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李娜,董海峰.腹泻,除了常规治疗,怎样做到精细化护理?[J].健康必读,2025,(06):103-104.
[2]石祺琪.腹泻不容小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10-08(010).
[3]曾玉平.吃蒙脱石散后腹泻加重怎么办[N].甘肃科技报,2024-09-12(006).
腹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不适之一。有时候,一次油腻重口的聚餐、一次手忙脚乱的外卖、一次被忽视的冰箱存放问题,可能就会让人反复跑厕所。大多数人觉得“拉几次就好”,但其实,腹泻背后可能藏着细菌、病毒、药物反应,甚至慢性肠炎等疾病的信号。
2021年,34岁的周梦,是一家外企的资深会计,她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出门,挤地铁、看邮件、排日程,有时候甚至在通勤路上就进入了“工作模式”。而进入财务季后,周梦更是忙得团团转,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提起精神,她一天要喝两到三杯美式咖啡,有时深夜还要喝上一罐能量饮料。慢慢地,常年睡眠不足、三餐不定让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8月12日早上,周梦刚吃完楼下便利店的鸡蛋三明治,就觉得肚子隐隐有些胀痛。她以为只是吃得太快有些吃撑了,便照常去地铁站赶班车。车厢里人潮拥挤,周梦却感觉下腹部开始翻滚,好像有一股热气从肚子里往上窜。她低头紧紧捂着小腹,感到阵阵胀气和轻微的绞痛感,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卫生间,排出了一滩稀薄、呈黄色的大便,还带有一丝酸腐气味。周梦暗骂了一声倒霉,只以为是早上的三明治不干净导致的。
这天晚上照例加班到了深夜,周梦打了个哈欠,接着去茶水间接了一杯冰美式。可没想到,刚喝下肚不到十分钟,肚子却突然又传来了一阵抽搐般的绞痛,像有人拿钝刀子在搅拌,每一阵都直击下腹深处。不到两分钟,就疼得她脸色苍白,衣服也几乎被汗水沁透。周梦急忙冲进卫生间,而这次排出的是水样便,几乎不成形,表面漂浮着一层浅浅的气泡。下班后,周梦去药店买了一些消炎药和止泻药,才感觉不适感缓解了许多。
可没想到,接下来的一星期,周梦却频繁往厕所跑,有时候一天甚至会腹泻六次以上。一开始,她还能吃些止泻药应付,可后来情况却愈发严重,排出的粪便几乎全是水,呈灰黄色浑浊状,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黏液。看着这明显异常的大便性状,周梦终于心中有些慌了,难不成是肠道出毛病了?她终于决定去医院看看。

到医院后,医生了解完病情,接着便开了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检查。然而,几个小时后的报告却让她和医生都有些意外:白细胞正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钾、钠、电解质值也在参考范围内,C反应蛋白不高,没有脱水危象的直接指标。从这些检查数据来看,周梦几乎一切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腹泻呢?
为了彻底排除器质性病变,医生建议周梦再预约一次肠镜检查。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查个清楚。当天晚上她紧张得几乎整夜没睡,清肠时几乎拉得虚脱。但第二天的检查过程意外地顺利,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光滑、血管清晰,没有溃疡、息肉或肿物。病理结果也显示正常肠组织,没有炎症,也没有癌变。
看着检查报告,医生眉头紧皱,接着又仔细询问了周梦的生活习惯,最终解释道:“你可能是患上了功能性腹泻,这是一种肠道功能障碍,它的病不在器质,而在于调控。也就是说你的肠道没有实质性损伤,但它对外界刺激却变得过度敏感。而正是因为你每天处在高压下、工作节奏快、长期精神紧张、还摄入了大量咖啡因,所以肠道会蠕动加快,水分来不及吸收,这才导致频繁腹泻。”

出院后的周梦,第一次给自己设了“晚九点后不看工作群”的界限。一日三餐也不再凑合点外卖,而是下楼去吃一口热腾腾的家常菜。至于咖啡、熬夜那是更加不敢碰了。坚持了一周后,周梦明显感觉腹泻次数减少,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不少。可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这些症状居然会再次复发...
9月17日早上,周梦刚吃完早饭,腹部却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绞痛感,像有什么在肠道里翻腾撞击。她连忙弯腰扶着餐桌,冷汗却不断地顺着额角往下淌,赶紧放下碗就冲进厕所,一泻如注,排出的大量水样便带着腥臭味,几乎没有任何成形。十分钟后,周梦又跑了第二次、第三次,每次腹泻都伴随着腹鸣、腹痛和强烈的便意。
周梦连忙喝了几包蒙脱石散,可等了好一会儿,药效却几乎没有起任何作用。没多久,她还开始一边腹泻一边呕吐,连温水都喝不下去。周梦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只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头脑发胀,整个人好像都被抽干了力气。得知自己不太对劲,她连忙给丈夫打了电话,夫妻两接着就去了最近的医院。

在诊室里,医生得知周梦这次还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开始考虑是否胃部出现了病变,于是又安排了胃肠镜检查。然而,这次的结果再次令她既失望又无力——胃镜显示胃黏膜轻度充血,未见溃疡或出血;肠镜依然所见无异常,结肠、回肠、直肠结构完好,黏膜光滑,无息肉、无糜烂,病理组织检查也未发现炎症或病变。
医生拿着报告单,眉头轻轻皱起。这次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再次翻阅了周梦过往的所有检查资料。肠镜、胃镜、血液、病理……都没有问题。可她的症状却在加重,频繁腹泻、呕吐,还伴随着间断性的上腹不适和乏力,一定是有什么细节被忽略了!
医生沉默了片刻,说道:“目前已经排除了基础疾病,虽然你才三十多岁,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消化道恶性肿瘤,比如胰腺癌和肝癌,尤其是胰腺的头尾部肿瘤,早期常常没有明显影像症状,但通常会出现类似的长期腹泻的功能性反应。”接着,医生建议她再做个增强CT检查。

增强CT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让血管、脏器和病灶在CT图像上显示得更清晰。相比普通CT,增强CT能更准确地观察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的血流变化和结构细节,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大小和边界,尤其在筛查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听到“胰腺癌”三个字,周梦整个人都僵住了。当天晚上,她几乎吃不下也睡不着,每一个腹泻的瞬间都好像是身体在释放某种警告。她甚至开始拟好请假单,偷偷在手机备忘录里查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直到检查结果出来——增强CT影像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无占位性病变,胰腺清晰,未见肿块,导管未扩张,腹腔及淋巴结无异常。
看着医生看报告单时严肃的神情,周梦的心几乎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小心翼翼地问医生:“我到底是不是胰腺有问题?”医生摇了摇头:“不是胰腺,也不是肝。”话音落下,周梦整个人像泄了气的气球,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可周梦还没来得及放松多久,医生却沉默了几秒,迟疑着告诉了她确诊结果。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像一记闷雷击中她的胸口。周梦怔住了,整个人仿佛被定格住,脸上也瞬间失去了血色,眼神空洞,似乎连呼吸都忘了。她艰难地开口,嗓音发干问道:“可……我不是做了那么多检查吗?抽血、胃肠镜、增强CT都正常,为什么会得这么个怪病!您救救我啊医生!”
原来,周梦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医生解释说,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于慢性、复发性的胃肠道综合征。它不涉及器质性病变,胃肠镜、影像学检查往往是正常的,但症状却真实而痛苦。按主要症状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未分类型。
周梦所患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也是最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拉肚子”的一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与肠脑轴失调、肠道蠕动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黏膜低度炎症反应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神经线路”出了问题。比如长期精神紧张、作息混乱、饮食刺激等,会让肠道变得“过度敏感”,轻微的刺激就可能诱发强烈的排便反应。IB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因素,这也正是为什么它被称为“身心共病”的代表之一。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腹泻,每天多次,常常是一早醒来或饭后短时间内就出现便意,排出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鸣、腹胀、腹痛,排便前腹部绞痛明显,排便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不久后又可能复发;没有感染、炎症或器质性病变证据,常规检查如肠镜、CT、血常规等多为正常;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发作超过6个月以上,具有慢性和波动性。
最让患者痛苦的是,这种腹泻常常毫无规律,一紧张、熬夜、喝咖啡、吃了点生冷或辛辣的食物就可能复发。很多人因此产生社交恐惧,不敢离开卫生间太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周梦说,她以前总觉得自己是“抗压型人格”,别人倒下了她还能硬扛。但这次,她终于意识到,肠道其实比她想象得还“脆弱”。它用一遍遍突如其来的腹泻提醒她:压力不是藏得越深越没事,反而会悄悄从身体最软弱的地方爆发出来。肠易激综合征不是致命病,却是一种需要长期调适的慢病。它提醒我们,生活从不是全力以赴就好,适时放松、学会照顾好自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底气。
(《21年,34岁女子频繁腹泻,多次检查病因未明,医生的解释绝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