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6岁的周永新,是黑龙江某罐头加工厂的老板。由于工作原因,他免不了要时常参加酒局、应酬,每天喝到烂醉如泥再回家更是家常便饭。而为了舒缓工作压力,周永新下班后经常喜欢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在路边吃烧烤、喝啤酒,大家畅所欲言,有时甚至会喝到第二天早上再回家。尽管妻子总劝他改改这个毛病,周永新却觉得这是有效社交,于是他依然我行我素。

3月12日早上,周永新又是宿醉回家准备睡个回笼觉,可在卫生间排尿时他却愣住了——尿液颜色明显比平时偏深,呈现出一种浓茶色,表面泛着一层细细密密的泡沫,甚至还有些混浊。周永新心中有些疑惑:“难道是昨晚上啤酒喝多了?还是有点上火?”在这之后,他开始每天多喝水,尿液颜色果然变浅了些,再加上没什么别的症状,他也就把这个小插曲抛到脑后了。
时间很快到了4月22日,这天下午周永新在厂里监督装货时,突然感到右脚大拇趾传来一阵钝痛。他连忙去休息室脱下袜子看了看,可脚趾表面并没有明显红肿,但只要一走路,却像踩在碎玻璃上一样,疼得他不得不一瘸一拐。由于下午要谈个大单子,周永新只好贴了一片膏药,便强忍着不适去见客户了。而这一整天,周永新都感觉脚趾有些发热,走路时挤压到疼痛还会加剧,就连袜子摩擦到那块区域也令人难以忍受。
等到晚上回家后,膏药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刺痛感已经升级为彻骨的剧痛。周永新刚进家门准备换鞋,可一把袜子脱下,右脚大拇趾就像被火钳夹住了一般,剧烈的疼痛让他猛地跌倒在地,额头瞬间冒出冷汗,嘴里也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醒了卧室里的妻子,等她赶到一看,却惊恐地发现周永新的右脚趾肿得几乎变形,皮肤紧绷发亮,呈暗红色,就连血管轮廓都隐隐浮出。看着这一幕,妻子吓得惊慌失措,连忙拨打了120。

到急诊后,医生详细询问了周永新的症状,便开始进行体格检查。他注意到周永新右脚大拇趾明显肿胀,皮肤泛红偏暗,局部温度升高。肿胀区直径约为2.5×3.2厘米,皮肤紧绷但无破溃,按压时伴有剧烈疼痛。且他的脚趾关节处摸起来略有硬结感,医生初步判断可能形成了痛风石结节,需进一步检查确认。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又安排了血常规、肾功能以及关节液穿刺检查。肾功能显示血尿酸值高达749µmol/L,明显超出正常男性上限416µmol/L,提示其存在高尿酸血症。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为11.8×10⁹/L,轻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随后进行的关节液穿刺中,抽出液体约1.7毫升,液体呈淡黄色、轻度混浊,未见脓性表现。显微镜下可见大量针状或细棱形的单折光尿酸盐晶体,长度约在10~18微米之间,两端尖锐,聚集于白细胞之间。
综合体征与检查结果,医生明确诊断: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医生看着周永新的检查报告,神情凝重地分析道:“从检查报告来看,这次的发作虽然剧烈,但还不算最严重的阶段。不过,如果你继续忽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远比现在的疼痛更严重。”

医生顿了顿,说道:“长期高尿酸会导致反复的痛风发作,关节逐渐被侵蚀,出现变形、僵硬,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更重要的是,尿酸不仅伤关节,它还会沉积在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病,逐步损害肾功能,发展到晚期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有些患者就是因为忽视了早期痛风,几年后不得不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听完医生的这番话,周永新只觉得全身一阵发凉,连忙问道:“那我要怎么做?我都听您的。”医生点了点头,接着给他开了非布司他,并强调在服药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做出改变,尤其是啤酒、海鲜、豆腐等高嘌呤的食物一定不能再吃了!空闲时间还可以搞搞锻炼、早睡早起,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非布司他,是临床上一种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从而帮助维持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它适用于痛风患者的长期管理,尤其适合尿酸水平偏高但肾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与传统的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在代谢上不依赖肾脏排泄,副作用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出院之后,周永新严格遵医嘱每天按时按量服用非布司他,从不漏服。同时,他开始控制饮食,不再吃火锅、动物内脏和海鲜,改为清淡少油的家常菜,每天还最少喝2L水,帮助尿酸排出。除此之外,周永新的酒局应酬也尽量能推则推,彻底戒了酒,空闲下来还会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哪怕再忙也不间断。
坚持了两个月后,周永新按时回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尿酸降到了432µmol/L,比上次下降了将近300,已经非常接近正常范围了!得知周永新这段时间在生活中做出的努力后,医生表示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坚持下去。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场变故却在悄然靠近...
时间很快到了一年后,2022年5月15日早上,周永新和妻子准备一起出门买菜,可刚下两层楼梯,他却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压迫感,仿佛有块沉重的石头猛地压在了胸前。周永新顿时停下脚步,用手紧紧捂住胸口,可疼痛感却迅速从胸骨后传来,并向左肩和手臂蔓延,像一股灼热的电流在他的体内穿梭。很快,周永新就疼得脸色惨白、呼吸急促,就连嘴唇都有些发紫了。

变故发生得太快,等妻子反应过来时,只见周永新已经疼得满头冷汗,额角的青筋都突了出来。看到这一幕,妻子心头一紧,整个人几乎僵住。“老周,你怎么了?”她赶紧手忙脚乱地扶住周永新,却发现他全身冰凉,胸口的衣襟都被汗水浸湿了。“胸……胸口疼,喘不上气……”周永新咬着牙艰难挤出几个字,眼睛疼得有些睁不开了。见状,妻子连忙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医院后,医护人员迅速将周永新送入了抢救室,在简单的体格检查后,可判断他是突发胸痛,并向左肩放射,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是典型急性心绞痛表现。于是,医生马上开了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血压监测,并启动急救流程。
几分钟后,检查结果迅速出来了。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8mm,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肌酸激酶同工酶为28U/L,高敏肌钙蛋白T为0.047ng/mL均提示心肌已有损伤趋势;同时血压升高至168/102mmHg,心率达112次/分。医生当即作出诊断:急性心绞痛发作,合并高血压、心率加快。立即给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静脉推注扩张冠脉药物等措施对症治疗。

十几分钟后,周永新的胸痛明显缓解,出汗停止,血压降至142/88mmHg,心率也回落至92次/分。在被推进监护病房后,周永新的情况逐渐稳定。而医生向他说明诊断是急性心绞痛发作时,他却愣住了,难以置信地质问道:“不可能啊!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从来没有心脏病史啊,而且平时一直作息规律,饭菜清淡,勤锻炼,连烟酒都戒了,怎么可能突然急性心绞痛?肯定是哪里出错了!”
听到周永新的质问,医生也心中暗自思索:“确实,从检查结果看,周永新并没有长期心血管病的迹象,也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表现,但心电图和心肌酶确实提示了心肌供血不足,一定是有什么关键点被忽略了!”为了找到周永新真正的病因,于是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睡眠、情绪压力和用药情况,最终还是发现了罪魁祸首——非布司他。
了解完周永新的服药习惯后,医生一拍大腿,满脸惊疑地怒斥道:“哎!我差点把这个给忘了,虽然你是按时按量服用的非布司他,但是细处不慎,满盘皆输啊!你在服药时这两个下意识的举动,正是使得你突发急性心绞痛的罪魁祸首!这也是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本来病情控制得十分稳定,却突然心绞痛的原因,运气好的还能救回来,运气不好把命都丢了啊!”

在服用非布司他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同时开始运动,希望通过锻炼来改善健康、帮助降低尿酸。这本是很好的习惯,但有时候,如果运动方式不太合适,也可能让身体感到吃不消,尤其是心脏方面可能会有些“小反应”。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运动强度太大。比如,有些人一开始就选择快跑、爬山,甚至是高强度的健身操,想着“流点汗、动起来更有效”。可事实上,身体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在刚开始服药、身体状态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剧烈运动会让心跳变快、血压升高,心脏一时负担加重,就可能出现胸口发闷、气短、出汗等不适。如果心脏本身就有点“小毛病”,这种不适感可能会更明显一些,看起来就像心脏在“提醒”你,节奏是不是有点快了。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情况,是空腹运动或者刚吃完药就去运动。很多人喜欢一大早锻炼,觉得空腹状态更“轻松”,或者刚服完药就出门散步。但其实,这时候身体正在适应药物的过程里,血液循环、代谢节奏都在变化。如果这时候立刻开始运动,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喘不上气等不适感。有些人可能还会误以为是药物的问题,其实是因为身体在同时处理“运动+药物”的双重压力。

这些情况不一定意味着身体出了大问题,但它们确实提醒我们,有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如果做得太快、太猛,可能反而让身体“有点吃力”。尤其是心脏,平时不声不响,一旦感受到压力,就会用一些方式告诉你:“我现在可能有点忙不过来。”
所以说,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如果偶尔在运动后觉得胸口不舒服、呼吸有点重,也不用太紧张,这可能只是身体的一种适应反应。不过这也说明,哪怕是我们以为对健康有帮助的事情,比如运动,也需要和身体的节奏对得上。如果节奏没对好,就容易出现一些小状况,让人措手不及。
总之,吃药时搭配运动是很不错的方向,但在做的过程中,也要留心身体的反应。有时候,慢一点、稳一点,反而更合适。身体的反馈,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平时习惯了忽略。注意这些小细节,身体也会慢慢配合你,一步一步地变得更好。
资料来源:
1.吕文英,闫彩瑛,覃淋英,等.活络清风方用于非布司他降尿酸不达标2例患者临床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24,32(23):84-86
2.刘康燕.非布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33):40-42+46
3.高慧,周恩.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05):43-45.
(《21年,黑龙江一男子吃非布司他降尿酸,坚持一年后,身体有何变化?》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