在路边,想想都让人背脊发凉。再说了,自己吹出的牛,承诺的也不是在这里休息抽烟,而是乱坟岗的那段路,否则,还是会被人笑话。

要不现在倒回去?那更是不可能,这样的话,自己一生“胆大”的英名,就真的全毁了,今后还怎么在村民中间混啊?

人们不是常说鬼怕铁吗?我这一背笼的木匠工具可都是铁啊,都是赶鬼的工具啊,还怕那些死鬼干吗呢?杨三毛突然为自己的这一灵感,感到有些兴奋。他赶紧把手伸向背笼,一手提着斧头,一手拿着锯子,两手时常交叉,故意不断发出铁器碰撞声,自己给自己壮胆打气。

万分紧张中,不觉已接近“三十六弯乱坟岗”。杨三毛抬头向前方望了望,在杂乱无章的松树、柏树掩映下,此时的乱坟岗一片死寂。电筒光扫过之处,有的坟立着小碑,有的纯粹就是一个小土堆。由于是清明节刚过不久,这些有碑坟和无碑坟上,到处点缀着白的、黄的、红的、蓝的清明纸。在这朦胧夜色下,这些坟茔显得越发恐怖狰狞。

“麻批的,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毛起胆子也要打赢这场赌!”不知不觉间,杨三毛已来到乱坟岗前。这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陡坡路,杨三毛狠狠心,在路边的一棵柏树边坐了下来。他从荷包里掏出劣质香烟,准备践行自己吹出的牛:深夜在乱坟岗一个人待上一小时,以抽完十根烟为凭证。

掏烟、点火、狠命地吸。此时的乱坟岗,显得特别安静,除了杨三毛扭动身子时衣服发出的“窸窸窣窣”声外,就是嘴巴发出的“吧嗒吧嗒”抽烟声。

“妈的,平时觉得一根烟没抽两口就完了,今天这烟好像特别耐抽,抽完一根几乎像用了一个世纪。”杨三毛心里嘀咕着。一根烟、两根烟、三根烟……虽是多年“老烟枪”的杨三毛,但从未像今晚这样一根接一根、不停息地抽。=

当抽完第五根烟时,杨三毛明显感到口干舌燥,头也有些发晕。他试图站起来清醒清醒,但就在他起身的瞬间,可能由于动作过大,惊扰了旁边树上的几只鸟儿。鸟儿们“扑腾扑腾”地惊飞,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人惊动了鸟,鸟也同样惊动了人。鸟儿“扑腾扑腾”的拍打翅膀声和“咕咕”的叫声,在此时的杨三毛听来,显得格外地让人心惊肉跳。本就紧张的他,冷不丁再次受到鸟儿的惊吓,不禁恼羞成怒。他干脆拿起身旁的斧头和锯子,狠劲地摩擦起来。铁与铁的摩擦声,尖锐而刺耳,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极为难听的声音,让人听着免不了心慌、气短、胸闷,相信其他动物也一样。

乱坟岗接下来的一幕,证实了这种感知。随着杨三毛剧烈的铁碰铁怪异摩擦声,暗夜空寂的山谷里,各地的鸟儿和动物似乎都被唤醒。瞬间,各种各样的怪异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咕咕、咕咕”、“啁啾、啁啾”、“柯克、柯克”、“咕嘟噜、咕嘟噜”、“刮、刮”……

杨三毛是个暴脾气,他用斧头和锯子制造难听噪声,原本是想让这些鸟儿因为害怕而闭上鸟嘴,噤若寒蝉。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种办法不但没让动物们闭嘴,反而像有意跟他唱反调似的。

此时的杨三毛,像个失去理智的暴君一样,朝着鸟叫声浓密的地方,使出吃奶的劲儿,一边更加剧烈地磨着斧头和锯子,一边不停地“啊、啊、啊”大吼几声。如此不断重复着,哪儿鸟叫声浓密,他就往哪儿扑过去,不断地制造摩擦声,不断地歇斯底里大吼。

第二天,组队上学的几个孩子经过“三十六弯乱坟岗”时,发现了躺在芭茅弄里的杨三毛。他双眼紧闭,衣服裤子上有不少鲜血,身上多处有斧头和锯子划伤的痕迹。背笼和木匠家什丢在路边,显然,昨晚的疯狂行为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那些上小学的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种惨状,大家一商量,决定当天都不上学了,一起回去告诉大人们。当天,“杨木匠被人砍死了!”的消息在周边几个村子里被人们添油加醋地传播着。

后来听说,在村子里人的帮助下,杨三毛被及时送往了县医院,得到及时救治,他并没有死。但他的经历却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杨三毛身上的伤医好后,脑子里的伤似乎却医不好。他老是精神恍惚,自从请了比较有名的道士帮忙“打扮”后,脑子才好多了。有人猜测,他那晚的经历肯定没有完全讲实话,可能看到了不该看的脏东西。

后来还听说,无论在任何场合下,杨三毛再也不跟别人吹嘘自己不信鬼神、胆子大之类的牛皮了。他再也闭口不提那晚遇到的事情了,谁提他跟谁翻脸。那场夜晚的疯狂,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禁忌。

0 阅读:1

笑对人生的乐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