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批判性阅读: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吗

宁拙说 2024-08-13 15:37:04

批判性阅读是用批判性思维的阅读,也就是对已有思维的再思维,从而发现问题,也称思辨阅读。

刘邦赴鸿门宴,是项羽杀刘邦最好的机会,可项羽并没有利用这次机会,最终被刘邦所灭。有人认为,这反映项羽的妇人之仁,果真如此吗?

刘邦用两招赢得项羽信任,一是让亲家项伯去解释破秦入关之举,二是亲自前去道歉。项羽因此供出告密者曹无伤,并留刘邦饮酒。那么,项羽彻底相信刘邦了吗?还是真因为妇人之仁而不杀刘邦?

在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杀刘邦。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项羽不动手,是否证明信任刘邦呢?或证明因为妇人之仁而不忍杀刘邦?

这就必须从后文项羽的行为来证明。

首先,项庄舞剑,项羽“诺”,有力证明,有杀刘邦之心。借项庄之手杀掉刘邦显然更符合项羽的性格。

然后,等到樊哙闯进来怒斥项羽不义时,项羽居然“未有以应”,也就承认自己的杀刘之心,感到理亏。

最后,刘邦以如厕为名逃出,项羽就让陈平“召沛公”,显然杀他之意还有。

既有杀刘邦之心,却又不能果断动手,是不是就因为妇人之仁?

窥探项羽内心,用妇人之仁来解释他的优柔寡断,实在是误解项羽。

一方面,项羽认定自己远胜过刘邦,与其用这种方式杀掉刘邦,不如打败刘邦来得光明正大,这是出于所谓“义”的考虑。同时,因为刘邦上下解释得十分有理,又前来道歉,也顾及所谓义而不便杀刘邦。

这种义显出项羽的天真,莫非天下能容二主么?莫非刘邦会把天下让给他?消灭刘邦才是真理,他的天真也就显得虚伪,本质上反映项羽的自大,相信能打败刘邦,也才放过刘邦。

另一方面,项羽也认为,送上门来的好事,顺便杀掉刘邦,他就很快统一天下,不是更好吗?可是借刀杀人更好,于是项庄舞剑的安排很称他的意,可项伯这个笨伯又坏了好事。

最后,他还不死心,让陈平去请刘邦回来,还想杀刘邦。

因此,不杀刘邦最能反映优柔寡断的性格,与妇人之仁有何干系?难道这个杀人如麻的英雄还下不了手杀掉一个刘邦?

总之,项羽不杀刘邦源于智短和优柔寡断的性格,与妇人之仁无关。

0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4-08-13 19:23

    很多人有个误区,一提鸿门宴,就必说霸王二字,可惜,当时的项羽离公认的霸王,还差几步台阶。

宁拙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