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母亲改嫁给了刘大山。刚开始,他装得像个慈父,逢人便夸母亲贤惠。可好景不长,他嗜赌的本性暴露无遗,家里的积蓄被他一点点输光。
那天晚上,刘大山输红了眼,一进门就冲母亲咆哮:“把你藏的钱拿出来!”母亲吓得脸色苍白,手里还拿着给我缝补的针线包,低声说:“家里就剩小军看病的钱了……”刘大山一把夺过针线包,里面的针线散落一地。“少装蒜!快拿钱!”他怒吼着。母亲不肯,他便把我拖到院子里,一把推进了雪地。
我穿着单衣,寒风刺骨,牙齿冻得咯咯作响。母亲想把我拉回屋,却被刘大山拦住:“不给钱,就别想进来!”母亲哭着回屋,从炕席下摸出个布包,那是她辛辛苦苦攒了大半年的钱,原本打算给我治病用的。我去年冬天得了肺炎,家里为了给我治病,几乎倾家荡产。
刘大山拿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中,听见母亲在我耳边哭泣:“小军,娘对不起你……”她彻夜未眠,给我熬姜汤,敷毛巾,直到天亮我的烧才退了一些.
第二天,隔壁的李大爷来看我,带来了两个热乎乎的白面馒头。李大爷是退休的老校长,他知道昨晚发生的事后,气愤地说:“这算什么事!我去告诉你爷爷!”母亲想拦住他,可李大爷执意要去。
没过几天,爷爷从乡下来了。他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几斤红薯和一袋玉米面。看到我躺在床上,母亲憔悴的样子,爷爷的眼眶红了。他叹了口气,对母亲说:“秀兰,这日子不能这么过了。”母亲无奈地说:“爹,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没爹吧。”那时离婚是件丢人的事,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离婚,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爷爷没再说什么,只是拿出几个红薯给我:“小军,饿了就吃,甜。”红薯带着爷爷手心的温度,是我吃过最甜的东西。
刘大山表面上对爷爷很客气,可背地里却骂爷爷是“老东西”。爷爷什么也没说,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时不时地记上几笔。
为了供我上学,母亲瞒着刘大山去工地搬砖。冬天的工地寒风刺骨,母亲的手冻得通红,裂开了口子。我心疼地问她为什么要去做这么辛苦的工作,母亲说:“学校要收书本费了,娘想多挣点钱。”我知道,她是怕钱再被刘大山拿去赌博。
有一天,我放学后去工地找母亲,看到她躺在地上,周围围着一群人。原来她搬砖时不小心滑倒了,扭伤了腰。这时,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年男人挤进人群,蹲下来查看母亲的伤势。他认出了母亲:“周秀兰?你是老周的闺女?” 原来,他是爷爷的老战友李志国,现在是纺织厂的副厂长。李叔叔把母亲送到厂医院,并安排她到厂里工作。母亲感激涕零,李叔叔说:“当年你爹救过我的命,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母亲有了稳定的工作,刘大山表面上不再要钱,但对我们更加冷漠。我放学回家,常常发现门锁着,只能在外面等到母亲下班。有一次,下着大雨,我在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浑身湿透。爷爷路过,看到我冻得发抖,把我带回了他的小屋。爷爷给我烧热水洗澡,换上干净衣服。看着我吃完饭,爷爷愤怒地说:“这日子不能再过了!”他拿出那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刘大山的恶行。
年底的一天,刘大山又输光了钱,回来后看到我正在写作业,便一把抓起我的作业本扔在地上,骂道:“就知道学习!都是因为你们娘俩,我才去赌的!”他抓住我的胳膊,要把我拖到雪地里。
这时,门被推开了,爷爷站在门口,身后跟着街道主任、几个邻居,还有李叔叔。爷爷拿着那个小本子,脸色铁青:“刘大山,我们恩断义绝!你赶紧走吧,别再害她们娘俩了!”他把本子递给街道主任,上面记录了刘大山一年多来的种种恶行。街道主任和李叔叔也列举了刘大山打骂妻子、威胁母亲等罪证。刘大山脸色煞白,灰溜溜地走了。
我们搬进了纺织厂的宿舍,冬天再也不用担心挨冻了。母亲工作认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爷爷也留在了城里,教我读书写字,下象棋。
一年后,母亲和王师傅结婚了。王师傅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对我们娘俩都很好。我们一家四口搬进了新房,日子虽然不富裕,但很温馨。
上高中那年,我的作文《雪地里的倔强》获得了市里的奖。我写了那个雪夜,写了爷爷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保护我们。爷爷读了我的作文,眼里闪着泪光。
站在新家的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我不再感到寒冷。那个曾经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男孩,如今已经长大,心中充满了希望。爷爷说过的话,我一直记着:做人要像灯塔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雪,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