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定就护眼吗?这种“大户外”不如不做!

快乐果果柒月吧 2025-03-29 16:56:14

“大户外”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公认的最有作用的护眼方式。但是,也有部分家长错误认为“户外一定护眼”,采取不当的户外活动方式,以至于适得其反。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探讨一下为什么要“大户外”以及“大户外”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一、大户外常见误区

在探讨大户外的常见误区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大户外”护眼的科学依据。一是户外阳光中的可见红光可以刺激人眼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控制眼轴的过度增长;二是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少,远视眺望的机会多,极大放松睫状肌的疲劳紧张,起到预防作用。目前,家长带孩子进行“大户外”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点。

1.过度追求阳光照射

春夏时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双眼有更好的阳光照射效果,会在正午时分带孩子户外活动。然而,此时阳光强烈、紫外线充足,再加上孩子缺少防护,因此这种方式不仅无法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而且很容易造成眩目、视疲劳问题。

2.户外依然近距离用眼

很多家长以为只要带孩子来到户外即可,因此将孩子带到户外后就“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做任何活动。殊不知,如果孩子在户外长时间地看手机、玩沙子、观察昆虫,那么孩子此时依然处于近距离用眼的状态,违背了大户外训练的初衷,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总的来说,家长在带领孩子进行“大户外”训练时,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好选择上午9:00~11:00或下午3:00~5:00之间的时间段。值得一提的是,阴天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此时虽然训练效果有所减弱,但是也远胜于室内活动。在户外活动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跑步、足球、羽毛球等能够让眼睛不停地进行远近焦距切换的活动,尽量不要参与那些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活动。另外,如果不得已只能在中午外出,那么家长需要为孩子做好防护工作,尽量在阴凉处活动,避免阳光直射。

总而言之,“大户外”能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自然光+远距离视野+动态活动,而不是单纯地待在户外。所以家长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大户外活动,使其发挥真正预防近视的作用。当前,除了大户外训练,家长在帮助孩子预防近视方面能做的还有很多。

二、优化夜晚作业光照环境

儿童长时间在不良的光照环境中学习作业,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增加近视发生概率,增加近视风险。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想办法为孩子营造更好夜晚作业光照环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优化光照环境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是选择合适的护眼台灯。家长在选择护眼台灯时,准确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光度等级符合国AA级标准的产品。

二是选择恒定色温水平的产品,且色温水平为4000k。

三是选择显色性能强的产品推荐,选择显色指数大于95。

四是选择无蓝光危害及无可视频闪危害的产品。

五是选择采用紫光激发技术的产品,像是漫书雨K1、柏曼R1、辰士达U1等都采用了紫光激发技术。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习惯

不良坐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儿童出现脊柱颈椎问题,而且会加剧近视风险,加速度数增长。家长在培养孩子坐姿习惯时,应该按照“一拳一寸一尺”的标准执行。

一拳是说孩子身体与书桌之间至少有一拳距离;

一寸是说握孩子握笔的指尖与笔尖之间至少一寸距离;

一尺是说孩子眼睛距离书本至少一尺距离;

四、控制糖分的摄入

研究发现儿童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巩膜变软,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多食用菠菜、蓝莓、胡萝卜、鱼类等补充叶黄素及维生素A,增强孩子抵抗力,降低近视发生概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