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块一个的jellycat凭啥收割成年人的钱包?

桐桐看趣事 2024-11-03 01:48:58

jelly cat工作人员:油热了,我们开始煎蛋。请问要单面煎还是双面煎呢?

顾客:双面煎。

jelly cat工作人员:好的。

jelly cat工作人员:奶油有什么要求吗?

顾客:帮他挤全脂的,然后要多一点奶油。

jelly cat工作人员:全脂的多一点,收到!没问题。

jelly cat店员与顾客互动

相信你也在网上刷到过不少有以上对话的第一视角视频。视频中的工作人员在寻得顾客意见后,就开始拿出空的奶油喷枪,假装给玩偶挤上奶油,然后温柔提醒顾客“这个有三天保质期哦,回家要尽快吃,不吃的话要冷藏哦”。

这并非是在售卖蛋糕,而是在 jelly cat 快闪店中店员正在为顾客上演的毛绒玩偶打包表演。许多人将这些打包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瞬间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获得了几万的点赞量。网友们纷纷惊叹,表示这世界终于变成了他们看不懂的样子。而这样看似如同过家家一般的游戏,却正在疯狂地收割着年轻人的钱包。

看起来总是很困的“茄总”,在官方商城长期处于断货状态。自带丧感特质的“伤心水煮蛋”更是一度被炒到千元,价格翻了近十倍,堪称年轻人最保值的理财产品。平日里,连买一杯 20 块的奶茶都要斟酌好久的年轻人,为何愿意为几百块的毛绒玩具慷慨买单?

拟人化是 jelly cat 进入中国近十年后突然爆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 jelly cat 的设定里,每一只毛绒玩偶都是有生命的存在。它们拥有独特的表情、鲜明的性格,甚至在身形上也有着高矮胖瘦的差异。

有人将这些玩偶当成最为亲密的伙伴,不仅为它们精心取名、用心穿衣打扮,还带着它们一同上课、上班、四处去旅游。从被摆上橱窗的那一刻起,jelly cat的店员与玩偶们就齐心协力把情绪价值拉到了极致。

而社交属性则是 jelly cat 玩偶爆火的另一重关键原因。发疯鸵鸟、炸毛企鹅,打工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精神状态“不太稳定”的毛绒玩偶。那潦草、疲惫和怨念无神的丧感,总有一款能够精准演绎出打工人濒临发疯的状态。就这样,jelly cat 成功地成为了打工人的情绪代言人。

虽说如今情绪价值是一个难以捉摸、飘忽不定的概念,在中文互联网中几乎可以与智商税划等号。jelly cat 的爆火也很难确切地说这是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还是某一方的有意为之。

但是在品牌的忠实用户心中,这俨然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刚需消费。或许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就是如此自洽又充满矛盾,一面为生活和工作感到身心疲惫,一面又需要通过消费来实现精神上的疗愈,在那些不被主流审美所认同的丑东西里找寻到温暖,治愈自己,重新爱上自己。

这看似难以理解的消费行为,实则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复杂心态和情感需求。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