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后续:华北根据地生死存亡之战,八路军如何应对险境

关河有五十州 2025-01-06 12:34:54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是整个百团大战中最艰苦的时期,百团大战结束后,如毛泽东所言,华北根据地又进入了“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阶段。

因为百团大战,日军统帅部开始对华北根据地予以异乎寻常的重视,原在华北推行的“治安肃正运动”也被上升为“治安强化运动”。 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就是日军将华北划分为三种地区,被他们占领的区域叫作“治安区”,双方争夺的区域叫作“准治安区”,抗日根据地叫作“非治安区”,总而言之,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摧毁八路军的生存条件。

1941年的春天,是一个寒冷的春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年一月,三八六旅被改为一二九师机动部队,免兼太岳军区,另由决死一纵兼太岳军区。

三八六旅一直都是日伪军寻歼的重点目标。1月26日,陈赓率三八六旅抵达武乡县韩壁村,有人将这一消息泄漏给了正在寻找他们的日伪军。次日凌晨,日伪军一千多人突然包围了韩壁,此时驻扎在周围的三八六旅各部均已转移,只有十八团的一个营担任旅机关的警卫。陈赓排兵布阵,与他的老领导刘伯承相比,有时不够精细,常有考虑欠妥之处。在关家垴之战中就暴露出这一问题,柳树垴那么关键和重要的地方,如果让七七二团或十六团来扼守,肯定要比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强,日军的偷袭也未必能够成功。后来柳树垴失守,二十五团参谋长李懋之建议先围再反攻,而且还是等总攻开始才一道进攻。李懋之是幕僚长,想法往往会慎重一些,但当时更适当的处置,其实应该是趁山上的日军立足未稳,立刻组织反击。陈赓同意了李懋之的建议,结果导致夺回阵地的黄金时间被白白耽误,日军趁机在山上挖掘工事,直到关家垴之战结束,柳树垴也没能打下来。

从十八团调部队警卫旅机关,同样不是一个特别恰当的布置。十八团是由原冀南军区先遣支队改编过来的部队,没有打过什么硬仗,百团大战时又在太岳军区留守,从战斗力来讲,在三八六旅中垫底。旅机关是三八六旅的指挥中枢,必须绝对保障,给旅机关设置警卫部队,就算不从最让人放心的七七二团“老二团”中抽兵,十六团、十七团也都还行,偏偏选了十八团,这不能不说是陈赓的一个失误。

《一个寒冷的春天1》,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