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石崇、貌如潘安?在八王之乱面前,这些高帅富只能能沦为杯具

正史漫谈君 2020-10-16 17:19:18

富比石崇、貌如潘安,一个男人能达到这境界,那可谓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了。但如果遇上乱世,这些都没什么用,毕竟“乱世之际,人不如狗”;“八王之乱”时,石崇和潘安就在同一天、被同一个人满门抄斩。

不过咱们也无需同情他俩:这二位也不是什么好人。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多年的准备,正式发动了灭吴之战,20万晋军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当时已腐败不堪的东吴不堪一击。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持续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就此终结。

面临着这样一个新时代,对自己的功绩颇为自负的晋武帝,雄心勃勃开展了新的治国大计。在第二年,他改元太康,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短短几年间,社会生产就得到了明显恢复与发展,号称“”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一时期,史称“太康之治”。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当时的欣欣向荣局面,一度让人们以为,中原将迎来像汉朝那样的又一个鼎盛王朝。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晋王朝的堕落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埋下祸端的罪魁,正是“雄才大略”的晋武帝司马炎。

在太康初期,司马炎曾反对奢侈、厉行节俭。曾经有人进献了一件极端华丽的雉头裘,本以为会得到嘉奖,没曾想司马炎却当众把它烧成了灰烬;此后他还下诏说,如果再有人如此奢侈浪费,自己必定将其判以重罪。

但古语说得好,万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司马炎就是个么虎头蛇尾的典型。他对自己的功绩很快就志得意满起来,迅速丧失了初期的进取心。那时他的最大爱好,就是每天坐着羊车在后宫中巡游,从自己的一万多名后宫佳丽中挑人陪侍。

当初在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了维护政治稳定、拉拢门阀世家的支持,司马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和经济上,保证了世族大族的特殊地位;司马炎本人,对于这些政治盟友也是空前宽容,曾经被人当面骂成汉灵帝都不以为意,这跟后世宋代时“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思路颇为相似。

但无论在任何时代,面对更大利益的诱惑,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仅仅依靠宽容、仁义的话,人性的贪念将无限膨胀。随着司马炎逐步腐朽,世家大族阶层的奢侈之风也愈演愈烈、野蛮生长,他们毫无节制的侵占土地、生活上极尽奢靡之能事。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主要有两个案例:

一个是“何曾食万”。曾经担任太傅、司徒的何曾,每天花在吃饭方面的费用超过万金,但他仍认为味道不佳,没法下筷子;甚至连司马炎招待高官的御用食物,何曾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予以鄙视,称其无法下咽。

另一个就是王恺、石崇斗富。王恺家里用糖浆洗锅,石崇就用当柴烧;王恺搭起了40里的紫色蚕丝屏障,石崇就修起了50里的锦绣墙;石崇用椒泥涂墙,王恺就用赤石蜡替代。

对于这种毫无节制的炫富、浪费行为,有识之士认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请求朝廷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毫不理睬,甚至还以实际行动对这些炫富者予以鼓励:

何曾嫌宫里的食物差劲,司马炎大笔一挥:从今往后,每次宫里招待群臣时,你可以带着自己家的美食前来,绝对不让御厨的糟糕食物玷污了您的高级胃;

听说舅舅王恺跟石崇斗富时经常落败,孝顺的司马炎经常出手相助。有一回他给了舅舅一颗两尺高的珊瑚树,本以为可以笑傲群雄,没曾想却被石崇打了个稀碎:要知道,在石崇家里,高三四尺的珊瑚树比比皆是。

如果这些人是勤劳致富那就罢了,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这些财富,大多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甚至有些还是抢劫所得。比如,咱们的主角之一石崇,他在当荆州刺史期间,曾派人公然打劫过往客商,由此积累了雄厚的财富。

而本文的另一位主角潘安,在史书中名为潘岳,字安仁,同样出自豪门世家。他自幼跟随当官的父亲先后到过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就读于洛阳太学。这位小伙自小长相俊美,而且才华横溢,在诗词方面造诣极深。也就是说,他有钱、有才,而且还长得帅,堪称西晋时期的高富帅。

在洛阳求学期间,潘安已经成了顶流偶像。每次他坐着车子出门,一众女粉丝闻讯前来,把他围得水泄不通;为了表达对偶像的爱意,女士们纷纷“掷果相赠”,潘安则次次满载而归。那个时候,如果他有兴趣摆摊卖水果的话,估计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丝毫不需为生计发愁。后来,潘安在河阳县做县令,曾经在全县遍植桃花,由此得到了“河阳一县花”的雅号。

如果在治世,石崇、潘安这样的既得利益者自然能过得风生水起。但在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王朝长期被掩盖的诸多矛盾一时间集中爆发,被裹挟在其中的石崇、潘安等人,也难以独善其身。

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司马炎的老丈人杨骏掌握了朝政大权,但他性格苛察、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导致朝廷内外怨声载道,“中外多恶之”。

而时任皇后贾南风对此则愤愤不平:自己老公才是皇帝,凭啥让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杨骏作威作福?在她的精密设计下,公元291年,驻扎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司马衷的同父异母弟弟)带兵入洛阳,将杨骏一党悉数铲除。

随后,按照司马炎当初的真实遗命,汝南王司马亮入朝掌权,贾南风虽然分到了一杯羹,但这并不是她的最终追求。没过多久,她再次以司马衷的名义下诏书,声称司马亮意图改立皇帝,让司马玮带兵勤王。

司马亮一党被杀的第二天,被当枪使的司马玮也被贾南风顺手除掉,从此,西晋王朝大权彻底掌握在贾氏手中。她大数党羽、党同伐异,堂兄贾模担任了侍中(辅政官),亲侄子贾谧也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皇帝侍从),一时间,贾氏宗亲呼风唤雨、权倾天下,自然也引来了一众世家名门前来投靠。

当时,少不经事的贾谧尤其爱好舞文弄墨、风花雪月,由此也招致了一大批的风流名士、富贵豪族前来巴结,其中,跟他关系最为亲近的一共有24个人,号称“二十四友”,其中为我们熟悉的有这么几位:石崇、潘安、陆机陆云兄弟、刘舆刘琨兄弟等。

这些人,无不出自世家望族,而且才华横溢、精于辞藻,他们借着贾谧这条大腿,攀上了贾南风这条高枝。他们时不时聚在一起,要么喝酒行乐,要么下笔成文,为贾氏摇旗呐喊、歌功颂德。在这些文人的吹捧、协助下,贾南风也越发得意忘形、肆无忌惮。

为了稳固自己的权位,公元299年,贾南风设下陷阱,诬陷谢才人所生的太子司马遹涉嫌谋反,以司马衷的名义将其废除;为了斩草除根,不久后竟派人将他毒死。

然而太子刚死,太子太傅赵王司马伦(司马炎的叔叔)等人就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将皇后一族悉数铲除。

风水轮流转,之前依附于贾氏的石崇、潘安等人,好日子也算到头了。

赵王司马伦能够除掉贾南风,亲信孙秀居功至伟。对于这位狗头军师,司马伦可谓言听计从。但孙秀此人出身卑微,而且人品低劣,尤其善于溜须拍马、舞文弄墨、玩弄权术,因此得到了胸无大志的司马伦的宠信。

在投奔司马伦之前,孙秀曾是潘安家的一个小主管。由于他为人狡猾、言行不一,平日里没少被自视清高的潘安鞭打。时至今日,双方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潘安担心自己被打击报复,时常寻思保命之策。

与此同时,石崇的日子也不好过。贾氏被除掉后,他被撸掉了官职。不过对于他这种富可敌国的人物来说,在家里享福也没啥不好。每天,他带着几十个妻妾,在自己望不到边的大庄园里游玩戏耍、饮酒赋诗,温香软玉在怀、好不风流快活。其中,最受他宠爱的小妾名为绿珠,此女不仅长相艳压群芳,而且才华出众,尤其擅长歌舞吹笛。当时的世家大族,早就听闻石崇这一佳人的美名,无不对其艳慕不已

而上文提到的孙秀,也是个好色之徒,早就觊觎绿珠的才色,之前只是苦于没能耐抢到手。此时既然大权在握,他就派自己的亲信带着重礼,前去石崇家讨要。

公然买别人的妻妾,在我们看来近乎匪夷所思,但在西晋那个荒唐的年代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见到当朝红人孙秀前来要人,石崇大度的让自己的几十个绝色妻妾站成一排,任由来人挑选。但对方并不容易被糊弄,他说:“孙公命我来迎绿珠,不知道是她们中哪一位呢?”

石崇大怒:“其他人倒罢了,绿珠是我的爱妾,决不能拱手相送!”

来人则苦口婆心劝导:“阁下也是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之人,不要为了一个女子招来大祸,还请三思!”

双方如此扯皮许久,最终石崇坚决不松口,甚至把来使骂了回去。孙秀怀恨在心,便计划设计除掉石崇、夺得美人。

深知孙秀是睚眦必报的小人,石崇明白自己惹上了大祸,于是他同好友潘安合计,想办法趁早除掉司马伦、孙秀俩人。经过一番比较,他们决定押宝淮南王司马允。

司马允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异母弟,与自己智商感人的哥哥不同,司马允性格沉静刚毅、才能出众,是诸多藩王中的佼佼者。当初司马炎将他封为淮南王,正希望他辅佐能力欠缺的司马衷。

此时的司马允,在朝廷担任骠骑将军、侍中,兼任中护军,由于他性格稳重、待人有礼、头脑缜密,得到了宫中宿卫将士的拥护。此时他得知司马允有篡权之心,就声称有病不去上朝,秘密豢养死士,暗自谋划诛杀司马伦。

公元300年,为了自保,石崇、潘安等人催促司马允尽早动手,而有所防备的司马伦也计划先下手为强。没多久,面对司马伦的步步紧逼,司马允振臂一呼,率领亲兵700多人杀向司马伦的相府,双方开始交手。

司马允人数虽少,但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面对相府的近万卫兵,司马允一方屡屡获胜,斩杀对方一千多人,司马伦本人也几乎死在箭雨之下。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胜负已现时,司马允被声称前来助阵的司马督护伏胤杀害,司马伦笑到了最后。

最大的对手除掉后,孙秀开始大肆清洗异己,不愿意送绿珠给自己的石崇、曾经殴打自己的潘安,毫无意外的名列其中。

得知孙秀派人前来,弱女子绿珠跳楼而死,以名士自诩的石崇竟然还心怀侥幸,以为自己顶多是被流放而已。

但他没料到的是,孙秀觊觎的不仅仅是色,还有财:他的全家数十口,悉数被孙秀诛杀;数不尽的田产、豪宅都被“充公”,八百多名仆人也被孙秀归为己有;

而帅得惊若天人的潘安,也遭受了同等的待遇,全家上下老小,除了一个侄子外,其他人全部难逃一死。

石崇、潘安的经历,只是那个乱世的冰山一角而已。玩弄权术,终究反受其害,这俩人说白了也是咎由自取。但八王之乱对西晋带来的摧残,远远不止于此,天灾人祸的叠加,无数的将士、百姓白白送命,王朝的社会秩序受到极大破坏,曾经富庶的西晋赤地千里、饿殍满地,权贵、世家之流却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富贵。在此混乱的局面下,之前被压制的内迁民族揭竿而起,结束三国分裂不久的中原,迎来了持续近300年的更严重战乱局面。

5 阅读:3455
评论列表
  • 2020-10-18 19:42

    玩弄权术?扭曲炫富?好熟悉的关键词哦

    梅开雪飘 回复:
    看破不说破
  • 2020-10-22 04:58

    西晋堪称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秦隋虽然国祚不长,但是留下来影响后世上千年的东西,元清也多少留下点啥,西晋,我呸。

  • 2020-10-18 21:36

    每次看到晋朝司马家族祸国殃民的行为,咬牙切齿,人人可得而诛之

  • 2020-10-28 12:28

    整个晋王朝就是奇葩 皇帝奇葩就算了 地下那些臣子也是奇葩 个个才子好吃迷幻药[汗][汗]活该短命[汗]各豪门家族污秽不堪[汗][汗]男宠 母女 这些比比皆是 道德沦丧的王朝能活那么多年也是奇葩

  • 2020-11-06 18:31

    刘琨看来是真的牵连不深,不然也不会被饶过一命,世事难料,昔日的佞臣贵公子,后来会成为整个北方所有汉人黑夜中心目中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