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拟出兵入朝作战,却为何连遭美方否决?

大熊的聊斋 2022-05-19 22:09:21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苏联和美国关于朝鲜的战后问题达成了共识,以北纬38°线为界,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没想到这个决定竟成为朝鲜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三八线

1950年6月25日拂晓,南北朝鲜的军队在三八线上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朝鲜人民军大举反击,对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展开猛烈的进攻。当时的南朝鲜大部分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上午9时,守备瓮津、开城的南朝鲜步兵第一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后放弃瓮津和开城,春川也陷入北朝鲜军队的包围。

不得已之下,南朝鲜总统李承晚马上通过“台湾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向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发出紧急求援的密电。

6月25日早上,蒋介石已接到蒋经国送来的情报,但是当时的内容并不详细,只是简略说明朝鲜南北发生战争而已。深夜10时,邵毓麟的密电送到蒋介石手里,他这才较为详细地了解到朝鲜战争的情况。

蒋介石与蒋经国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麦克阿瑟曾派前太平洋舰队的柯克海军上将去台湾,要求蒋介石在战争爆发时派遣军队支援南朝鲜,以抵抗北朝鲜可能发起的进攻。蒋介石表示同意,并借机向美方索要更多的援助。但是柯克上将没有同意,双方不欢而散。

接到李承晚的求救信后,蒋介石当即向李承晚致电声援,并表示将采取有效步骤对南朝鲜进行援助。驻东京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也立即致电蒋介石,请求蒋介石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提下,能否派兵援助南朝鲜。

接到麦克阿瑟的电报后,蒋介石正是求之不得。他立即召集陈诚、俞大维等人在阳明山庄召开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军方反对出兵,而王世杰、叶公超等“外交人士”则认为这是政治上一个难得的机会,有利于扩大影响,而且出兵参战是“反攻大陆”的一个天赐良机,到时候可以借助美军的力量,由朝鲜北部进入大陆,先在东北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再在东南沿海等待时机发起反攻大陆的作战,一举多得。就这样,经过4个多小时的争论,蒋介石等人达成共识,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并制定了由国民党精锐第52军驰援南朝鲜的初步方针。

国民党52军战斗力强悍,并且都是美式装备,堪称“国军第六大主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主力王牌新一军、新六军都被东北野战军歼灭,只有52军从营口逃脱。并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曾重创华野28、29军。国民党败退台湾时,52军是从大陆撤出来的唯一成建制的军队。

6月26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召集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国务卿艾奇逊等人开会,研究有关朝鲜半岛战争局势。会上,杜鲁门第一次听到关于蒋介石欲出兵朝鲜的建议,他认为这是好意,而且约翰逊也表示支持,但是艾奇逊却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中共方面正在做解放台湾的准备,这个时候台湾应该受到美国的保护,而不是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朝鲜。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杜鲁门遂宣布暂予搁置,留待下次会议再行商议。

6月28日,台湾驻美“大使”顾维钧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蒋介石表示“愿意供给适合于平原或山地作战的富有作战经验的部队一个军约3.3万人用于南朝鲜”。麦克阿瑟也致电杜鲁门,请求采纳蒋介石派第52军驰援朝鲜的建议。

6月30日上午,杜鲁门召集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在朝鲜投入地面部队作战的问题和蒋介石向朝鲜派出军队的建议。约翰逊、布莱德利、柯克等军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蒋介石派遣52军出兵朝鲜,而艾奇逊和国务院的那些人却坚决反对。

杜鲁门

艾奇逊认为,6月28日中共方面发出的声明所包含的严重性以及在美盟友中所引起的轰动和惊愕。因为此时的英国已经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双方也已建立了代办级的外交关系,加拿大等国也反对使用蒋介石的部队,另外亚洲一些国家如印度也不愿与新中国结怨,这些因素都是美方不得不考虑的。

而且如果蒋介石的军队进入朝鲜,打击北朝鲜人民军,那么中共必将加倍予以还击。这样一来,朝鲜战争的局势必将扩大,接下来的发展难以预料。

在艾奇逊的坚决阻挠下,杜鲁门决定否决蒋介石的请求。7月1日,艾奇逊正式出面谢绝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建议。

艾奇逊

8月中旬,台驻美“大使”顾维钧奉命前往东京,面见麦克阿瑟,提出台湾当局愿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出15000名士兵参战,而此时美国派往朝鲜战场的地面部队达到了7个师,所以麦克阿瑟对蒋介石的建议根本不感兴趣,一口回绝。

9月,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朝鲜的仁川登陆,拦腰截断了北朝鲜人民军,朝鲜的战事发生了逆转,金日成不得不向北京求援。

虽然中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继续北犯,那么中国将不得不出兵援助朝鲜,共同打击侵略者。但是麦克阿瑟却无视中方的严正立场,命令美军北进,冰峰直逼鸭绿江。在此情况下,为了保家卫国,中方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下旬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并迅速改变了朝鲜战局。

1950年11月在美军发动“圣诞总攻势”失败后,深感兵力匮乏的麦克阿瑟于11月20日致电蒋介石,请求派出第52军前往朝鲜战场助战。他同时向华盛顿建议,把第52军编入“联合国军”,以增强美军在朝鲜的作战能力。

麦克阿瑟的决定让蒋介石喜出望外。11月28日下午,蒋介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下令第52军于24小时内完成出发准备。同时指派“国防部副部长”侯腾和第52军军长郭永等人为“先遣参谋团”,于次日凌晨飞往汉城,与美军建立联系。

麦克阿瑟为了让蒋介石出兵,下足了本钱。11月30日,从日本运来了军事装备,有各种车辆200余辆,各种口径的火炮千余门,各种枪械器材工具近2万吨,第52军经过此次换装,可谓鸟枪换炮。但是,从12月1日至6日,第52军日夜处于整装待发状态,却迟迟得不到美方的“批准”。

原来,美国方面对第52军出兵朝鲜的问题又起了矛盾。在接到麦克阿瑟的急电后,杜鲁门立即召集了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联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务卿艾奇逊的意见依然没有改变。而大部分与会者也认为,蒋介石的军队入朝作战,无论是从军事战略还是从政治、外交的角度来看,都是不明智的举动。此时应该指令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稳住战局,在军事上守住一条防线,以待美国通过联合国进一步谴责中国,并对其施压。

因此麦克阿瑟的提议又一次被否决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计划也再次流产。

麦克阿瑟

由于美军在朝鲜战场的表现不佳,杜鲁门将麦克阿瑟撤职,指挥官换成了李奇微。到了1952年4月,李奇微被调往欧洲,其职务由美陆军野战部队司令克拉克接任。

鉴于“后继兵员不足”的情况,克拉克刚上任不久就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请求蒋介石派兵支援的问题。克拉克同时告诉蒋介石,总统和国防部都很重视他的意见,请蒋做好准备。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希望又一次被点燃,他再次指示第52军做好准备。

美国最高决策层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讨论,又一次否决了台湾军队赴朝作战的请求。蒋介石心里清楚,只要杜鲁门和艾奇逊在位,出兵朝鲜的希望就不可能实现。

1952年11月5日,杜鲁门下台了,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第34届总统。他在正式就职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12月2日至5日秘密视察了朝鲜战场。此时克拉克再次提出希望派蒋军入朝作战,但是艾森豪威尔却表示新政府希望早日结束朝鲜战争,反对战争进一步扩大化。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反对蒋介石的部队介入朝鲜战争。

艾森豪威尔

至此,蒋介石企图出兵朝鲜的预谋彻底破灭。

1 阅读:86
评论列表
  • 2022-05-21 15:17

    蒋介石本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出兵朝鲜,并以此反攻大陆,没想到美国方面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