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汽通用五菱携五菱银标与宝骏汽车两大品牌强势登场,不仅带来了多款市场热销车型,更首发两款集成先锋技术的新车——宝骏享境、五菱星光2025款,瞬间成为车展焦点。
宝骏享境作为宝骏汽车首款“智能超舒适旗舰家轿”,凭借品质、智能、驾控、安全四大越级实力,为用户带来媲美20万级车型的卓越体验。其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2.98万元 - 15.38万元,极具性价比。值得一提的是,宝骏享境已荣获中国汽研、中汽中心八大权威认证,预售仅17天订单量便突破5000个,堪称C级大家轿领域的全能选手,实力不容小觑。
五菱星光2025款在车展现场正式开启预售,作为五菱首款灵眸智驾车型,预售价为10.98万元 - 12.98万元。该车精准把握年轻用户对长续航与智能化的需求,搭载神炼电池与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了610km超长真续航,重新诠释了“智能时代中级轿车”的价值内涵。
发布会结束后,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博士、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上汽通用五菱产品营销中心五菱市场总监思行接受了媒体采访,就外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在采访中,林智桂针对辅助驾驶技术发表了独到见解。他表示,与同行业横向对比,在辅助驾驶领域,当前行业内大部分车型以视觉方案为主(在相同价位区间,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极为少见)。而上汽通用五菱在视觉方案中选用了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双目摄像头。这种双目摄像头在对通用障碍物的识别与应对上具备显著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驾驶辅助体验。
在泊车场景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林智桂介绍,上汽通用五菱是行业内首个实现跨层记忆泊车的灵眸智驾品牌。早在两年前,公司便已成功实现跨层记忆泊车功能,经过不断的技术迭代与优化,如今记忆泊车功能无论是在用户体验,还是支持的路线长度、场景复杂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与行业入门级的辅助驾驶技术相比,上汽通用五菱在泊车辅助领域优势明显。
林智桂还强调,五菱宝骏一直明确表示现阶段所做的辅助驾驶技术,短期内并非旨在替代用户驾驶,而是致力于帮助用户让驾驶过程更加安全,这是公司未来两三年内的核心出发点。他欣喜地看到,如今媒体和公众对辅助驾驶技术的认知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从过去对技术的过度追捧回归到理性看待。这种转变对于技术研发人员而言是一种“减压”,避免了因过度期望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技术的健康普及。此外,主管部门的监管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上汽通用五菱乐于见到并积极拥抱这些积极变化。
思行就五菱星光相关产品布局及战略目标发表了看法。
思行表示,五菱星光在尺寸、轴距以及空间设计上基本保持稳定,这一决策与五菱整体的产品线布局和产品矩阵规划紧密相关。回溯星光项目的开发历程,早在2023年年初,五菱便已完成该车型的冬季测试工作,并于2023年底顺利推向市场。彼时,五菱依据主流乘用车的尺寸标准,为星光精心打造了纯电与混动双动力布局方案。
对于五菱集团而言,在星光乃至整个产品线的发展方向上,明确给出了“向上、向上、向上”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五菱基于现有架构积极推进产品布局。以星光S为例,它是五菱在相同品牌架构下推出的SUV车型。不仅如此,五菱后续还计划进一步拓展产品版图,可能涵盖MPV等其他细分领域车型。
在思行看来,五菱的整体战略目标是通过架构化造车模式,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借助这一模式,用户能够以相同甚至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品质更优、性能更出色的产品。同时,五菱致力于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持续迭代升级,确保车型始终保持强大的市场生命力,这与集团所设定的目标高度契合。
当被问及产品间可能出现的重叠情况时,思行坦言,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与产品布局下,少部分产品出现重叠现象在所难免。不过,他强调这种重叠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对销量的冲击更是微乎其微。五菱有信心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产品优势以及持续的产品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
邵杰在谈及技术路线选择时,展现出了开放且务实的态度。他表示,在技术领域,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各个汽车品牌都基于自身独特的定位、资源以及发展路径,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些选择都是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的,因为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必然催生出与之对应的技术方案,只要技术能够切实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期待,那么它的存在便是合理的。
邵杰强调,上汽通用五菱在技术路线的探索上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已成为公司的战略常态。以增程式技术为例,五菱敏锐地捕捉到商务车市场对于电气化转型的需求。结合五菱在传统商务车领域积累的卓越品质口碑,公司计划在后续产品中融入电气化元素,旨在让用户能够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更早地体验到电气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与优势。
回顾过往,五菱最初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技术,正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技术成熟度以及公司自身发展阶段的综合考量。在邵杰看来,对于技术路线的选择,无需过度纠结于技术本身的优劣高下,关键在于当一项技术投入应用时,是否经过精心打磨,能否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这种以用户体验和价值为核心的技术评估标准,贯穿于五菱在驱动技术路线选择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上汽通用五菱在电池技术路线方面同样展现出多元化的布局。正如邵杰提到的“一二五工程”,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前进行前瞻性技术储备。在电池技术领域,五菱的探索范围广泛,不仅涵盖了传统的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高等级电池技术,还积极投身于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并且,五菱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特点,灵活组合各类电池技术,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适配的能源解决方案。这种多元且灵活的技术路线策略,无疑将为五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增添更多底气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