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的谈话法影响深远,在小学和初中仍广泛使用,小学优秀教师常采用这种方法。不过,谈话法的消极性也很鲜明,受到大家质疑,主要是学生阅读效率并不高,积极性并不强,很多教师又拾起传统的灌输式,虽然灌输式是无效课堂。
谈话法的使用必须谨慎,我一般在手把手示范时才使用,把导与学统一。一般时候,都是用中心任务引导学生,学生用成片的时间自由深入研读,写作阅读短评。
谈话法的消极性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1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行走,缺乏主动探索的热情
谈话法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师生和谐互动,看似课堂活跃。其实被动回答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懈怠。在日常课堂中,特别是学生基础不好的班级,互动热情就不高,学生回答质量也不高,常常出现不举手的冷场,只得指名回答。
另一方面,师生对话总是两人间进行,尽管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纠正,但仍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特别是普班学生,谈话面很狭窄,甚至只有几个积极分子加入谈话。
这就使不少学生游离课堂,超然于课文学习。
2 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是牵而不是扶
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呢,学生就茫然。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课堂时刻离不开教师牵引,否则学习停止。
这就有力地反映谈话法的严重问题,不教学法,学生就不会独立阅读。从于漪老师的《课堂实录》看出,学生实在缺乏对研读方法的探索。老师尽管常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表达效果。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这种阅读方法。
这就是所谓的“牵”而不是“扶”。牵就放不开手,放开手学生就无法独立行走。扶就是孩子走不了或就要跌倒时,扶一把学生,然后尝试放开手,让学生努力独立行走。
圣陶先生也说过,一边扶学生,一边又随时准备放手,不断尝试,让学生学会独立行走。
到高一,对于阅读方法的知识,学生少得可怜。极少学生说得出很有价值的学习方法,正是因为教师没有教给学生方法。
3 教师的问题过于琐碎,学生的自学不完整,情感和思维不深刻
谈话法过于琐碎,学生都即兴回答,事实上,教师频繁地问剥夺学生独立深刻研读的权利。有人居然认定,教师问题越多,课堂效率才越高。其实,这是把有机整体的文本割裂得零零碎碎,怎么能深刻理解文本,发展情商和想象力呢?
按阅读规律,只有独立自由地研读,学生才能沿文字的幽径去到文字背景的生活,想象才激活,情感才苏醒。师生对话只能是肤浅地理解文本,即兴回答的只能是简单问题。
只要进入审美体验,阅读就是只身远游,课堂就是安安静静地研读,而非热闹的互动对话。只有受到感染,学生才产生探索热情,把对文本的探索与对自我经验的探索有机统一,去到作者和自我经验的远方,跟作者做深刻对话。
如此研读,师生对话就被读者与作者对话取替,而研读成果必须用笔表达,因为阅读积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