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君臣的顶级阳谋-唐灭高句丽的奇正战略

惜蕊看历史 2023-02-26 08:17:04
01东北亚秩序的重新整顿-隋唐连续征伐高句丽的背后原因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在位期间连续启动许多大的工程并发动多次战争,最终导致民怨沸腾,身死国灭,其中最重要的战争主要就是征伐高句丽之战。所以隋炀帝的大兴土木、好大喜功成为了反面典型,几乎每次提到历史经验都会把他拿出来说道说道。

但实际上,隋炀帝发兵进攻高句丽并不是单纯的心血来潮,这次战争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此时的高句丽已经威胁到了隋唐第二帝国对东北亚秩序的控制,隋炀帝发动灭亡高句丽的战争,实际上是再次完成了天下一统的中原王朝整顿东北亚秩序,重建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局面的一个步骤。

要说明这一点,需要从高句丽的起源说起。秦朝末年,中原战乱不已,北方几个国家的民众被秦军驱赶逃向了辽东乃至今天朝鲜北部,后来,以燕人卫满为首的一支击败了占据此地的箕子朝鲜政权,建立了卫氏朝鲜。

汉武帝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灭掉了卫氏朝鲜,并在此设立了著名的乐浪、临屯、玄冤、真番四郡,《后汉书》记载“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也就是在此地实行了和中原一样的郡县制度,让高丽人成为了西汉的直属臣民。

不过在两汉交替之际,中原再次陷入混乱,高丽人趁机又一次建立了民族政权,也就是高句丽,占据了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一带,以丸都为都城。没错,高句丽,最开始的疆域是在辽宁、吉林附近的。

重新独立的高丽人试图趁着中原变乱扩大领土,但此时虽然天下三分,但高丽人的实力依然和中原政权相去甚远,比如著名的魏国将领毋丘俭就曾在正始五年(244年)率军直接攻破丸都城,几乎灭亡了高句丽,让高句丽在此后的几十年苟延残喘,再不敢朝东踏入半步。

高丽人占据今天的朝鲜半岛等地区是在西晋末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世,不仅中原兵乱,北方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南下,整个中国乱成了一锅粥,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高句丽趁机休养生息、扩大领土,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受中原王朝制约的庞大势力。

五胡乱华时期高句丽越过千山山脉(辽东半岛的长白山余脉),并彻底占据今天的辽东半岛是高句丽做大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此时的高句丽坐拥辽东半岛和朝鲜北部,辽东半岛不仅不是后世与山东半岛组成的护佑中原的堡垒,反而成为了高句丽刺入中国的獠牙,毋丘俭横行朝鲜的事情再也没法发生了。

中原的南北政权无力控制高句丽,只好用册封加以笼络,北魏册封其为征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高句丽王,世袭罔替。南方政权也不断册封其为乐浪公、高丽王,希冀牵制北方政权,所谓高句丽“强盛不受制”。

终于,三百年魏晋南北朝大乱世被隋文帝终结,隋唐第二帝国这个中华民族新的顶峰再次到来,不过此时的高句丽已经不是西汉时期的帝国直属领地,更不是那个被魏国一将军便要几近亡国的小政权了。

此时的高句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境内分为东海岸、丸都山区、辽东地区和平壤所在的朝鲜北部四大区域,实力强劲,实为一等一的强权了,而这正是包括隋炀帝在内的隋唐前后四代帝王攻打高句丽的最深层次原因:高句丽已经强大到足以挑战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北亚秩序了,必须除之而后快。

02以正相合-隋朝征讨高句丽的失败与李世民的反思

为了解决不受控制盘踞东北的高句丽政权,从隋文帝时期就开始发兵辽东,试图灭亡高句丽。

隋文帝和隋炀帝两朝一共发兵共计4次征讨辽东高句丽。开皇十八年(598年)2月,高句丽联合靺鞨进攻隋朝东北边境,虽然当即就被隋军击退,但隋文帝趁机发兵辽东,出兵三十万讨伐高句丽,不过这次出兵因为天气原因草草收场。

隋炀帝时期发动过三次讨伐高句丽的战争,分别是大业八年、九年和十年三次出兵。隋炀帝时期国力强盛,经过隋文帝的苦心经营,不论是当时的人口粮食,还是军队实力,都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政权的巅峰。

但隋炀帝个人好大喜功,过于轻视高句丽,自以为对方不过是一个割据小政权,三次出兵全部采用聚集百万大军横冲东征的方式,数十路大军分兵出击,妄图一击制胜,却一头撞到了高句丽人苦心经营的辽东地区的山城与辽河防线之上。

更大的困难还不在高句丽的坚固山城,而在于艰苦的后勤运输和灾难性的天气。和今天不一样,隋唐时期的辽东地区布满了沼泽地,这些地段冬天的时候表面虽然看似平缓坚硬,实际上下面全是泥沼。

后代金朝人曾经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说辽东沼泽地带行走“如在水中行,妃姬辈虽卧兜子中,驮马背亦湿透重裳,地狱之苦无加于此”。

商旅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要供给百万大军粮食的辎重部队,其困难可想而知。

而辽东地区的严寒更是巨大的困难,就如同莫斯科的冬天一样对隋军造成巨大伤害。虽然隋炀帝几次出兵都是在开春,希望在冬天来临之前结束战斗,但往往陷入到高句丽人的缠斗中去而被拖到冬季来临,不适应严寒天气的隋军战斗力下降严重,加上物资不够,要想取得战果几乎是不可能。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很清楚,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还没结束,反隋起义便遍地而起,隋朝也随之灭亡。

唐朝时期对高句丽的征讨要一直等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此时经过休养生息的唐帝国国力蒸蒸日上,在接连解决了北边的突厥和西边的高昌等外敌之后,李世民把目光对准了东北关外的高句丽,借着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弑君和新罗求救的由头,唐军终于出兵了。

和隋朝相比,唐朝的出兵风格完全不同。首先在兵力上,贞观十八年这次出兵唐军水路两路加起来统共十余万,远少于隋朝上百万的东征军队;第二点则是太宗朝君臣仔细吸收了隋朝灭亡高句丽失败的教训,从战略上对这个东北势力非常的重视,采取了步步为营、联合其他东北少数民族势力等针对性措施,不再追求一击致命,而是把目标先对准了辽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地区。

唐初名将云集,贞观十八年的这次出兵除了李世民自己,长孙无忌、李勣、李道宗等名臣名将尽数东征,而且后来的名将薛仁贵也是这次出征一举成名的,可谓是精兵良将、队伍精干。

和古朴僵直的隋军相比,与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磨练出的唐军来去如风、运动战能力出众,刚进入高句丽境内,便靠着李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一举跨过了高句丽从贞观五年(631年)就开始经营的辽河-长城防御体系。

措手不及的高句丽人无力抵挡李勣、李道宗等人的闪击战,辽东地区盖牟城、辽东城、白岩城等相继被攻下,最终双方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安市城(今天的辽宁省海城营子市附近)决战,唐军在1:5的劣势之下强行击溃高句丽高延寿率领的高句丽和靺鞨15万联军,展现了独一档的作战实力。但在安市城下唐军最终未能占得先机,时间又到了冬天,唐军最终撤兵返回了关内。

但这次东征,攻克“玄冤、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山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战士死者凡二千人,战马死者十七、八。”

贯彻了事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在辽东半岛占据了重要的前进基地,为后续灭亡高句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贞观十八年这次东征未能灭亡高丽,甚至未能完全占据辽东地区的原因,历来史学家多有争论,但大体逃不出气候地形限制、兵力不足以及高句丽百年苦心经营等几条。

气候和地形就不说了,最终的决战之地安市城就修筑在山脊之上,易守难攻。而兵力不足则是太宗朝君臣吸取隋亡教训,谨慎使用民力所导致的。为了尽可能降低激起民变的可能性,东征军队一减再减,最终只有约十万人,而且这是包含负责辎重护送的人员的,真正作战的部队人数更少。

比如最终决战的安市城之战,唐军统共就只有李世民的近卫禁军4千人、李勣的1.5万人和长孙无忌的1.1万共计3万人,军队数量之少可见一斑。

而最后就是高句丽自身的相对强大的实力了,前面已经说过经过魏晋南北朝经营的高句丽纵横千里人口百万,绝对不是易于之人,是当时东北亚最有实力挑战中原统一政权的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灭亡高句丽策略逐渐形成,最终对灭亡高句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03以奇相胜-灭亡高句丽新战略的出台

一年的艰苦征战让李世民君臣对辽东高句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贞观十八年的这次东征也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但毕竟没有直捣黄龙,这群从隋末开始就天下四处征伐的沙场宿将们没有停止对这场战争的争论。

和隋末唐初的割据政权乃至北边的突厥等外敌相比,占据辽东和朝鲜北部的高句丽独具优势:一是天气加成,东北寒冷的冬季来的太早,留给唐军作战的时间太少;其次是从关内进军的路线实在险阻,行军和辎重运送非常困难;最后就是高句丽人依据艰险的山城作为防御据点,抱成一团,易守难攻。

为此,一个唐朝版本的“两山轮战”战略出现了。

根据《册府元龟》记载:

高丽城锥依山,攻之不可卒下……若得少兵番次躁其边场,彼疮痰之残,疲于奔命,耕夫失未,并皆入堡,岛夷之邑,千里荒芜……若再三如此,高丽必大窘迫,自然逃散……鸭绿水以北,可不战而取。

高句丽人依据地形防守,没法迅速攻灭高句丽,不如安排少量军队轮番袭扰高句丽,让高句丽疲于奔命,破坏他的农业生产,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最终一击致命。

我们看到这一段描述,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千多年后发生在中国南部边陲的另一个战争的影子。那个时候也是有一个盘踞在边陲的强大势力隐然做大,妄图统一中南半岛叫板中国,中国采用轮战的方式,5年多的时间中先后10个集团军开赴南疆,不仅收回了失地,更重要的是逼迫敌人把巨大的生产力投入到军事领域,彻底斩断了其经济社会上升发展的趋势,这个敌人就是越南。

今天的我们再回看唐初这个战略,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偏军袭扰可是说是当时最为合适的选择了:天气所限,留给大兵团作战的时间太少,那就减少军队数量速战速决,同时还减轻了辎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大唐国力在高句丽之上,但大军团正面高强度的短时间对决却适合高句丽,因为他们只要借助天气和地利优势咬牙抗住一波就占据先机了,但长时间的轮番袭扰高句丽却没法一直陪着玩下去。

最终,这个初唐版本的“两山轮战”战略终于出炉,成为灭亡高句丽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李世民以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军1万余人乘船从山东半岛莱州进攻辽东半岛,以太子詹事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精兵3000人走因营州攻入辽东中部,两路精兵不与高句丽纠缠,速战速决,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完成之后就主动撤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李世民又命令名将薛万彻率领3万人渡海直扑鸭绿江,逆流而上近百余里,横行8个余月,当年9月份天气转冷之后才从容撤离。

继位的高宗李治继承了父亲李世民等人制定的轮战战略,在最终掀起灭亡高句丽的总决战之前,先后在永徽六年(655年)、显庆三年(658年)、显庆四年(659年)三次出兵高句丽。

这三次出兵持续时间都在半年到九个月之间,水陆皆有、精兵突袭,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纠结一战半战的胜负,注重消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立足于破坏高句丽国内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这些战争中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以及契苾何力等大唐新老名将崭露头角或者积累了半岛作战的丰富经验,为最后的决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终于,大唐轮战下来把高句丽拖垮了,“兵戈不息,摇役无期,力竭哀惶,不胜其弊。”漫长的军事对抗极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从太宗开始的”轮战“战略就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阳谋,明摆着要用轮番袭扰削弱高句丽,最终达到灭亡高句丽的目的,但高句丽却并无应对之法,就如同堕入轮回之中,实在难以翻身。

终于,在最后一次偏师进攻之后不久,唐朝露出了獠牙,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命令契苾何力、苏定方、程名振、任雅相等人率军东征,拉开了灭亡高句丽的序幕,总章元年(668年),契苾何力和李勣帅唐军汇合于平壤城下,这个隋炀帝心心念念,甚至不惜赌上国运的目的地展现在了唐朝人面前,一个月后,曾经强盛的高句丽败亡了,并最终融入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04 尾声

高句丽灭亡之后,唐廷曾经在今天的朝鲜半岛建立了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百济故地,但历史在这里却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曾经积极配合唐朝的新罗却意外的崛起,开始接管百济、高句丽故地,和唐朝的关系也不再亲密。

加上此时西部的另一个强敌吐蕃崛起,唐廷不得不开始抽调军队西归,把注意力转移到威胁更大的吐蕃身上,并最终导致安东都护府内迁,新罗重新统一了朝鲜半岛,并成为后来朝鲜历史的另一个重要发端。

后人也许会可惜,如果李治没有扶持新罗致使他们做大,如果吐蕃没有崛起威胁唐朝西境,也许此时的朝鲜半岛还在中国治下。

但历史风云变幻,今天的我们习惯于站在上帝视角对古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实事求是的讲,曾经的高句丽已经展现了强大的实力,是实打实的东北亚一等一的强权,甚至可以说是东北地区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

高宗继承了太宗的袭扰政策削弱高句丽,但联络扶持新罗却也是一个保险措施,今天的我们翻过几页史书觉得大唐灭亡高句丽比较容易,但当时的情形却恐怕不是如此,想来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也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千年呼啸而过,不管如何,虽然后来的朝鲜半岛重新统一,但自此之后却也再没有威胁到中原的统一王朝,一直是藩属国。

可以说初唐君臣的”轮战“阳谋为灭亡高句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也成为后来千余年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局势的一处重要发端!

1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