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的“太上总司令”,连朱德的军事指挥权都被他实际剥夺

关河有五十州 2025-01-18 13:18:45

1934年1月,中革军委机关进行整顿和扩大,成立了一、二、三、四局。四个局里面,有两个局都跟无线电有关:原前方二局随朱德、周恩来回到瑞金,与后方二局合并,仍称二局,主管无线电侦察,局长是曾希圣;三局(当时称四局,后改称三局)主管通信,除原无线电总队的无线电通信外,还将有线电和简易信号通信(包括旗语等)纳入进来,局长是王诤。

二局合并后又增加一部电台,使其电台达到7部,同时二局还健全了组织,下设破译科、侦收科、校译科,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三局分管领域,红军通信装备特别是无线电通信装备得到进一步增强,到1934年,中央红军每个师都有了一部电台,有线电通信装备也有所增加。

此时的红军之于白军,如果说战略上和整体上是以弱胜强的话,单论无线电侦破和保密技术,则早已是以强压弱,占据绝对优势。由于红军能侦听和破译白军的电报,自身又不被白军所破译,并能通过无线电通信等手段,将其拿手的运动战战术运用得越来越娴熟有效,故而战场对红军而言,已成为一种单向的透明。这是红军历次反“围剿”屡屡获胜的重要原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战场信息的掌控,虽是战役战斗取胜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在情报充分可靠,通信力量强大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指挥失当的问题,仍然会令前者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因此陷入失败。

尽管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是因为朱德、周恩来沿用了毛泽东的军事思维和打法,然而博古等人却不这么看,他们把仗能打赢,归功于执行了他们“左”的一套。其结果,就是临时中央在相关政策上变本加厉,提出了“筹款百万,赤化千里”、“创造百万铁的红军”等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口号以及无法实现的任务,把个好端端的中央苏区弄得乌烟瘴气。

由于博古等人既不懂军事,又没有上过前线,所以一开始前线军事还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在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李德本来只是共产国际选派至中国的军事顾问,博古等人出于在军事上推行其“左”倾冒险主义的考虑,便竭力依靠和抬高他,最终使他成为包揽军委一切工作的“太上总司令”,从而实际剥夺了朱德、周恩来的军事指挥权。

《玉变为石1》,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

1 阅读: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