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春天,我站在田埂上,望着贫瘠的土地,深深地叹了口气。父亲瘫痪在床五年,母亲日夜操劳,家里的境况每况愈下。二十八岁,我依然孑然一身,连提亲的勇气都没有。
“浩子,你都快三十的人了,还不打算成家吗?”张婶的出现打破了我的沉思。一番寒暄后,她神秘兮兮地向我透露了一个“门路”,一个让我倍感意外和矛盾的建议。
她提议我娶村东头王寡妇的女儿小芳,一个被村里人称为“傻妞”的姑娘。我知道小芳,她反应迟钝,说话做事都慢半拍。娶这样一个妻子,我内心充满了抗拒。
张婶继续说道:“人家不要彩礼不说,还愿意倒贴粮食和两头猪。” 这在当时贫困的农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沉重的家庭负担,一边是对未来婚姻的担忧。
晚上,我把张婶的提议告诉了母亲。她听后,久久没有说话,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浩子,要不去见见?”我知道,母亲和我一样,内心充满了无奈。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来到了王寡妇家。小芳正在院子里择菜,她穿着朴素的布衣,见到我,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浩……浩哥。”
王寡妇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并坦诚地告诉我小芳的身世。原来,小芳并非她亲生,而是二十年前在村口捡到的孩子。据王寡妇回忆,小芳当时穿着体面的衣服,像是城里人家的孩子,但一场高烧却让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我内心震惊,同时也对小芳的命运感到一丝同情。王寡妇的诚意和家里的困境,让我最终下定决心,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礼很简单,没有热闹的场面,但王寡妇信守承诺,送来了粮食、猪,还有一些家具和日用品。小芳穿着红色的新衣,安静地站在我身旁,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婚后的生活,小芳的勤劳和贤惠彻底颠覆了我对她的印象。她每天早起为家人准备饭菜,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把我瘫痪在床的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浩哥,你……你今天想吃什么?”她总是小心翼翼地问我,语气中带着几分怯意。我渐渐被她的善良和体贴所感动,曾经的抗拒也逐渐消散。
小芳的细心更是让我倍感温暖。她记得每个人的喜好,知道父亲爱吃软烂的食物,会特意把肉炖得酥烂;知道母亲腰疼,会默默地帮她按摩。
一年后的春天,村里来了一对衣着光鲜的城里夫妇,他们拿着照片,挨家挨户地打听一个二十年前走失的女孩。我看到照片上的小女孩,心中一惊,那分明就是小时候的小芳!
原来,小芳是林家的千金,她的父亲是省城一家大企业的老总。当年,他们带着发高烧的小芳去医院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小芳因此走失,并因高烧留下了后遗症。
林家夫妇找到小芳后,激动地抱住她,泣不成声。小芳却显得有些茫然,直到林母拿出一个刻着“林”字的金戒指,她才颤抖着说道:“这……这是我的……” 原来,她一直记得这枚戒指,只是记忆模糊,无法想起过往。
林家夫妇想带小芳回省城治病,但小芳紧紧抓住我的手,坚定地说:“我……我要陪着浩哥。我是他媳妇。” 最终,林家夫妇决定在镇上买了房子,方便小芳治病,也离我们不远。他们还出资为我们开了一家粮油店,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专业的治疗下,小芳的病情逐渐好转,记忆也慢慢恢复。虽然反应还是比常人慢一些,但她已经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浩哥,你说我这样是不是好多了?”她有一天问我,眼中充满了期待。我抚摸着她的头发,温柔地说:“傻丫头,你一直都很好。”
五年后,我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他成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林家夫妇常说,这是上天对我们的补偿。但我明白,真正的补偿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我和小芳之间这份珍贵的爱情。
当年那个无奈的选择,如今看来,却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它让我找到了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幸福,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不完美的选择里。那么,人生中那些看似无奈的选择,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上天的恩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