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噩耗传到中南海,毛主席交代吴旭君一事遭拒:连你都不理解我

江南明月照历史 2025-04-07 14:41:41

在战争年代,罗荣桓就已经得了很重的肾病,毛主席多次询问他的情况,十分关心。

抗日战争打赢后,罗荣桓带着队伍去了东北。到了1946年初,他到达沈阳时身体已经很差了。毛主席好几次在跟沈阳那边讲话时,不问打仗的事,而是问罗荣桓的病怎么样了。

毛主席催着罗荣桓,让他别太不顾身体,赶紧去沈阳的军医院好好查一查。结果一查,发现他得了肾癌,这病可不轻。

东北局立刻把罗荣桓生病的情况告诉了中央,因为他病得很重,毛主席就说:得让他去朝鲜平壤的苏军医院看病。为了让罗荣桓得到更好的治疗,毛主席专门给朝鲜的金日成领导人和苏联那边发了电报,请求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帮助,给罗荣桓治病。

罗荣桓离开了东北,先去了朝鲜平壤的苏军医院,但因为那边医疗设备不够,没法动手术。于是,他先回大连养病。在这个期间,他还收到了毛主席的关心,毛主席特地给他在大连发了电报,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在朝鲜平壤的苏联军队医院里,医生建议罗荣桓尽快去莫斯科接受更好的治疗。毛主席也发来电报,催着他去苏联看病。罗荣桓在大连没休息多久,就听了毛主席的话,带着妻子林月琴和孩子一起,动身去了苏联莫斯科治病。

罗荣桓动身之前,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和自己,给苏联领导人拍了封电报。电报里头,毛主席说道:“罗同志是我们党里的宝贵人才,是个经过多次考验的老实干部,希望给他提供最好的医疗照顾。”

而且,毛主席还很细心地给罗荣桓准备了一些黄金,让他拿去苏联治病用。

但是罗荣桓一直没有花毛主席给他的那笔钱。到了苏联,他先用那笔钱帮助了毛主席在国外的儿子,又支援了贺子珍母女。之后,他还拿出了一部分钱,来支持烈士子女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只想着自己,而是把钱用在了更需要的地方。

罗荣桓一家到了苏联后,不仅受到了苏联方面的精心照顾和治疗,还引起了斯大林的。在苏联的那段时间,罗荣桓接受了非常周到的治疗。

多年的战斗经历中,罗荣桓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小伤不影响上战场。尽管身体有病痛,但他从未停止战斗,接连参与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指挥,还负责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事宜,为解放事业贡献了很多力量。

天天忙个不停,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了。

1949年春天,罗荣桓在天津考察时突然晕倒了。毛主席一听到这消息,就赶紧派保健医生跑到天津去给罗荣桓看病,还顺带给他带去了一封毛主席亲手写的信。信里头,毛主席让罗荣桓别担心,好好在天津养身体,说“只要根基还在,就不愁以后没机会”,并且再三告诉他,现在先别跟着队伍往南走,得先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

1949年6月之后,罗荣桓被委以重任,成为了中共中央华中局(后来变成中南局)的第二把手,以及华中军区(后来改为中南军区)的第一政委,他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先后担任了最高检察院的检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头儿,还有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等好多大官。不过呢,因为这些活儿太多太重,他之前就没好利索的病,也就越来越厉害了。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知道了罗荣桓病得不轻,就对他这位老战友提出了个特别吩咐,让他每天见干部别超过两拨人,而且每拨人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但罗荣桓心里始终装着工作,责任感特别重,他还是一直在拼命干活,每天忙不完的任务消耗了他好多时间和精力。

1963年的时候,罗荣桓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因为肾衰竭引发了尿毒症,只好住进北京医院接受治疗。

虽然现在医疗水平比战争年代提高了不少,但罗荣桓元帅的身体问题一直存在,加上他长期带病工作,这么多年来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疲惫。尽管各位领导人都很舍不得,也很担心他,可这位为革命事业立下大功的元帅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1963年12月16日晚上,罗荣桓元帅去世了,他是十大元帅里第一个走的人。

坏消息传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当时正在颐年堂开会。听到罗荣桓去世的消息,他好长时间都缓不过来。毛主席伤心地说:“罗荣桓同志有个很大的长处,就是对敌人毫不留情,对同志却非常亲近,他从不在背后说人坏话,有啥说啥,原则性和纪律性都特别强。他真是个好同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向他学习。”

在他眼里,罗荣桓十分出色,可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毛主席心里非常难过,就提议在场的所有人站起来,一起为罗荣桓默哀。

罗荣桓走后,毛主席心里一直很难过,很长时间都没缓过来。从葬礼回来后,他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下饭,满心都是忧愁。在极度的悲伤里,他亲笔写下了一首诗,题目叫《吊罗荣桓同志》,这也是毛主席唯一一首纪念元帅的诗。

罗荣桓走后,毛主席心里不由得想起了生死,也想到了自己。没过多久,他便忍不住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吴旭君谈起了“生死”这个沉重的话题。

吴旭君是负责照顾他的保健护士长,从1953年起就开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

有一天,我和吴旭君聊着天,他聊着聊着就提到了罗荣桓的去世,然后想起了他妈妈过世那会儿,还有革命路上经历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告别仪式。时间过得真快,他送走了好多人。罗荣桓元帅61岁就走了,而毛主席自己,现在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想到将来总有一天自己会离开这个世界,毛主席对吴旭君说:“到我走的时候,你别在我身边。”

他不想让吴旭君瞧见他难受的模样,便说道:“我得给你留个好印象,不让你看到我的难受。”

他和吴旭君聊着聊着就感慨地结束了对话,可第二天,毛主席又忍不住和吴旭君提起了关于“离世”的事情,他说:“要是我走了,咱们就办个欢送会。你得好好打扮一下,穿件亮眼的红衣裳或者花衣裳,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然后大大方方地上台说几句......”

他说个不停,心里盼着走后别给大伙儿留下太多伤心,还想继续为大家服务。可吴旭君连连摆手,一脸坚决地说:“不行,绝对不行,平时我都听您的,这事儿不行,我可不答应!”

她一再回绝,结果毛主席脸上的笑意消失了,说道:“你在我身边工作这么久,距离我这么近,却还不懂我的心思啊。”

吴旭君很懂毛主席的心思,但我想,要是哪天毛主席不在了,吴旭君肯定会非常伤心,根本做不到毛主席说的那样洒脱。

以后的日子里,毛主席还是会经常提起生死这事儿,有时候在工作人员面前,有时候在接待外国客人时。但大家心里都盼着,咱们的领袖毛主席能一直健健康康的,这也是吴旭君的心愿。

1974年年底,吴旭君告别了毛主席,结束了长达21年在他身边工作的日子。两年后,也就是1976年9月,毛主席离开了我们。

毛主席以前提到的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吴旭君没能像毛主席期望的那样坚强,她和全国无数的老百姓一样,因为领袖的离世而泪流满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