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河南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在洛阳召开,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探索河南乡村建设的基层实践,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河南样板提供指引。
会议上通报了河南省首批1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潢川县、嵩县、西峡县、新安县、灵宝市、光山县、兰考县、济源大沟河、新乡县、淮阳区等10个创制型先导区,中牟县、宁陵县、罗山县、卧龙区、内黄县、林州市等6个培育型先导区。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单元,以集镇为中心,以产业布局为纽带,小切口入、全方位融,通过连片规划、资源互补、产业协同、利益共享、整体提升,集成推进城乡融合、三产融合、三生融合、五大振兴,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探索的先进模式、先进理念集成应用到先导区建设中,增强片区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可持续性,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可实施、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突破性、引领性成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是河南以“片区化”理念推进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打造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河南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模式,也树立了城乡融合发展新标杆。2024年,河南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成效显著,农村户厕改造18.36万户,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6.3%,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新改建农村公路6842公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
河南省首批16个先导区覆盖平原、丘陵、山区、盆地等不同地貌,通过打造标杆性示范片区,先导区“头雁”发挥在模式创新、路径突破、资源整合等方面引领作用,从“点上开花”到“全面出彩”,从示范引领到全域共富,推动美丽乡村向和美乡村的精彩蝶变,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河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