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上来说,近现代的美军,是先进的象征、强大的代名词,也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头号武装力量;美军的将领,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出的形象,让很多人艳慕不已。
不过,现实总比影视狗血。美军强大,但并不意味着战无不胜;美军高级将领牛皮哄哄、风光无限,但也有倒霉的时候。有好几位美军名将,都死于莫名其妙的飞来横祸;而害死他们的凶手,渺小到压根都没留下名字。
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在1883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文代尔,他的人生轨迹,几乎是近代美国名将的标准模板:
1904年,毕业于毕业于美国军事人才的摇篮——西点军校;
毕业后,在炮兵部队服役,并跟随著名的潘兴上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积累了宝贵的军旅经验;
在一战中的卓越表现,也为他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战后,他被挑选进入培养美国陆军高级指挥和参谋军官的学校——陆军军事学院深造,半只脚踏进了美军将领俱乐部的门槛,前途一片光明。
在1929年毕业后,麦克奈尔的军旅生涯顺风顺水。1937年,晋升为准将;1940年,出任指挥与参谋学院院长,担任美军总司令部作战训练部参谋长;1941年,升为了中将,成为五星上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助手。
二战后期,盟军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陆军指挥方面颇有名气的麦克奈尔就在这时被调往法国,担任了美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6月6日凌晨,在美军的带领下,十余万盟军先头部队跨越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抢滩登陆,紧接着,200多万大军涌入法国,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虽然登陆行动成功,但不甘心失败的德军仍顽强抵抗。美军则发扬了他们在二战中的一贯作风:狂轰滥炸。但在那时,并没有GPS导航这类高科技的存在,轰炸机飞行员基本靠着地图和肉眼分辨敌我阵地,偶尔会出现误炸的事故。
7月的一天,麦克奈尔带着手下在诺曼底视察战场,躲在一个散兵坑里拿着望远镜查看德军的情况。由于双方阵地相距不远,此时一批美军战机按计划执行轰炸任务,误把炸弹扔到了麦克奈尔等人的头上。在威力巨大的炸弹摧残下,这位美军陆军司令连同身边的部下都被炸得粉身碎骨,最后凭着散落在现场的三颗将星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由于这次乌龙事件,原本前途无限的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成了美军在二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
巴顿将军可谓大名鼎鼎,全名是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他的人生履历,与麦克奈尔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但也更加传奇。
巴顿出身军人世家,先后就读于美国最著名的两所军事学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在西点期间,曾由于外语、数学成绩较差,被留级一年。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巴顿的军旅生涯按部就班,先后参加了干涉墨西哥的战斗,紧接着同样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顿是一名个人素质强悍的军人,他曾在1912参加了第五届夏季奥运会,在五项全能项目中获得了第五名,颇具传奇色彩。
一战后,巴顿继续在陆军中服役,并在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中继续深造。其后,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到了1943年,已成为第2军军长,晋升为中将。
1944年,巴顿前往英国,担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在诺曼底登陆后,指挥军队一步步杀入德国腹地,并在1945晋升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德国投降后,巴顿担任了第15集团军司令。
12月9日,不甘于平淡生活的巴顿将军一时手痒,让司机载着自己出门打猎。在途中,他的座驾被一台货车猛烈撞击,他本人头部、脊柱遭受重伤,在被送往海德堡医院抢救12天后,最终宣告不治身亡。而肇事的卡车司机,在现场就一溜烟的跑了。威名赫赫的巴顿将军,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一个小人物手中。
沃尔顿·哈里斯·沃克,又一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军将领。与大多数同僚一样,他的军旅生涯,也是在参战、进修、升职、再参战、再升职这样的循环中,逐渐平步青云。与上面两位不同的是,沃克曾与中国产生了交集。
1930-1933年期间,沃克曾跟随美军第十五步兵团在天津驻扎。当时,这支部队的团长是马歇尔。那时的沃克也许没想到,日后自己的归宿,竟然会跟眼前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有关。
回国后的沃克,在前往陆军战争学院进修后,继续在陆军中服役,并担任了第二装甲旅旅长。二战中,他作为巴顿将军的下属单位,一路从法国杀入德国腹地,因功被升为中将。
沃克作战凶猛强悍,上司巴顿将军对他赞誉有加,称其为“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同时,他精于战术,被盟军同僚赞为“攻势权威”,获得了“虎头狗”的称号。美军的M-41轻型坦克,甚至被称为“沃克虎头狗”。
二战结束后,沃克于1948年指挥驻日本的第八集团军。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将司令部迁往釜山,负责指挥驻朝美军以及韩国军队。
仁川登陆后,沃克指挥所部军队向北追击。初期,听闻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消息后,沃克一度小心敬慎,以免落入志愿军的包围圈。但在当时,他的上司麦克阿瑟出于对亚洲、对中国的轻视,加上被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得意的叫嚣,要在年内杀到鸭绿江、欢度圣诞节。最高领导如此头脑发热,整个美军上下随之也陷入了轻敌冒进的狂热情绪中。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悄无声息的挺进,并在朝鲜冰天雪地中埋伏在自己的身边。11月25日,志愿军对大大咧咧推进的“联合国军”发动了突袭,美军及其盟友猝不及防、仓皇撤退,一路上丢盔卸甲。
12月23日,沃克乘坐吉普车在汉城北部考察地形,策划就地建立防线。此时,一辆满载美的韩国“盟友”的大卡车仓皇南逃,慌不择路撞上了沃克的座驾,这位当初在欧洲战场威风凛凛的美军名将,就这么憋屈的死去。
巴顿、沃克,这对上下级,在欧洲战场名噪一时的美军名将,竟然先后死于车祸,甚至连肇事者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闻。
充分说明,美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巴顿的死是因为霉菌内部纠纷,凶手追责中的不明不白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