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央领导们夏天避暑的地方,夏天时海边总是挤满了人。但奇怪的是,1971年刚开始那会儿,北戴河显得格外冷清。就在这时,林彪却带着全家住进了北戴河那栋69号楼。
69号楼大家习惯叫它“林彪楼”,这是专门给林彪盖的。这楼选得可讲究了,离海边远远的,人也少,其他领导住的地方也都不挨边,特别安静。林彪在打仗那会儿受过伤,伤到了神经,从那以后就怕风怕水。所以,中央就专门给他找了个合心意的地儿,盖了这么栋楼,还搞了个带天窗、能晒太阳的浴室呢。
林彪老爱在阳光房里眯着眼休息,享受着太阳晒在身上的舒坦。但话说回来,太阳虽能给他的身体带来暖意,却没法让他心里头也热乎起来。
【“五一”晚会上,林彪不辞而别】
每到“五一”和“十一”这两个大日子,党和国家的大佬们都会上天安门城楼,跟大家一起欢庆。1971年的“五一”当然也没能落下这个传统。
杜修贤,那位专为中南海服务的摄影师,一早就赶到了天安门城楼,忙着检查摄影设备。因为毛主席的眼睛敏感,受不了强光的刺激,所以在拍照时,他们得特别小心,不用闪光灯,免得照片曝光不好。这样一来,摄影师们就只能靠自然光来帮忙,把照片拍得更完美。
到了城楼那儿,工作人员正忙活着摆座位呢。台子中间,摆了一张圆桌子,还有把椅子,明摆着是给毛主席准备的,旁边那张肯定是林彪的。主桌四周,还围着几张桌子,都是给政治局常委和那些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坐的,座位安排得明明白白,全按职位大小来的。
一天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太阳在西边慢悠悠地往下沉,只剩最后一抹光亮,把天边染得红彤彤的。这时候,有人跑过来跟杜修贤说:“今晚毛主席和林彪主席都要来看烟花,就你一个摄影记者被安排到最前面去拍。”
碰上这么个棘手的任务,杜修贤自然不会推辞。但他心里琢磨的却不是这事儿,而是在犯嘀咕:林彪早上才去中山公园逛了一圈,照他现在的身子骨,晚上还能撑得住参加晚宴吗?
到了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热闹极了,人声嘈杂,锣鼓声震耳欲聋,大家开心地在广场上唱歌跳舞。中央的领导们一个个来到城楼上,他们进了大殿的休息室歇着。没多久,毛主席也出现了,他穿着灰色中山装,面带笑容,一边跟工作人员点头问好,一边迈着大步走进了休息室。
西哈努克亲王和他的夫人已经抵达了,一见毛主席走来,他们连忙双手合十,表达敬意,并紧挨着毛主席坐下聊起天来。没过多久,周总理也到了,陈老总跟在他身后。陈老总还是那副大大方方的样子,跟大家热情地打招呼。由于好久不见,大家都挺挂念他,纷纷询问他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毛主席一见陈毅,就站起身,拉着他的手亲切地问:“身体咋样了,恢复得还不错吧?”陈毅笑着回答:“恢复得很好,主席您放心。”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毛主席招呼大家坐下。他坐在圆桌中间靠东的位置,旁边紧挨着西哈努克亲王,而西边的位置是给林彪留的,不过他还没到。
这会儿,周总理坐在圆桌旁边,眼睛四处瞧,想找林彪呢。等了好一会儿都没见人影,周总理就让秘书去问问林彪到底在哪儿。
没过多久,林彪悠悠地走了进来。五月的天气已经挺暖和了,但他还披着一件呢大衣,脸色看着黄黄的。他一坐下来,就一句话也没说。杜修贤的任务是在正副统帅聊天时抓拍些照片,可林彪老半天都没进入状态,这让杜修贤很难找拍摄的角度。没办法,他只好站到董必武旁边,把主桌的全景给拍了下来。
天安门广场上人声鼎沸,城楼上的宴席间,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唯独林彪闷闷不乐地坐着。就在大家聊得正起劲时,林彪悄无声息地站了起来,一个人悄悄溜走了,谁都没察觉到他的离开。
杜修贤找了个合适的拍摄位置,悄悄走到主席桌旁边,打算开始拍照,结果一看,林彪竟然没在。等了好久,林彪还是没回来,杜修贤心里开始有点慌了,毕竟明天的报纸还等着他用这照片呢。
但是,毛主席对林彪的行为却没啥反应,显得特别大度,根本没往心里去。西哈努克亲王也瞅见林彪突然走了,就扭头问旁边的董必武:“哎,董老,林副主席这是上哪儿去了?”董必武回答说:“他身体不太舒服,就先回去了。”
大家都知道林彪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太好,因此,西哈努克亲王也就没太在意这事儿了。
林彪没来,杜修贤就没法拍到“统帅和副统帅”的合照了。他相机里存着的那张照片,就成了毛主席和林彪最后一张同框照。打那以后,毛主席再也没上过天安门城楼。
【林彪学习“毛选”照片】
“五一”之后,林彪突然消失,整整一个月都没在公众场合露面。直到六月中旬,他才又出现。那时候,罗马尼亚的客人到访中国,他们在人民大会堂的118号湖南厅进行了会见。
毛主席、周总理还有林彪等几位大领导刚到118房间没多久,罗马尼亚的客人也踩着点儿到了。这时候,杜修贤赶紧抓住机会,给双方领导拍下了握手的瞬间。等大家都坐定了,杜修贤就悄悄地溜出了会客厅,在门口候着,打算等会见完了再进去拍几张。
等的那会儿,杜修贤没啥事儿干,就在大厅里溜达了一圈。他碰上个新华社的记者,就拜托对方把刚拍好的胶卷送回社里去。等杜修贤再回到大厅,却发现林彪坐在大厅西北角的一把椅子上,奇怪的是,他没去坐边上的沙发。
大热天里,大家都穿得挺凉快,偏偏林彪裹得挺厚实,帽子还拉得老低,遮住了眼睛,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啥。杜修贤心想,这会见该结束了吧,可一看那大门还关得紧紧的,就知道会议还得继续呢。
林彪的脸色挺差的,杜修贤心里嘀咕,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呢。但瞅瞅旁边站得笔直的警卫员,一动不动的,又感觉林彪可能没啥大问题。实际上,这时候林彪的老毛病又犯了,警卫员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他的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慌张。
到了差不多的时间,杜修贤轻轻推开118号房间的门。一瞧,毛主席正和客人们开心地聊着,时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林彪的座位还在那儿空着呢,和“五一”那天一个样。不过,毛主席好像根本没留意到旁边的空位,还是那么从容不迫,和客人们聊得火热。
聊完事情要散场时,林彪没出来送客,大家走后,杜修贤回头一看,林彪还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儿,会场都收拾干净了他都没动。
杜修贤像往常一样,把今天拍的会见宾客照片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快速翻看了一下,毫不犹豫地挑了三张,打算用作明天报纸上的照片。他选的是:毛主席和林彪一起会见客人的那张,林彪单独会见客人的那张,还有康生和周总理会见客人的那张。
1971年7月1日那会儿,正好是建党五十周年的大日子,按说应该好好庆祝一下。但奇怪的是,在“七一”那天,大家既没看到毛主席,也没见到林彪公开露面。
这可愁坏了报社,没照片就无法发稿,也没法向读者交代。可毛主席和林彪都不肯现身,他们没办法,只能从老照片里挑了一张:林彪手里拿着“红宝书”,跟在挥手致意的毛主席后面。这张照片登出去后,大家竟然没起疑心,报社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但是呢,过了7月,节日是一个接一个,可毛主席和林彪还是一直没现身,报社没辙,只能又去翻以前的照片。就在这时,《解放军画报》找上了江青约稿。林彪这边呢,他想着让江青帮忙安排和毛主席见个面。所以,江青就借着这个机会,说想给林彪拍张照。
江青给林彪打了个电话,说钓鱼台那边都安排妥当了,让他赶紧过去。林彪按时到了,不过因为赶得急,连胡子都没来得及刮,最后还是借了江青秘书的刮胡刀,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
没过几天,《人民画报》跟《解放军画报》七八期合刊的第一页,登出了一张林彪研读“毛选”的大幅照片。这张照片下面写着“峻岭”,其实就是江青用的笔名。
可林彪让江青拍照背后的真正打算并没实现,他老想着见毛主席,但毛主席就是不肯见,这让他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到了7月初,林彪就离开了北京,去了北戴河。
谁也没能料到,江青拍照仅仅过了俩月,林彪就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最后竟在国外的荒漠里丢了性命。
【林彪出事后,周总理高喊“拿酒来”】
1971年9月12号那天,毛主席坐着南下的火车,稳稳当当地抵达了丰台站。下车后,他立马把北京部队的领导还有北京市的负责人叫了过来,大家聚在一起,聊了整整俩小时。
另一边,林彪的女儿林立衡察觉到了爸妈有些不对劲。先是看到妈妈叶群老往爸爸林彪的书房里跑,也不知道两人在嘀咕啥重要的事儿。接着,叶群又到处宣扬说要去大连,还说要给自己办个订婚宴。后来,弟弟林立果也回到了家,林立衡心里立马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那天晚上,林彪、叶群还有林立果又偷偷在书房里商量事情,林立衡见状,赶紧让勤务员在门口偷听。从爸妈断断续续的对话里,林立衡听到林立果从北京弄来了一架三叉戟飞机,好像打算逃跑。她感觉事情不妙,赶紧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上面报告了这事儿。
那时候,周总理正和政治局的同志们开会呢,警卫员急匆匆地跑到周总理身旁,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周总理一听,脸上立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赶紧宣布,会议先暂停一下。
会一完事儿,工作人员就赶紧把会议室收拾妥当,然后就撤了。接着,周总理就见到了林立衡。林立衡带来的消息,周总理听着有点儿将信将疑,心里直犯嘀咕。不过,情况挺急,周总理也只能先保持小心,赶紧吩咐人去查林彪飞机的去向。
没多久,周总理就查清楚了,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那儿,真有一架三叉戟战机停着呢。他赶紧给空军司令吴法宪打了个电话,可吴法宪却说:“这事儿我完全不知道。”周总理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这事儿肯定不简单。为了保险起见,他找了个安全的理由,让那架说是夜间试飞的专机赶紧回北京,还特别叮嘱,不准带任何人一块儿回来。
周总理下了命令后,没想到三叉戟专机那边传来消息:“飞机发动机油泵坏了,回不来了。”这事儿真是越来越让人没想到,周总理使劲儿让自己不慌,赶紧又下令,把停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那架专机给看管起来。
林彪逃跑的事儿把毛主席给惊动了,他穿着睡衣就出来了解情况。周总理一看,赶紧过去劝慰:“主席,您别太担心。”毛主席摆摆手,然后就回屋去了。后来有人回忆说,毛主席当时说了句:“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那会儿,林彪急吼吼的,没等副驾、领航员、通讯员他们全上飞机,连航行灯都没开,就直接让飞机强行起飞了。结果呢,飞机飞到蒙古上空时,油烧光了,砰地一声,就摔在了蒙古温都尔汗的大草原上。
飞机刚着陆,就连着爆了好几下,那时候,飞机里的人根本没法活下来。9月15号下午,我们花了两天时间查看现场和验尸,收集到的证据都清楚地显示,这些残骸就是林彪坐的那架飞机。
一听到消息被证实,周总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急忙跑到毛主席的屋里去报告好消息,回来后满脸喜悦,刚进门就嚷嚷着:“快,拿酒庆祝一下!”
林彪事件过后,留下的烂摊子还是让人头疼得很。周总理就跟毛主席商量,说让叶剑英来挑大梁,管管军委的事儿。毛主席点头答应了,于是叶剑英就开始接手军委的日常工作了。不过,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差,林彪那档子事,确实让他心里头受了不小的打击。
毛主席遭遇了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后,又生了一场大病,幸好医生们拼尽全力,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可之后,尽管他休养了一个半月,身体还是没见好转,双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了。见状,工作人员赶紧做了两双特大号的鞋,好方便他下地走走。
因为身体不太好,毛主席很少下床,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床上处理的。林彪事件后,原本精神矍铄的毛主席明显变得苍老了许多。大家再次见到他时,都忍不住感叹:“毛主席真是老了啊!”
随着年纪的增长,毛主席察觉到自己的眼睛大不如前了。以往他能轻而易举地阅读书上的文字,但现在却变得模糊不清,老花眼的情况相当严重,而且白内障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
就在毛主席还为林彪那事儿心里难受时,又一位元帅离世了。1972年1月7号,陈毅元帅因为癌症走了。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好长时间都没啥表情,也不吭声,不知道是因为这事儿太突然,还是他心里头早有点数了。
陈毅元帅葬礼的那天,毛主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扶他到沙发上坐一坐。工作人员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有事,因为他拿起一本书翻了翻,没多久又放下了。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忽然开口问道:“现在几点了啊?”
工作人员说道:“都已经一点半啦。”毛主席猛地坐起身,拍了拍沙发扶手,说道:“赶紧安排车,我得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这事儿来得太急,工作人员都没来得及给毛主席换衣服,只好在睡衣外头披了件灰大衣,就赶紧开车往追悼会现场赶。
毛主席去看望了陈毅的家人,大会一开始,在悲伤的音乐中,毛主席和所有人在党旗覆盖的骨灰盒前,连着鞠了三个躬。
之后,毛主席陆续给一些老干部和他们家人的信做了回复,批准了陈云回北京,还有谭震林、罗瑞卿、谭政这些老同志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林彪那事儿一出,工作就堆成了山。毛主席不顾自己身体不好,还是硬撑着干,这回他老人家头一回觉得累了,有点使不上劲儿。
1976年年初,1月份那会儿,周总理因为生病走了,毛主席心里头那个孤单啊,真是从来没这么强烈过。先是林彪逃跑,接着陈老总、周总理又一个个地离开了,这对毛主席来说,打击真的太大了。可他身为国家领导人,硬是挺着生病的身子,挑起了咱们中国未来的重担,就这么一直坚持到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