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瘦削的身影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吃力地搬运着一箱箱沉甸甸的水果。冻得通红的双手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他不敢停歇,因为每一箱水果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渺茫希望。
这时,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人注意到了他。“小伙子,你看着不像干体力活的,怎么不去上学呢?”男人慈祥的声音让吴文江心头一暖。
吴文江苦涩地笑了笑,低着头说:“叔,没办法,家里穷,供不起我上学了。”
男人名叫郑安宏,靠着水果批发生意,在上世纪80年代就积累了百万家财,是当地有名的“郑百万”。但他致富不忘本,一直默默资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多少钱能让你重返校园?”郑安宏关切地问道。
吴文江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说:“大概……5000元。”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郑安宏二话没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钞票,递到吴文江手里:“拿着,回去好好读书。”
突如其来的慷慨让吴文江愣住了,他双手颤抖着接过钱,泪水夺眶而出:“叔,这……太多了,我以后一定报答您!”
郑安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学习就是最好的报答。”
这5000元,不仅让吴文江重返校园,更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他拼命学习,最终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而郑安宏的善举远不止于此。从1991年开始,他陆续资助和收养了16名贫困儿童,即使后来散尽家财,甚至因此与妻子离异,他也从未后悔。
2007年,在街道办的支持下,郑安宏成立了“爱苗基金会”,每月定期存入1000元,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常说:“我小时候也受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就应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时间转眼来到2010年,郑安宏被查出患有结肠癌。消息传开后,他曾经资助过的孩子们纷纷从各地赶来探望。其中,最让他感动的就是吴文江。
吴文江得知消息后,毅然辞去了在鄂尔多斯第二中学的教师工作,千里迢迢赶到鞍山照顾郑安宏。校长曾极力挽留他,但他坚定地说:“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郑叔给的,现在他需要我,我必须去!”
在医院里,吴文江日夜陪伴在郑安宏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他给郑安宏擦身、喂饭,晚上就睡在病房的地板上。郑安宏看着眼前这个成熟稳重的年轻人,不禁感叹:“值了,我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这段时间,吴文江也认识了郑安宏的女儿郑丽丽。郑丽丽起初对父亲资助那么多外人有些不理解,但看到吴文江的真诚和孝心,她渐渐被感动了。
一天晚上,郑丽丽看着疲惫的吴文江,心疼地说:“文江,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我给你煮碗面吧。” 一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
在朝夕相处中,吴文江和郑丽丽互生情愫,最终走到了一起。2011年12月17日,他们在鞍山举行了婚礼。婚礼现场,十几个曾经受过郑安宏资助的年轻人也前来祝贺,场面温馨感人。
郑安宏看着眼前的一切,老泪纵横。他没想到,自己多年前的一个善举,不仅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还为自己带来了一个如此孝顺的女婿。
婚后,吴文江和郑丽丽继承了郑安宏的遗志,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爱心的种子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
郑安宏的故事,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善良,是开在生命中最美的花朵;而感恩,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最坚固的桥梁。一个人的善举,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影响一个社会的风气。播撒善良的种子,最终收获的,不仅是美丽的鲜花,更是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