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压制吐蕃的枷锁?唐初灭吐谷浑之战解析

惜蕊看历史 2023-02-17 19:28:03

初唐灭吐谷浑之战,指的是贞观9年(636年)前后爆发在今天青海及周边地区的一系列战斗,战斗的结果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吐谷浑被事实上灭国,唐帝国获得了进军西域重要的通道。但这场战争却因为另一个参与者的出现而改变了进程,甚至有人认为唐帝国灭掉吐谷浑是巨大的失误,那就是与唐帝国几乎一同崛起的吐蕃。

吐谷浑夹在吐蕃和唐帝国中间,唐军灭掉吐谷浑,事实上确实替吐蕃人扫除了一个走下青藏高原的强劲对手,打开了他们沿着青藏高原东南冲出的大门,自此之后的近三百年中,吐蕃,这个大唐的一生之敌几乎与唐军纠缠到了最后。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初唐发生的这场著名的灭国之战呢?这到底是为大唐扫清了进军西域的通道,还是松开了压制吐蕃人的枷锁呢?

迁徙而来的吐谷浑人

不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吐谷浑人严格来讲并不是西北地区的土著民族,他们属于发源于蒙古草原西拉木伦河(今天内蒙古赤峰)的慕容氏鲜卑人的一支。慕容氏说起来那也是鼎鼎大名,金庸小说中慕容复一生都以复兴燕国为己任,但可惜人不能逆天而行终于失败,而建立吐谷浑的这一支慕容氏却成功了。

吐谷浑国名的由来是因为慕容吐谷浑,是吐谷浑的开国之君。慕容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慕容涉归的这两个儿子都是有勇有谋之人,也正因为如此,一山难容二虎,两人逐渐从感情良好的兄弟变成了互有嫌隙的陌路人。

根据《宋史》记载:

阿柴虏吐谷浑,辽东鲜卑也。父弈洛韩,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若洛廆别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七百户与浑。浑与廆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廆怒,遣信谓浑曰:“先公处分,与兄异部,牧马何不相远,而致斗争相伤?”浑曰:“马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致斗。斗在于马,而怒及人邪?乖别甚易,今当去汝万里。”

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两人都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牛马牧民,但是放牧的时候却因为两群马相互撕咬而结下了冤仇。牧马事件可能是两人结仇的缘由,但这背后更重要的其实是浑庶长,廆正嫡六个字,也就是说两人结怨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庶嫡之争。

在公元283年左右,慕容吐谷浑率领自己控制的1700户离开了辽东地区,西迁到内蒙古阴山,313年左右,慕容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也就是未来这支西迁的鲜卑人将要生存战斗近三百年的地方。

远道而来的鲜卑族人在慕容吐谷浑的带领下不断的发展,317年,慕容吐谷浑逝世,享年七十二岁,由他的长子慕容吐延继位,随后再由其长孙慕容叶延继位。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设置司马、长史等官,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统治架构,同时,还以他的祖父,也就是吐谷浑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名字,吐谷浑就此诞生。

和身在东北的慕容鲜卑族一样,吐谷浑人的命运似乎也离不开“外来者”这个标签,虽然吐谷浑人趁着中原内战大力扩展势力范围,但却总是身处边陲之地,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到了隋朝建立,吐谷浑人的命运开始了新的变化,逐渐走向了灭亡。

关于吐谷浑国的灭亡,可以列出来许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吐谷浑国所占据的地域不足以支撑一个中等国家生存,在东部出现了一个统一帝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今天的青海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部分都是荒漠高原,河西走廊地区虽然有一部分雪山融水浇灌的肥沃土地,但面积狭小,没法供养大量人口。此外,和突厥人占据的北亚草原地带相比,吐谷浑地区缺少与中原帝国保持平衡的重要缓冲地带,这一点在中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开始进入重建时期后表现的越加明显:相对弱小的吐谷浑距离隋唐太近了。

隋朝建立,拉开了中原王朝重建大统一帝国的序幕,这一点在领土上的表现就是,隋军秣马厉兵直指四周的割据势力,将其一一剪除。在隋文帝时代,依靠着精妙的制强扶弱策略,东突厥已经臣服隋朝,甚至在启民可汗的信件中,突厥人对隋朝人可谓“卑躬屈膝”,顺遂非常。突厥人再一次君临北方、凭陵中原还要等到隋炀帝时候的雁门之围,所以此时摆在隋朝君臣面前的只剩下两个主要对手,一个是高句丽,一个就是吐谷浑。

开皇年间,吐谷浑曾多次侵扰隋朝西部边境,也许让我们今天不能理解的是,面对着日益强大的隋朝,吐谷浑为何一再主动挑衅、侵扰边境,而不是谨慎处理与强大邻居的关系?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吐谷浑国内政治结构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吐谷浑还处在相对原始的游牧民族时期,侵扰边城这种行为其实不用解读出来太多政治含义,更多的其实是经济上的,也就是依靠劫掠取得资源。《旧唐书》记载:

(吐谷浑)国无常税,用度不给,辄敛富室商人,以取足而止。

也就是说吐谷浑人没有建立征税系统,所用的赋税竟然主要是靠打劫而来。这一点在唐朝时期表现的更加明显,也最终给吐谷浑招来了灭顶之灾。

隋文帝时期对吐谷浑的策略整体比较克制,甚至在吐谷浑内乱有人投诚的时候,隋文帝也选择了拒绝。比如一个叫做拓跋木弥的人曾经举族内附,被隋文帝以不鼓励背叛为由拒绝。(拓跋木弥是党项在隋朝时的首领,他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党项”和“西北”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大家可能就知道了,这个拓拔木弥就是后来威震西北的西夏的先祖)但到了隋炀帝时期,他不仅大兴土木,也四下开启战端,吐谷浑也是其中一个。608年,隋炀帝派兵进攻吐谷浑,击败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设了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极短暂的控制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并未被隋朝控制,加上隋炀帝后来在东北进攻高句丽,伏允几年之后就收复了全部失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抵御不了。

总之,在隋朝时期的开端,吐谷浑人还没有感受到太多压力,真正让他们胆寒的时候,是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在位的时期。

夹缝中的生存,贞观初年的吐谷浑之战

隋朝二世而亡,而且隋炀帝时期四下轻启战端,所以西北部的吐谷浑人并没有承受到来自东方的巨大压力,这种形势一直延续到了初唐时期。

唐朝建立之初,为了击败占据河西地区的李轨政权,高祖李渊曾经与吐谷浑人达成协议要共同进攻李轨,虽然最后击灭李轨过程中吐谷浑人没有多少作为,但也可见此时唐朝与吐谷浑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不管吐谷浑人有没有意识到,但唐朝君臣的“远交近攻”策略还是比较清晰的,在没有剿灭其他割据势力之前,唐军还不想轻易开辟新的战场。

时间来到了贞观元年(627年),吐谷浑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逐渐强大的东方邻居的威胁,所以主动遣使与唐朝沟通,请求通婚以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太宗李世民考量过后同意了这个提议。但不幸的是,这却意外成了唐朝与吐谷浑之间关系的第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吐谷浑人在请求通婚的同时,又犯了喜好劫掠的本性,大举进攻唐朝与吐谷浑人的边境城市鄯州,这一行动惹恼了唐廷君臣,通婚一事就此作罢。(通婚不成之事还有唐朝命吐谷浑王子迎亲但其不至一说,不过双方未能结成姻亲毫无疑问)

我们今天比较难以判断李世民同意通婚是不是想稳住吐谷浑,好全力解决北方的东突厥人,但这即使不是全部目的,也必定是目的之一。而我们参考以后文成公主入藏之后的唐朝与吐蕃关系,就能知道即便李世民同意与吐谷浑通婚“目的不纯”,但对于稳定双方关系还是会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可惜这种可能性在贞观元年就不存在了。

通婚事件结束后不久,影响双方关系的第二个重要分水岭出现了,也就是贞观四年李靖平定东突厥事件。

我们都知道,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大唐君臣的首要战略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完成内部统一,第二则是抵挡住北方突厥人的强大压力。武德朝唐朝君臣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目标,而第二个目标则在贞观四年实现。贞观四年前后,李靖率军扫平大漠,击败了东突厥,唐朝军力溢出,开始把目光对准遥远的西域,而这片土地从东汉开始,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掌握在一个中原大统一王朝之下了。

贞观六年(632年)、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多次侵犯唐朝西部边境,唐吐关系进入新阶段,吐谷浑之战开始,这次作战大概可以分为前期作战、后期治安两大阶段。

传统上,吐谷浑之战开始的标志是贞观八年樊国公段志玄领兵反击吐谷浑,这次反击非常有力,除了段志玄带兵深入吐谷浑直至河源之外,李君羡也率军出击,在青海西南附近大败吐谷浑,可是吐谷浑不甘心失败,当年十一月曾再一次进攻源州,并最终引发了灭亡吐谷浑的以李靖为统帅的第二次西海道行军。

从这里看,把段志玄领兵反击当做吐谷浑之战的开端确实没有特别大问题,不过史书里面有一处小细节我在这里想说一下,那就是段志玄出兵之前李世民曾经再一次给吐谷浑释放善意,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伏允又遣兵寇兰、廓二州。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数犯边;又执唐使者赵德楷,上遣使谕之,十返;又引其使者,临轩亲谕以祸福,伏允终无悛心。六月,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将边兵及契、党项之众以击之。

也就是说,在段志玄率军反击之前,其实还发生了吐谷浑扣留唐廷使臣赵德楷一事,最终段志玄领兵反击,所以唐廷在最终发兵之前也没有放弃和平途径解决吐谷浑问题的努力,不过我们也需要明白,这并不是说唐廷就放弃吐谷浑,而只是为了掌控河西之地另一种手段。

总之,贞观八年年底的段志玄领兵出击拉开了唐军踏平吐谷浑的序幕,史书记载:

(贞观八年)十二月,辛丑(21日),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通、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击吐谷浑。

贞观朝的第二次灭国之战依然以李靖为统帅,他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而侯君集、李道宗等初唐名将,以及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铁勒、突厥内附胡将都参与了此次进攻,而他们也将展示出初唐唐军的强悍战力。

八年年底出兵之后,唐军大概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集结,并与吐谷浑人有了初步接触。贞观九年3月19日,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击败了一个月前叛逃入吐谷浑的羌人,4月8日,任城王李道宗又击败了吐谷浑军队。眼见无法抵挡,伏允可汗又开始使用游牧民族常用方法,也就是利用恶劣的地理环境阻碍唐军进军,《资治通鉴》记载:

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

伏允可汗把供马匹食用的野草一烧,率军躲到了大沙漠中。面对这个情况,出兵的唐军高级将领们有了比较大的分歧:

诸将以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前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也就是说大部分将领都认为,伏允可汗把路上的野草都烧掉之后,马匹疲惫瘦弱,很难再孤军深入追击来伏允的部队。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判断,缺少补给深入陌生的环境,不仅容易被敌军伏击,也易于因为队伍本身的压力发生哗变,造成本次出兵的失败。

但侯君集牢牢把握住了这次吐谷浑之战的关键,那就是斩草要除根,避免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的情况。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侯君集其人也是一个狠角色,不管为人还是作战,都信奉雷霆手段,不会拖泥带水。最终,李靖同意了侯君集的建议,决定发兵荒漠追击伏允可汗,不给他一点喘息的机会。

今天的我们在史书中只看到了“李靖从之”四个字,但这四个字背后却有千钧重担。当时发兵吐谷浑虽然重要程度不及之前灭亡东突厥,可也是十足的灭国之战了,而且作战环境之恶劣和灭亡东突厥几乎一致。在这样只许胜不能败的情况下,李靖能够做出孤军深入荒漠追击伏允可汗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初唐军神李靖磐石一般的决断力和对麾下军队的充分信任,而这在随后的战斗中也被充分充分证明。随后,李靖对麾下军队进行了分配:

(李靖)中分其军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

李靖带着薛万均和李大亮走北路,侯君集则和李道宗走南道,双线出击追击吐谷浑主力。双线唐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作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李靖等人的北路军在四月二十三和二十七日接连击败吐谷浑人,不仅歼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也得以夺取牛羊杂畜补充军食。南路军行军更为艰苦一些,《资治通鉴》记载“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冰,马啖雪”,四月份(大概与阴历更为接近)的青藏高原还非常寒冷,所以没有水的时候人吃冰、马吃雪,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人最终追到了伏允可汗,吐谷浑主力一触即溃,丢下大量辎重落荒而逃,吐谷浑之战在短短半年内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伏允可汗见状,决定舍弃祖先打下的土地,一直往西越过图伦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跑到于阗国(今天新疆和田、皮山地区),躲避唐军的追击。

当时,唐军还只占据了河西走廊部分地区,高昌之战还没启动,广阔的西域还属于西突厥人和其他土著政权的天下,唐军在这一片区域还没有多少存在感。李靖发起的这次西海道行军,已经取得了重大战果,远胜于隋炀帝时期。而且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即使在今天也都是一片死亡之海,更别说一千多年前的初唐时期了。所以伏允可汗也是下了巨大的决心才出此下策逃入图伦碛的,他以为这次真的逃到了天涯海角,唐军就不会再和索命的神鬼一样追击了,可惜他再一次打错了算盘,唐军的目标显然不是把他赶跑这么简单。

伏允可汗的末日和后吐谷浑时代的唐蕃角力

伏允可汗西逃之后,唐军北路军的高级将领们再一次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进行了商讨。薛万均觉得穷寇莫追,此时战果辉煌,而前面道路艰难,再次追击得不偿失。但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那就是初唐著名蕃将,契苾部落酋长契苾何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三人是连李靖都赞赏有加的名将,都有作为当面之将的能力,尤其是东突厥正儿八经的王族,都匀可汗阿史那社尔,十余年后灭亡东突厥的昆丘道行军就是以其为核心指挥官发起的。当然,西海道行军只有契苾何力和执失思力参与了。

讨论中,契苾何力提出了和侯君集相似的观点:贼无城郭,逐荐草美水以为生,不乘其不虞,正恐鸟惊鱼骇,后无以窥其巢穴。敌人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民族,可不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农耕政权,这次他们四下乱窜,不趁着还有他们的踪迹进行追击,以后就找不到他们的老巢了。

薛万均听了也不能当逃兵,便同意了契苾何力的意见,再一次朝西追去。这次作战更为艰苦,唐军深入大漠,经过鄯善(也就是楼兰,大概位置是今天新疆若羌县)、且末(今天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后来唐朝在这里设置播仙镇防御吐蕃),沿着昆仑山北麓一路追击。这路唐军的拼命追击彻底击垮了伏允可汗等人的心理防线,在巨大的压迫下,伏允可汗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最终还没到于阗,他就被左右所杀。

此时侯君集、李道宗的南路军和李靖率领的北路军主力一路势如破竹,会师大非川,留在国内的伏允可汗长子慕容顺无可奈何,杀掉一直怂恿吐谷浑骚扰唐军的国相天柱王,举国投降。5月18日,李靖上奏平定吐谷浑,至此,历时半年的西海道行军圆满结束,吐谷浑之战也进入了后期治安阶段,而这一阶段比前期作战阶段更为曲折。

西海道行军作战结束之后,朝廷对处置吐谷浑故地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最终并没有和隋朝一样在青海吐谷浑故地设置州郡进行统治,而是采取了羁糜政策,扶持之前曾经滞留长安的慕容顺,以其为亲唐势力的首领,间接掌控吐谷浑故地。我们查看后来河西、青海方向的局势变化,这一政策其实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在吐谷浑背后,另一个强大的势力开始崛起,他们同样觊觎着肥沃的昆仑山以北的西域、河西地区,孱弱不堪的吐谷浑亲唐政权不可能抵挡得住这一势力的侵扰,这一个势力就是吐蕃。

大概在武德朝到贞观前期,青藏高原上吐蕃人在弃宗弄赞(也就是松赞干布)的统领下,完成了雅鲁藏布江中下流域的政治整合,划分疆域为五茹、六十一东岱。新崛起的吐蕃人一边向西北的羊同国进攻,占据珍贵的可利用土地,一边东进向河源地区扩张,同吐谷浑争夺西羌霸主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以雅鲁藏布江为核心基地的吐蕃人不仅人数更多更有凝聚力,同时也占据着从高到低的地利优势,所以进展非常的迅速,接连吞并了原本属于吐谷浑的白兰、白狗、春桑和迷桑等部落。

非常巧合的是,唐军发起西海道行军前的一个月,也就是贞观八年(634)十一月,松赞干布的使臣也到达了长安,这是有史书记载以来唐蕃首次正式接触,随后在贞观八年年底,李靖出兵吐谷浑,大概在同一时间,唐朝回访的使臣也离开了长安,朝青藏高原逻些城而去,并在第二年上半年抵达。而这段时间,唐军正在离吐蕃人不远的青海地区追击吐谷浑人。

时间上的巧合不禁惹人遐想,但史书上不甚明了的记载又给我们了解一个关键问题蒙上了一层迷雾,那就是:在这次西海道行军中,新崛起的吐蕃王朝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唐朝发动灭亡吐谷浑的西海道行军之前,唐朝与吐蕃人达成了秘密协议,双方合作共同灭亡吐谷浑。不过在随后的战斗中,吐蕃人并没有进攻,而是静静等待着唐军取胜之后摘取了胜利果实,趁机侵占了大量吐谷浑的土地。所以唐朝灭亡吐谷浑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导致唐蕃之间失去了一个关键的缓冲区,唐廷最佳做法应该是教训伏允可汗之后,以吐谷浑作为压制抵挡吐蕃的前沿阵地,如此,就能避免后面吐蕃人做大之后对唐朝得巨大威胁。

基本上,这种看法在唐蕃贞观八年、贞观九年那次唐蕃交流缺乏史料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作为一种猜想的,而且里面几个描述也确实是事实。但下路符对“唐蕃联手灭吐谷浑”以及“唐朝灭亡吐谷浑失去唐蕃之间缓冲区”的论点还有其他看法。

确实,唐蕃首次交流和西海道行军时间线如此重合,你说两者之间没关系那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西海道行军中吐蕃人确实没参与,行军结束之后他们明里暗里又掺和进了吐谷浑国内也是基本符合事实的。但唐蕃联手灭吐谷浑有一个巨大缺陷就是时间问题,如果要联手行动,唐军出发的时间不太可能就在吐蕃使者到达长安之后一个多月,而且唐朝使者回访的时间正好是李靖率军在进行西海道行军的时间。吐蕃人在唐军西海道行军过程中没有出现基本是确认的,至少没有大规模出现,但原因我觉得不是因为吐蕃人此时耍了心眼要唐军替吐蕃人火中取栗,而是因为两者之间最可能的交流就是唐军告诉吐蕃人,这次军事行动只针对吐谷浑,你不要多想。

在刚刚结束灭亡东突厥之后的时期,初唐可真的算是名将如云、勇士如雨,作为一个实力比不过东突厥的吐谷浑,唐廷不太可能为此就要和一个相对全然陌生的域外国家达成军事行动上的一致,而且史书上对此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以追寻,所以唐蕃联手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唐使贞观九年拜访逻些城,更大可能一个是为了大概介绍一下唐军此后可能在青海地区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解一下这个新的陌生势力。

但西海道行军确实彻底改变了唐蕃、唐土以及吐谷浑和吐蕃这三对关系。在西海道行军之前,吐谷浑夹在吐蕃的大唐之间,已经感受到了夹缝生存的压力,吐蕃人崛起之后,一直在向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扩张,吐谷浑就是其不断进攻和蚕食的对象,吐谷浑国内民族复杂,羌人、吐谷浑人和汉民都有,他们有的倾向于吐蕃人,有的倾向于唐朝,有的则鼠首两端。这一点在唐军击败伏允之后的安排也可见一斑。

当时,初唐朝堂之上反思隋朝过失的风气非常浓厚,其中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四下征战就是最为严重的几条,所以李靖击败吐谷浑不久,唐廷就做出了撤兵不置县,只保留慕容顺作为亲唐势力代表来掌控吐谷浑故地的决定。但李世民知道慕容顺长时间在内地生活,威望不足,所以预先做了安排:

壬子,李靖奏平吐谷浑。乙卯,诏复其国,以慕容顺为西平郡王、故吕乌甘豆可汗。上虑顺未能服其众,仍命李大亮将精兵数千为其声援。

五月二十一日,太宗李世民下诏恢复吐谷浑国,任命慕容顺为西平郡王、故吕乌甘豆可汗,并让李大亮率精兵数千人为其后援力量。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吐谷浑地区的复杂局势依然超出了唐廷设想。在慕容顺被册封为西平郡王之后不久,吐谷浑国民因为慕容顺长时间呆在中国,竟然发动叛乱杀死了慕容顺:

吐谷浑甘豆可汗久质中国,国人不附,竟为其下所杀。

我们想一下,就在半个月前,唐朝大军刚刚如狂风卷落叶一般横扫吐谷浑,作为唐朝册封的西平郡王、故吕乌甘豆可汗,他身后站着的除了李大亮的几千精兵,更有威武霸气的大唐帝国,所以慕容顺即使再“久质中国”,也到不了直接被杀的地步,除非慕容顺和国内发生叛乱的这部分国民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矛盾导致了西平郡王慕容顺被杀呢?我们看“久质中国”四个字,一个隐藏的真相隐约浮出水面,西平郡王慕容顺被杀背后,很可能就是越加激烈的唐蕃之争的表现:慕容顺可能是在执行唐帝国意志过程中,与倾向于吐蕃的势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两者发生了冲突而被杀的。

至此,大唐真正的对手吐蕃王朝,逐渐走到了前台。

慕容顺被杀之后,吐谷浑人又立了他的儿子诺曷钵为王,但幼主当国,面对的又是如此复杂的局面,自然而然的就是“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到了贞观九年十二月,唐廷下诏,命之前西海道行军中表现出色的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率大军再次开到了吐谷浑。和上次一样,唐廷在出兵之前也是先派遣使者宣谕劝解,如果有不遵从诏令的,相机予以讨伐。

但这次作战并没有彻底解决吐谷浑问题,因为此时的吐谷浑早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此时在这片大地上征战的,不是吐谷浑人,而是唐军和吐蕃人,双方真正直接交手,还要再过3年的松州之战。

吐谷浑之战的尾声和未来的唐蕃之争

以李靖为主帅的西海道行军,也就是吐谷浑之战,从贞观八年年底,到贞观九年五月中旬,大概持续了五个多月的时间。作战本身都是在荒漠和高原上进行的,甚至还延伸到了昆仑山以北的图伦碛,整个过程非常的艰苦,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人展示出了初唐唐军坚韧不拔、心如磐石的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战争本身歼灭了吐谷浑大量有生力量,伏允被杀,慕容顺被立为新可汗,唐廷实现了预期的作战目标,把青海湖附近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击败吐谷浑之后,由于唐廷高层,尤其是部分文官高层坚持反战慎战、慎用民力选择,唐军作战结束后直接退出了战场,导致吐蕃人趁虚而入,利用地利优势和民族优势,搅动吐谷浑内部爆发各种叛乱,给随后青海地区的局势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

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唐廷出兵吐谷浑的决定是盲目的,前面下路符已经说过了,在今天的青海湖地区,完全不能支撑一个中等规模的势力存在,尤其是在大唐和吐蕃相继崛起的背景之下,吐谷浑独立存在的基础彻底消失了。所以想要利用吐谷浑压制吐蕃,非常的不现实。

在吐谷浑事实上亡国之后,唐帝国与吐蕃正式开始了试探,这其中以贞观十二年八月-九月之间爆发的松州之战,也就是当弥道行军最为典型,这一战后,两个实力雄厚的大国都不得不逐渐适应对方的存在了。

1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