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何许人?大明王朝开国元勋之一,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他随常遇春入伍,是明太祖朱元璋最早起事时的老“班底”。
蓝玉,也是明太祖洪武年间“四大狱”的主角之一,罪至灭族,牵连至死者不下万人,何其惨烈!
说其事业的起步不无幸运,但非人人所能平等具有。如今社会对于毕业生而言,择业渠道很多,就业后如能遇明师指引,自是修来的福分——可以修吗?当然,但非此文所涉及,且不论。无论何事,内因是关键。
蓝玉自参军以后,舍生忘死,作战勇猛,史载他“所战皆捷”。身在“创业团队”,应该具有这股大无畏的忘我精神。
除了个人英勇之外,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可秉持佛学中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前三者属于个人修养:助人为乐,语言优美,多行善事;后一则是敬业乐群,同甘共苦。
蓝玉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在团队中甘为“副手”。
明祖起家时,天下英雄群集,高手如云,汤和、邓愈之外,尚有冯胜、傅友德等大将,蓝玉多次出征皆以副将军“二把手”从征,大体上服从安排,少有怨言,故大军齐心协力,战胜攻取。
而今职场,“内卷”严重,争强好胜心人皆有之,能力或在伯仲之间,但心胸却有宽窄,如能效仿蓝玉,自己退一步,从而成就团队的事业,可称“大器”。
然而,切忌恃功而骄。
自徐达与常遇春去世后,蓝玉就成了“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且北征蒙古又大获全胜,明祖对他赞赏有加。可叹,蓝玉毕竟缺乏文化底蕴,不知“功成身退”,反而骄奢淫逸,有恃无恐。明祖怎能不妨?最终,锦衣卫出手,以“谋反”之名治罪,酿成惨剧。
此为打工者之戒。
