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要欺负弱势群体?古人的例子:轻视车夫被俘,羞辱厨子被杀

正史漫谈君 2020-10-14 23:47:32

常言道,无论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这三类职业:司机、厨子和理发师。清代之前,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念的中原基本没有理发师,这里就讲两个因为得罪司机和厨子而大祸临头的例子。

忘了分羊肉给车夫,将军直接被拉到了敌营

《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段让人嘀笑皆非的记载。

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就像近代的美苏争霸一样,那时的各个小国,不得不在晋、楚两大巨头间选边站队,被视作战争代理人也是常有的事。

在公元前607年,楚国命令自己的小弟郑国前去攻打宋国,对方则派出将军国华元、乐吕率军迎战。

古往今来,在战争开打前,有经验的将领通常都会犒赏全军,一来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二来也能借机鼓舞士气、拉近上下级感情。为了真正起到这些作用,此时的食物通常是一般人平时难以吃到的。

华元在开战前一晚,就大度地下令宰羊犒赏将士。在春秋时期,羊主要用于祭祀和招待宾客,比如我们在史书中常见的“太牢”,指的就是牛、羊、猪齐备;“少牢”则是羊、诸各一头。在寻常日子里,一般人是没多少机会吃到羊肉的。

因此,当华元以羊肉招待大家时,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雷动,他们吃饱喝足,纷纷表示第二天要奋勇杀敌,给郑国人一点颜色瞧瞧。

但这种食材毕竟是稀罕物,数量有限。华元在分配时不得不偏向一线作战人员,有少部分辅助人员连羊肉汤都没能喝到,其中就包括为他驾车的车夫羊斟。

在春秋时期,中原几乎没有骑兵,战车大行其道,每辆车上配有3人,分别是射手、执戈(或矛)手、御者(车夫)。而像华元这种将军,在战场上有他个人专用的战车,并且配备了一名车夫,类似于今天的领导专车司机。

看着大家吃肉,自己却连一碗汤都没喝到,羊斟愤恨不已、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难道司机就低人一等?

华元对此却浑然不觉,第二天开战后,他正在战车上威风凛凛的指挥将士们作战时,身前的车夫突然扭头对他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即:那天分羊肉,是你做主;而如今阁下的命运,却是我这个你瞧不起的车夫说了算。

其后,他快马加鞭冲入郑军,目瞪口呆的华元就这么成了俘虏。

群龙无首的宋军随后大败,另一名将军乐吕战死,被缴获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二百五十人,同时还有100名阵亡将士的耳朵被郑军割去。而羊斟却顺利回到了宋国。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更加戏剧了。正当宋国准备花大价钱赎回华元时,这位老哥竟然自己溜了回来。见到羊斟后,也许是对自己分肉不公心存愧疚,他还客客气气地问:“那天是因为您的马不受驾驭,才会那样的吧?”羊斟却丝毫不给面子:“不听指挥的不是马,而是人。”随后就逃到了鲁国。

而在其后相当长时期内,华元由于这段经历成了宋国人口里的笑柄。不久后,宋国修筑城池,国君安排他作为监察官。有一天,他坐着车巡视工作进展,修城的人们看到他,唱起了歌谣:“鼓着眼,挺着肚,丢了皮甲往回走。连鬓胡,长满腮,丢盔卸甲逃回来。”这正是嘲笑他兵败当了战俘、其后又逃回国的黑历史。

华元也不服气,让车夫回嘴:“有牛就有皮,犀牛兕牛多的是,丢了皮甲又有什么了不起?”而百姓们不依不饶:“即使有牛皮,又去哪里找红漆?”华元无话可说,尴尬的对车夫说:“走吧走吧!他们的嘴多,我们的嘴少!”

在我们如今看来,华元的经历搞笑色彩居多,这也体现出,在春秋时代,虽然已逐渐“礼崩乐坏”,但相对于后世,当时社会的规则性、人际关系、乐观精神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但接下来另一个案例可就惨烈的多了。

因为殴打威胁厨子,即将登上皇位的高澄脑袋落地

南北朝时期,在六镇起义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冲击下,曾经强盛的北魏被一分为二:西边是宇文泰掌控的西魏,东边则是高欢父子的东魏,他们都像当初的曹操一样,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扶植皇室傀儡、发展个人势力的路线。

东魏这边,在高欢死后,长子高澄掌权后加快了谋朝篡位的步伐,到了公元549年,他担任朝廷大将军,兼任相国,封爵齐王,并且像曹操那样加殊礼: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每次看到这种配置时,就意味着一件事:这位老兄很快要称帝了。比如当初的曹氏、西汉末年的王莽等等。

八月的一天,高澄正跟手下亲信们关起房门,躲在里面商量怎么逼迫东魏皇帝禅让,其后怎么对文武百官进行安排等事宜时,厨子兰京进来了。

兰京,是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在一次战斗中成为了东魏的俘虏。作为一名资深吃货,高澄听说对方厨艺不错,就把他留在身边当厨子。

兰钦知道这事后,多次派人联络,表示愿意花大价钱赎回儿子,但高澄认为自己不缺钱、但缺好厨子,对此断然拒绝。兰京本人也多次要求返回南朝,却每每都遭受毫不留情地暴打。

兰京好歹也是堂堂名将之后,怎么可能忍受这种羞辱?不禁杀心渐起。

这时正当高澄等人关门密谋时,兰京假装送吃的进来一探究竟看情况。高澄怒斥其退下,然后对亲信们说:“我昨夜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看来得尽早杀了他。”

俗话说,祸从口出。听到这话后,兰京把匕首藏在盘底再次闯了进来。高澄怒骂:“你又来作甚!”兰京吼道:“进来杀你!”

面对暴怒的兰京,四体不勤的众人乱成一团,躲进大床底下的高澄随后被拽了出来,当场被杀,时年29岁。

高澄打下的基础,最终为弟弟高洋做了嫁衣:第二年,高洋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也许应了这么一句话:弱者也许可以压榨,但绝不可以侮辱;一旦他们拿起武器,你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