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启动“净水入黄河”工程

云海先锋 2025-04-11 10:06:12

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河南省近日印发《“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以“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治理为核心,明确到2027年实现黄河干流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支流水质显著改善的目标,为全国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河南方案”。

此次工程覆盖黄河河南段干流(风陵渡大桥至刘庄断面)及伊洛河、蟒河、沁河等主要支流,涉及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濮阳、三门峡及济源示范区8个地市。方案聚焦“三水统筹”,通过实施5大类20项重点工程,系统解决黄河河南段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等问题,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三大攻坚行动筑牢生态屏障

针对城镇污染,河南将在巩义、新安、温县等支流沿线区域新建改扩建20座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30万吨/日,改造污水管网300公里,2025年底前基本消除县(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工业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推进巩义、孟州、济源等化工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工程,2027年前完成园区深度治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同步发力,推进荥阳、武陟等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质,202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显著提升,黄河滩区畜禽养殖场(户)全面退出。

节水控水行动中,河南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和灌区改造,推广雨水集蓄、再生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郑州、洛阳等试点城市2027年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6万吨/日、输配管网100公里。生态流量保障方面,在洛宁、新安等地实施水源涵养工程,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2025年伊洛河、沁河主要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率达90%,确保河流生态基流稳定。

围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河南将对伊洛河、蟒河等170公里河道实施生态修复,新建50公里生态缓冲带,修复沿黄湿地及水生植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同步展开,重点推进伊洛河、宏农涧河沿线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提升流域水土保持能力。

智慧监管与风险防控双管齐下

方案提出构建“水体—排污口—污染源”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整合流域监测资源,建立生态流量分级调度和预警预报系统。针对化工园区等高风险区域,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2027年前完成伊洛河、蟒河等河段风险防控设施建设,强化重金属及尾矿库环境风险排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

作为实施主体,8地市将细化任务清单,强化资金保障,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省环委会办公室将统筹调度,推动形成 “省级统筹、市县落实、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预计到2030年,河南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支流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改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净水入黄河”工程是河南落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随着污水处理厂、生态湿地、智慧监管平台等工程陆续落地,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沿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标志着河南黄河流域治理从“治污为主”向“系统保护”全面升级。

1 阅读:85

云海先锋

简介:不一样的角度,解读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